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賽道“備受熱捧” 各路資本掘金產業鏈高成長紅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蘿蔔快跑”等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先後在武漢、廣州等城市落地,激發各路資本加碼這個賽道的投資熱情。

多位創投機構人士向記者透露,隨着工信部等五部門公佈首批20個“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他們正計劃將資金優先投向自動駕駛產業鏈相關企業。究其原因:一是,隨着自動駕駛車輛正式投入應用,相關產業鏈將從原先的技術研發投入主導,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業績增長,給股權投資帶來真正意義的可觀回報;二是,國家相關部門積極推動自動駕駛產業發展,也給項目“投資-退出”帶來更具廣闊的操作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自動駕駛技術日益進入應用階段,全球資本都對這個賽道的投資熱情趨於高漲。

近日,英國自動駕駛初創企業 Wayve獲得由軟銀集團、英偉達、微軟等機構領投的10.5億美元的 C 輪融資,創下今年以來自動駕駛領域的單筆最大股權融資。

記者注意到,在自動駕駛領域,如今越來越多一二級市場資本不僅青睞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還對自動駕駛產業鏈有着極高的投資興趣。

IT桔子數據顯示,2017-2023年期間,僅在中國市場,無人駕駛領域共出現585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高達約2987億元。其中,大量資本除了大舉投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與自動駕駛整車生產企業,還對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等自動駕駛供應鏈優質企業持續增加投資力度。

與此同時,產業資本同樣通過一系列兼併收購等資本運作,積極佈局自動駕駛產業興起所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

比如藍黛科技在收購深圳市臺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臺冠科技”)後,迅速佈局車載觸摸屏+觸控顯示領域,圍繞新能源汽車持續蓬勃壯大與自動駕駛汽車產業興起等趨勢,構築“觸控顯示+動力傳動”雙主業協同發展格局。

多位創投機構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全球汽車產業向智能化、電動化加速轉型的趨勢下,中國車載觸摸屏憑藉卓越技術創新,正在全球市場迅速擴大市場份額。今年,中國企業在車載屏市場的份額佔據全球市場的約46%,隨着自動駕駛汽車興起激發更大的車載顯示屏(包括玻璃蓋板、觸控、顯示)需求,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繼續穩步增長。尤其在未來中國自動駕駛汽車積極出海的驅動下,在車載觸控屏幕、動力傳動等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具備極高產品競爭力的國內企業有望獲得全新的發展紅利。

記者獲悉,相比創投資本正積極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企業“出海”,產業資本已率先開展業務全球化佈局。4月底,藍黛科技擬在新加坡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由後者在泰國設立兩家全資子公司,分別作爲藍黛科技在泰國投資建設觸控顯示業務、動力傳動業務生產基地的實施主體,令企業在全球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浪潮把握“市場先發”優勢。

一位國內大型投資機構人士直言,隨着越來越多國家相繼佈局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與汽車生產業務,越早實現業務全球化的國內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越有機會抓住市場先發優勢與各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機遇,獲得更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在這種趨勢下,不僅僅是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將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企業“出海進程”視爲評估企業投資價值的重要依據,二級市場投資機構也將相關上市公司業務出海成效,視爲研判他們業績能否超預期成長的關鍵參考。

產業資本借兼併收購構築產業鏈競爭壁壘

2021年期間,國內自動駕駛汽車行業投融資一度迎來“峰值”。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自動駕駛汽車行業共發生129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達到近年最高值約872億元。此後,受創投市場低迷影響,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融資事件數量與募資額均有所下降,但這個賽道仍是創投資本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

如今,隨着自動駕駛出租車率先在國內多個城市進入應用試運營,創投資本也開始看到“收穫季”。

今年以來,受自動駕駛技術日益成熟、相關部門積極推動“車路雲一體化”等自動駕駛技術應用落地等因素影響,已有逾10家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相關企業計劃通過IPO登陸資本市場,比如縱目科技、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等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也通過境外上市備案程序,擬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

這背後,是越來越多二級市場資本日益看好自動駕駛全產業鏈的投資機會。記者獲悉,歷經多年發展,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已形成單車智能、車路雲協同兩大類別。其中,一些知名新能源汽車在單車智能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車路雲一體化”則是整合車輛自動駕駛性能、道路基礎設施與雲端調控技術,爲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全面準確的環境感知和安全行駛決策能力。

無論是單車智能,還是“車路雲一體化”,都離不開自動駕駛車輛需具備高性能與高可靠性零部件供應鏈支持。這驅動越來越多一二級市場資本日益對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等領域優質企業充滿投資興趣——因爲他們注意到,在國家積極鼓勵關鍵零部件自主可控的趨勢下,具有卓越產品性能與自主研發能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有望獲得更大的自動駕駛汽車產業興起“紅利”。

去年底,聚焦自動駕駛汽車線控底盤核心零部件研發的企業——上海同馭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約5億元的B輪股權融資,由小米、深創投、紀源資本等機構投資。

與此同時,圍繞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等技術研發,產業資本同樣通過一系列兼併收購等資本運作,迅速提升產品科技含金量與業務競爭力。

在收購臺冠科技前,藍黛科技一直致力於打造乘用車變速箱、平衡箱、動力總成及各類零部件爲主的“動力傳動”產品矩陣。隨着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與自動駕駛技術興起,這家企業迅速調整經營策略,一面聚焦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高精密齒輪,在全自動化產線和高精度加工方面取得突破,令其在新能源汽車傳動部件的齒輪、轉子軸產品技術工藝水平得到業界廣泛認可,一面在2018年決定斥資約7.15億元收購臺冠科技89%股權,進軍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觸控顯示模組、電容觸摸屏等領域,形成“動力傳動+觸控顯示”的雙主業格局。

記者獲悉,隨着自動駕駛汽車產業興起,曾在去年處於行業週期低谷的觸控顯示板塊突然迎來全新的發展期,吸引衆多創投資本計劃加碼投資相關企業,助力後者擴大產能以抓住新的業務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二級市場看好汽車行業車載觸控顯示模組具備較高發展前景,也令資本市場的投資熱情更加高漲。

畢竟,隨着自動駕駛汽車興起,作爲智能座艙的核心承載部件,車載觸控屏幕的需求量預計將大幅上升。具體而言,車載觸控屏幕作爲在車內環境下人與車的交互界面,在自動駕駛車輛的智能座艙裡,其功能不僅向乘客提供實時導航、車輛控制和路線信息,還會集成娛樂、安全、支付等多種功能,增強乘客的出行體驗,成爲連接乘客與車輛智能系統的重要橋樑。

但是,與消費電子產品的屏幕相比,車載觸控屏幕在設計方面有着更嚴格的要求。它們不但需在極端溫度下工作,具備極高抗震性、抗塵防水性能同時,還要提供寬視角和高亮度防反射功能,以確保在各種環境下都能提供清晰的顯示效果。

爲了解決車載觸控屏幕設計與實際應用過程的諸多挑戰,去年藍黛科技投入2億元建設玻璃蓋板產線,並在熱彎、絲印、鍍膜等環節取得技術突破。隨着今年生產線投產,企業的玻璃蓋板+觸控顯示模組產品可以變化成三聯屏、四聯屏、中控屏等多種形態,更好滿足不同類型自動駕駛汽車的車載觸控顯示模組需求。

記者獲悉,隨着新能源汽車齒輪、轉子軸業務持續增長,加之自動駕駛汽車興起推高了觸控模組和玻璃蓋板業務需求,藍黛科技已設定明年年收入增長30%、利潤增長逾50%的發展目標。

自動駕駛汽車“出海”的新機遇

記者瞭解到,各路資本之所以紛紛加碼國內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看好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出海”前景。

不少創投機構人士甚至認爲,繼新能源汽車後,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爲中國“智能化汽車”出海的新突破口——未來,中國自動駕駛車輛出口數量與產業鏈輸出規模甚至不亞於新能源汽車。

究其原因,一是中東、亞洲、歐洲等國家都在積極發展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給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出海”帶來新的發展空間,二是中國在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所積累的技術研發優勢與產品高性價比,令中國產品在不少國家地區頗具市場競爭力。

但是,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出海”,仍面臨諸多挑戰。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中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出海”,主要採取跟隨戰略——即涉足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先在海外國家地區投資建廠,再將相關供應鏈“引入”當地。但這種做法往往會產生兩大挑戰,一是國內自動駕駛汽車供應鏈企業“出海”較晚,未必能快速響應這些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根據當地政策制定的汽車零部件生產要求;二是由於配套供應鏈落地需要一段時間,也令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有可能會尋找新的供應商“替代”,造成業務流失風險加大。

面對這些挑戰,如今創投資本正積極鼓勵自動駕駛汽車供應鏈企業加快“出海”步伐。相比而言,產業資本依託自身的資本優勢與產業鏈佈局特點,已逐步落實業務出海規劃,早早融入海外國家當地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並把握未來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出海”商機。

4月底,藍黛科技擬在新加坡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由後者在泰國設立兩家全資子公司,分別作爲藍黛科技在泰國投資建設觸控顯示業務、動力傳動業務生產基地的實施主體。

記者獲悉,藍黛科技之所以圍繞未來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出海浪潮“未雨綢繆”,主要得益於兩大因素,一是藍黛科技與多家知名汽車企業有着廣泛的齒輪、轉子軸等動力傳動零部件供貨合作,或瞭解這些知名車企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與全球化運營的前瞻性佈局,儘早配合做好“配套供應鏈佈局”;二是藍黛科技憑藉深厚的技術研發能力,能針對海外國家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趨勢與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在不同國家地區的運營要求,提供針對性的零部件解決方案,力爭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出海征途走得更穩更好。

據悉,由於自動駕駛車輛往往需要長時間持續運轉,相關零部件損耗與更新需求較大,因此產業資本若能及時提供相應零部件更新服務,不但有助於提升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出海”成功率,還能進一步融入當地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給自身帶來更廣闊的業務增長空間。目前,新能源汽車積極出海與衆多海外國家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令衆多零部件供應商“受益匪淺”——受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所帶來的零部件更新需求旺盛影響,藍黛科技的新能源車齒軸業務正處於產銷兩旺狀況。

隨着新能源汽車平衡箱等業務恢復增長並遠銷中東、非洲等地區,今年一季度藍黛科技營收與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5%與15%,有券商預測在自動駕駛汽車興起推動車載觸控屏幕需求旺盛的情況下,企業全年淨利潤或將達到1.5億元,增速達到約400%。

多位創投業內人士指出,在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投資方面,他們正在高度關注產業資本的營收與利潤增速,作爲他們選擇投資項目的重要依據。究其原因,在整個資本市場紛紛看好自動駕駛汽車產業未來高成長的情況下,投資企業只有拿出更靚麗的營收與利潤增速,才能讓創投資本看到更高的項目投資-退出操作空間與潛在回報。

他們直言,當前一級市場對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的投資熱情,正傳導至二級市場。越來越多二級市場資本也在看好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的未來業績高成長前景,令創投資本感受到更高的項目退出回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