鄒振東/蔡英文雙十慶典的宣示,到底是說給誰聽的?

▲蔡英文: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兩岸關係。(圖/記者李毓康攝)

文/鄒振東

蔡英文「雙十講話」中對兩岸關係的論述,是2016年雙十慶典的關注焦點。我們聽到熟悉的聲音:「對於兩岸關係,我要再次重申,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同樣的這一段話,她在選舉前,在勝選的記者招待會上,都曾這樣表達。

政治人物在公開場合說的很多話,往往是分別說給不同人聽的,特別是當他(她)的話看起來充滿着矛盾、曲折、隱晦甚至欲說還休時。比如,「我們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很明顯,這是說給臺灣一些人聽的;而「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一般會認爲,這應該是說給中國大陸聽的。

蔡英文當選,在就職典禮前,很多大陸朋友問我,蔡英文會不會悍然宣佈「臺獨」,然後兩岸馬上會打起來?我堅定地搖搖頭。媒體總是喜歡抓住更具情緒性的隻言片語作爲標題,但預測事件的走向,卻要耐心地長時段觀察和細心地解讀文本。

除了分析民進黨的歷史與蔡英文的性格外,我舉了兩個例證,一個是蔡英文在520前,接受了《中國時報》的專訪,雖然裡面關於兩岸關係的論述,仍然讓大陸網友很不爽,但我們知道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資訊」的理論,當蔡英文願意選擇一個偏藍立場的報紙向大陸傳話,她已經表達了不想(不敢?)激怒對岸的意思。蔡英文怕人家聽不懂「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所表達的資訊,接下來進一步把話挑明,她將「確保沒有挑釁,也沒有意外」。

已經是大白話了,「沒有挑釁,也沒有意外」。這是說誰呢?誰以前經常挑釁,經常不斷意外呢?呵呵,當然是那個「扁扁扁,變變變」咯!蔡英文當選,她要和前任馬英九反着來,也要和她民進黨籍的前任陳水扁有所區隔

「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這三個形容詞重點是可預測。我以前聽到這句話,也條件反射似地認爲這是說給中國大陸聽的,但現在我要修正一下,這句話,其實也是說給美國人聽的。

▲蔡英文的「可預測」,是中國大陸的可預測嗎?(圖/合成照

今年暑期我去美國,除了在美國德拉瓦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講座,更重要的是對美國的輿論場進行田野調查。田野調查的收穫非常巨大,只有身臨其境,你才能發現有一個東西突然點亮,或者很多東西一下子全部串聯起來。

在美國遇到一個早年的朋友,談起舊人往事,說到他一個親戚,這個親戚愛折騰,之前就惹事不少,最近又開始蠢蠢欲動,我的這位美國朋友突然冒出一個英文單詞:「trouble-maker」。熟悉兩岸關係歷史的人對這個詞絕不陌生,陳水扁在兩岸關係不斷惹是生非,被美國總統布希視爲「麻煩製造者」。其實,早在1997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也被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視爲「麻煩製造者」。

這位美國朋友對臺海問題並不關心,他冒出的「trouble-maker」應該是美國人愛用的詞彙。在漢語中,「麻煩製造者」除了用在政治上,日常生活並不常用。我想癥結可能在於中國人不怕麻煩,而美國人很怕麻煩。更準確的說,中國人有太多比麻煩更可怕的事情,相對來說,麻煩就沒有什麼可怕了,而美國人長着一個「沒有被欺負過的臉」(陳丹青語),麻煩就是他們非常受不了的事情。

在美國的田野調查,我確實感受到美國人喜歡簡單、有序、按部就班、「可預測」的生活。他們的計劃往往早幾個月就定好了,哪怕是提前幾天臨時約人,也會讓他們很爲難。一位經常接待中國大學交流的美國大學院長,抱怨最害怕安排中國大學的領導和美國大學校長會面,中國大學領導的日程經常改,而美國大學的校長日程早就安排好了,臨時變卦,就很受不了。我連忙做解釋工作,不是中國大學的校長都不守時,而是他們往往身不由己,出一趟國,光請假手續就要層層審批,程式多得不得了,越是大領導,時間越是不能由自己控制。改行程是正常的,不改行程纔是偶然的。

我自己就親身體會到美國人對「可預測」要求。我這次到德拉瓦大學開講座,提前一個月,接待方就要我的講稿目的是留時間給翻譯。提前一週,要我把PPT傳給接待方,目的是要到講座現場測試。我提前一天到了德拉瓦大學,發現思如泉涌,又很負責任地把PPT修改了一下,我提出更換新的PPT,接待方表示很爲難,因爲測試和當天播放PPT的是另外的工作人員,換PPT會很麻煩,而且很容易出問題,一再詢問是不是非要換。在錦上添花還是不要惹麻煩的二選一中,我最終選擇不給美國朋友添麻煩。

美國人怕麻煩的極端例子,就是可以用怕麻煩來解決麻煩。美國人的按部就班,也會給你鬧出很多麻煩。比如一次因氣候原因,航班等了10個小時後取消,我一再對櫃檯說明,我買的是聯票,不要把後面的行程也取消了。但不幸的是,當我幾天後來到下一個機場時,發現所有的後續航班都取消了,而值機員無動於衷,這不是他的事。

▲蔡英文的「可預測」的兩岸關係,也是說給美國人聽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再比如,快遞明明下午已經到了酒店,但據說按照流程,酒店要明天九點以後再給你送到房間我提出,你提出一大早要趕國際航班,但他們就是一副沒有辦法的樣子,因爲管鑰匙的人已經下班了,儘管快遞就在酒店。

面對這樣的怕麻煩的服務品質,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揚言要投訴。因爲一投訴,美國人按部就班就要啓動另一個程式,服務員再有說辭,他至少也要應對投訴的詢問,又要面對一個流程,而且一般都有筆錄,他在這裡省下的麻煩,就要在別的地方更多麻煩。一到這個時候,他們往往一權衡,選擇麻煩更少的,回過頭來爲你好好服務。美國文化就是這樣,不相信具體的每一個人都是好的,但制度可以迫使你往好的方向選擇。

和兩岸關係打交道的人,一定要熟悉和掌握美國文化這種怕麻煩的品性。有人說,沒有什麼臺灣問題,其實就是中美問題。話是很極端,但話糙理不糙。臺灣問題是一條河,決定這條河的走向,有很多東西,比如水文、氣象還有河牀,但最重要的還是河的兩岸,一個岸是中國大陸,另一個岸是美國。要知道,臺灣領導人所有關於兩岸關係的重大宣示,都是說給這兩個岸聽的。

所以,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是美國人喜歡的方式。蔡英文知道,美國人不喜歡意外,不喜歡突然襲擊,不喜歡不打招呼,而這恰恰是陳水扁的風格。但蔡英文的可預測,是中國大陸的可預測嗎?我看到大陸網友對蔡英文講話的一個神回覆:蔡英文的可預測,的確是可預測,越來越往預測中的惡化與戰爭走去。

當然,理解美國人喜歡用的「麻煩製造者」,一定要搞清楚,麻煩製造者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人。千萬不要以爲美國罵一聲「麻煩製造者」,美國就站在大陸這一邊了。「麻煩製造者」不是美國的敵人,而是美國不太聽話的小兄弟,如果是美國的敵人,美國會用另外一個詞!就像我那位美國朋友,他抱怨他的親戚是麻煩製造者,但親戚還是親戚!是自己人!

那麼,誰纔有資格當美國的麻煩製造者呢?換句話說,誰纔是美國的自己人呢?迪士尼的《瘋狂動物城》最好地演繹了美國內部的族羣問題,表面上客客氣氣,非常尊重你,在骨子裡仍然分出彼此。所以,我對美國的華裔朋友說,不要過度解讀在洛杉磯等地白人黑人的族羣衝突。

在美國的地鐵裡、在街道旁,常常可以看到手舞足蹈唱着 rap 鬧騰的黑人,你只要觀察一下美國白人又喜又嗔的複雜表情,你就會深深懂得,美國黑人是美國白人的小兄弟,雖然這個小兄弟不時給自己製造點麻煩,但他們還是自己的兄弟。而亞裔,特別是華裔,要想成爲美國白人的小兄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臺灣想背靠美國,恐怕還得悠着點。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掌握最新觀點,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鄒振東,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