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頻出 多地爭搶自動駕駛產業“高地”

自動駕駛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肥沃的產業土壤。近期,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等城市紛紛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搶佔產業“高地”。

開展自動駕駛試點

近期,自動駕駛應用落地的新消息不斷,爲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開了想象空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日前正式對外公佈,我國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瀋陽等20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這一舉措將推動各地“車路雲”一體化建設,搭建形成完備的系統架構以支撐自動駕駛技術和網聯功能的規模化應用。

緊隨其後,7月30日,深圳印發《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方案》,提出6個方面22項具體舉措。在“智能駕駛先鋒”建設領域,深圳提出,要建設智能駕駛全國示範區,打造智能駕駛先鋒。深圳將打造智能駕駛產品矩陣,完善基礎零部件產品鏈,加強配套產品開發,支持智駕方案技術攻關,推動企業構建泊車、城市和高速等場景的智駕解決方案。

記者統計發現,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地如今已開展無駕駛人車輛公開道路試點示範。其中,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於2024年2月爲百度、小馬智行、AutoX安途和文遠知行頒發高速道路載人示範應用通知書,准許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之間開展載人接駁。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發放了首批完全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許可,即“完全無人載人車牌照”,這被視爲上海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關鍵一步。

此外,廣州市近期也已開放首批高快速公路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路段,包括南沙港快速、從埔高速(一期),開放道路總長約105公里,確定爲高快速一級測試路段。深圳則擬逐步開放高快速路段作爲測試示範道路,目前已完成首批高坪快速路西段、水官高速、南坪快速路東段、廣深沿江高速深圳段共89公里高快速路段作爲測試示範道路的評估工作。

來自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建有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開放測試道路3.2萬多公里,發放測試牌照超過7700張,測試里程超過1.2億公里,各地智能化路側單元(RSU)部署超過8700套,多地開展了雲控基礎平臺建設。

產業配套建設成關鍵

自動駕駛要實現市場化、商業化運行,不僅需要產業鏈上各企業的努力,也離不開基礎設施、法律法規等產業配套的支持。

以深圳爲例,作爲全球範圍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之一,深圳擁有超過1300家的自動駕駛相關企業。針對智能駕駛基礎設施,《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方案》提出,要強化路側設施、通信網絡、智算中心、高精度地圖、充電設施、測試場等設施建設。同時,深圳還要完善智能駕駛支撐體系,建立健全准入管理、運行監管、責任認定等管理細則,加強關鍵系統、網絡數據安全等標準研究,打造統一開放的智能駕駛測評體系。

在法律法規方面,2022年,深圳率先爲智能網聯汽車立法,出臺《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准入-登記-使用-運營-質檢”等關鍵環節,助力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實現有序、健康發展。去年8月,深圳發佈全國首套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地方標準,有力支撐智能網聯汽車地方准入。此外,深圳還啓用了大灣區首個智能網聯測試場,啓動建設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全鏈條政府統一監管平臺。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徐煒日前表態,深圳將以智能網聯汽車和功能型無人車爲抓手,瞄準“六項第一”,全面構建全國自動駕駛最開放城市,支撐深圳開展全場景、全車型技術應用。

除了深圳,國內其他多個城市也在自動駕駛產業配套方面“快馬加鞭”。其中,北京已規劃建設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圍繞“車路雲網圖”五大要素,開展車路雲一體化系統關鍵技術驗證。

在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目前已初步形成。上海表示,將在2025年對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生產。

在武漢,其正加快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實現跨區通行、跨江通行、機場高速通行等多個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的創新突破。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