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機教訓 促陸加快武備、防識區
2001年中美海南撞機事件,對大陸武器及戰略發展影響深遠,推動後續東海防空識別區及南海人工島礁的建立發展。圖爲當年殉職飛行員王偉的同袍。(新華社)
2001年中美海南撞機事件,對大陸武器及戰略發展影響深遠。除了成功拆解美國迫降在海南的EP-3型偵察機、發展出大陸自制的運-8偵察機外,更是推動後續東海防空識別區及南海人工島礁的建立發展,也影響着《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爲準則》的內容,及近年解放軍對美軍實施自由航行行動越趨強硬的態度。
當年EP-3迫降海南,不管是美國還是大陸,都沒有演練過相關應處情況。EP-3在降落後的1.5小時內都無人靠近,但美軍機組人員也沒有進行過破壞飛機機敏裝備的訓練,物理破壞成效不彰,機上所獲情報數據仍存儲在專用箱內,儘管事後飛機及機上裝備都交還美國,但前中央情報局職員史諾登後來發佈的文件顯示,EP-3仍有不少重要電子裝備及情報落入大陸手中。助推了大陸加速發展情報偵察機的進程。
撞機事件一直被大陸認爲是力量弱小的恥辱,1996年臺海危機及撞機事件都加速瞭解放軍發展戰機及飛彈技術的進程,及「區域拒止/反介入」戰略逐漸誕生,並在2013年正式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對所有不明飛機進行識別、驅離。
大陸自2013年開始吹填南海島礁,直至2018年初步完工了3座擁有機場的南海軍事基地,除了是爲聲索南海主權外,也是在爲未來建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做準備;且大陸自2018年起對美艦的自由航行行動態度也有了明顯變化,該年解放軍蘭州艦就與美軍迪凱特艦僅距41公尺進行危險對峙、隨時可能造成另一起「撞艦」事件。
此一事件凸顯了當前中美簽署的《海空相遇安全行爲準則》(下稱《準則》)侷限性,儘管撞機事件後,中美已簽署《準則》的「空中相遇」附件,大幅降低雙方戰機抵近偵察造成擦撞的可能性,但《準則》的適用範圍只在公海,對於臺海及大陸所佔島礁之海空域,仍不在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