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意大利主廚克勞迪奧:意中美食文化相通共融
十年來走過中國大江南北,他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領略到意大利美食的風采。十年前,是什麼吸引了這位意大利美食“專家”,讓他選擇了中國?離開中國後,又是什麼讓他去而復返?
近日,北京康萊德酒店行政總廚克勞迪奧・馬拉斯接受人民網專訪,講述他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從離開的那一刻我就開始想念中國”
“我選擇中國是因爲它的神秘感,我總是很想知道中國文化是什麼樣的。”
克勞迪奧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在智利、阿聯酋、法國、美國等地都有過生活、學習或工作經歷。十年前,隨着上海浦東一家酒店開業,克勞迪奧決定抓住機會前往中國。“我對中國感到很好奇,因此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去這個我一直想去的國家。”然而短短兩年後,克勞迪奧便因爲工作變動而離開上海,對此他始終存有遺憾。“從離開中國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想念中國。我一直認爲我在這裡還有未完成的事業,我仍然需要更多的時間。”
很快,克勞迪奧便再次得到機會回到中國。去而復返的他,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對於中國各地美食的風味如數家珍。“在四川,食物通常會又麻又辣;在廣東,人們喜歡以更少的調味料突出食材的鮮美;在上海,食物有些偏甜。”如今,克勞迪奧在北京工作了一年,談到北京烤鴨,他更是滔滔不絕。“你不僅可以品嚐鴨肉,還能品嚐酥脆的鴨皮、薄餅和清新的黃瓜,一道菜同時包含了新鮮感和焦香味……”
“每當我去到一個新地方,都會爲之驚訝,就像發現了不爲人知的神秘寶藏。”在中國各地工作的過程中,克勞迪奧努力學習成長,並且受到了廣泛的好評。“我在中國非常高興,並且很享受在這裡的時間。”
克勞迪奧・馬拉斯精心烹製意大利美食。人民網記者 王晶攝
如果說廚師是藝術家,那麼他們創造出的美食便是精美的藝術品。而克勞迪奧身上兼具的工匠精神,讓他製作美食的過程更像是打造一件件精確到毫釐的精密儀器。“美食對我有很強的吸引力,因爲它就像一門藝術,可以呈現出精美的作品。同時,它又像一門科學,比如不同的火候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對克勞迪奧來說,烹飪是一種自我表達的過程。“我有點害羞,但是當我烹飪食物的時候,我就能完全放鬆,表現出自我。”每當走出廚房,看到客人們愉快的表情,就是他最滿足的時刻。“客人拍照分享我做的菜餚,令我很開心,因爲這是我的作品。”
在克勞迪奧看來,美食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和傳遞。“美味的食物可以表達感情,並且可以通過味道進行傳遞。每個人都與回憶共生,有時一種味道能夠喚起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兒時回憶。”這便是美食帶來幸福感的源泉。
在美食中,不同文化也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中意兩國都以製作麪食見長,麪食的起源則是繞不開的爭論話題。對此,克勞迪奧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說是馬可・波羅在中國學會了製作麪食,將技術帶回意大利,而有些人則認爲是意大利人自己創造的。其實,意大利麪中使用了從世界其他地方傳來的食材,中國麪食中常用的番茄也是從外國傳入的,所以意大利和中國都在不斷包容吸收其他國家的飲食文化。”正是兩國獨特的文化背景,讓麪食迸發出各具特色的風采。至於麪食究竟起源於哪國,克勞迪奧笑着說:“我可不想惹麻煩。”
但是,不論在中國還是意大利,美食都像是一種紐帶,將人們聯繫在一起。“當我在中國時,我發現中國人與食物有着很多聯繫,特別是在像春節這樣的節日裡,所有家人團聚在餐桌旁,享受相互陪伴的時光。食物就是一種秘訣,使整個家庭團聚在一起。而意大利人也是如此,和中國人一樣,都在廚房、餐桌和食物周圍長大。”
“我想留在這裡,擁抱並學習這裡的文化”
克勞迪奧・馬拉斯製作的菜品。人民網記者 王晶攝
“中國菜和意大利菜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美食。中國菜排第一,意大利菜排第二。”
在克勞迪奧看來,美食有着巨大的潛力,能夠在中意文化的交流中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中意兩國的文化都十分開放,具有很強的親和力,能夠相互學習。因此我們將視線聚焦在餐桌上,用美食來開啓更加‘親密’的聯繫,或許是更加巧妙的方法。”克勞迪奧說。
近年來,意大利逐漸成爲中國人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意大利美食也在中國越來越火。在克勞迪奧看來,深層原因便是中國更深層次的開放。“我認爲中國人在旅遊、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更加開放,隨着文化的發展與交流,他們可以理解和接受更多種多樣的食物。因此,意大利美食在這裡變得非常受歡迎。”
十年來,克勞迪奧數次往返中國,親眼見證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回想最初的記憶,他直言,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中國人越來越願意去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我對他們眼界的寬廣感到驚訝。他們更加開放,能接受更多新鮮事物。”
“在我的家鄉,人們會說‘永遠不要制定計劃,因爲事情總是在變化’。”克勞迪奧往往會用隨遇而安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但是繼續留在中國是他堅定的選擇。“從十年前到現在,我一直想了解更多。我想繼續留在這裡,擁抱並學習這裡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