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茶葉農藥風暴 臺大教授:蔬果更需留意殘留問題
▲陳右人教授曾擔任茶業改良場場長,自己也是喝茶達人。(圖/記者林冠瑜攝)
記者林冠瑜/臺北報導
從知名手搖飲料店「英國藍」的玫瑰冰茶發現DDT開始,一連串手搖店抽檢出包,使得消費者失去信心。當媒體不斷揭露「農藥檢測超標」的新聞時,一般消費者又該如何理解和選擇,成爲「以茶代水」的現代人,需要了解的課題。臺灣大學園藝系教授,過去曾是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場長的陳右人表示,面對茶葉風暴,若民衆可以多加了解茶的製程環節,或許能減輕一些憂慮。
前往採訪陳右人時,正在喝茶的他很順手的也沏了一壺給記者,面對一個月內接二連三爆發的農藥殘留問題,他語重心長地表示,媒體質疑「農藥檢驗」不是第一次,問題出在我們政府不曾和民衆好好解釋,「農藥檢驗」的公告也有問題。
陳老師表示,過去有一些茶商會來找他,希望能釐清爲何生產時沒有超標的茶葉,卻在一年後被檢出超標。以農藥芬普尼爲例,目前衛福部所使用的農藥檢測方法,是在2014年7月3日生效的「多重殘留分析方法五」(後簡稱方法五),農藥殘留標準是0.002ppm,但在此之前,是以2014年1月所公佈的「方法四」0.005ppm爲容許值,期間只經歷了7個月。最近50嵐的「四季春茶」芬普尼超標0.003ppm的新聞一出來,「我第一個就想到這批茶是不是在2014年7月之前所製成的茶葉。」
▲方法四、方法五全稱爲〈食品中殘留農藥檢驗方法-多重殘留分析方法〉。記者製表。
陳右人說,茶葉和其他蔬菜的食用情形不太一樣,「有人到現在還在喝放了20-30年的茶葉。」茶葉是可以久放的,放置期間可能就會因爲檢驗標準改變,原本合格的茶葉,一夕之間變「違規」。
陳右人說,政府在「農藥檢驗」標準進行改良時,部分的萃取或純化方法也會改變,民間的檢驗機構,像是SGS(臺灣檢驗科技公司)也必須受到「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的重新認證。所以在檢驗方法標準改變的過渡期,需要有個緩衝期間,因爲即便是機構都需要調整實驗方法。
由於茶葉與蔬果的不同特性,緩衝期太短,卻又能久保存,所以要陳右人認爲應該請農委會加速產業鏈的「自我管理系統」──又稱「溯源管理系統」,「這是要彌補吉園圃不足的地方,如果系統能完整的話,就可以知道這批茶的製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是否符合當時的方法。」
另外,茶葉也有可能受到存放環境的影響。陳教授分享了一個案例,是日前某家茶商茶葉被驗出含有致癌物「戴奧辛」,當地衛生局要求全數銷燬,然而茶商喊冤。他一看,發現被驗出茶葉中的「戴奧辛」比環境背景值還低,也就是說,這批茶葉可能是在保存的期間,環境中的戴奧辛依附在上面所致。「我們四周都有戴奧辛,像是森林大火、火力發電、燃燒垃圾都會製造出戴奧辛,因爲存放而依附上的環境戴奧辛,甚至比背景值還低,要求廠商全數銷燬,不是很厚道。」
農藥的攝取量是以「人的安全攝取量」去做推算的,假設人一天只能攝取3毫克農藥,就會推估從花生、青菜、肉類分別的攝取量,再推估回去。每一種農藥的上市,也都需要經過政府一定的實驗程序,確認農藥衰退歷程、動物實驗反應、蜜蜂的毒理實驗等。如果今天多了幾種作物可以用芬普尼,檢驗限量就要下降。現在更復雜的是進口食物越來越多,也要一併計算,所以勢必之後也會影響到方法。「不然國民都中毒了!」陳右人邊說,表情也愈加慎重。
同一批茶葉,竟有20種農藥!!
▲陳教授示範品茶程序。(圖/記者林冠瑜攝)
《今週刊》於2014年的專題報導中,提到了同一批茶葉,有20種農藥的問題,甚至發現這些農藥有些藥效是一樣的,根本無須用到這麼多種。陳右人表示,這是「全世界茶葉貿易中的常態,不只是臺灣」。
陳右人說,茶葉在農民採收後,會先將茶葉去除水分,這個階段稱爲「粗製」,接着送到各個精製茶廠進行加工。對需要「品質一致」且「量產」的「商業茶」來說,就必須將茶「並堆」。一家知名茶商它所標榜的就是「口味不變」,然而實際上每一批茶的產出,都會隨着氣候和環境的影響,爲了不使口感改變,會將來自各地的茶葉混合,透過「品茶師」的配對後,混成量產的茶葉。
由於「並堆」這道工序,導致同一批茶裡會有來自各地不同茶農所種植的茶葉,最後成爲商品的茶葉中,當然也會內含多種農藥,「像是全球知名的立頓紅茶,在大陸也驗出十幾種,因爲只要混了五個來源不同的茶,五個產地不可能用同一種農藥,因此出現這樣的問題。」陳右人說。但他也強調,混過之後的農藥濃度,相對會變低,這是世界茶葉貿易的常態。
▼50嵐四季春茶複檢過關。(圖/東森新聞)
過一個無毒生活!?
記者詢問陳教授,農藥是完全不能避免的嗎?陳右人表示,所有的農作物都是一樣的,要有一定的產量供應,很難避免不用農藥。以茶而言,因爲害蟲比較多,所以大部分所使用的都是殺蟲劑,如果要完全排除農藥,「有機茶葉」的疑慮較小,然而有機的生產效益相對較低,若要維持產量,農地就會變大,其實對生態的衝擊也是很大的,政府有持續在做「害蟲的生態防治」,基本上可以減少殺蟲劑的使用,但要完全不使用,很難。
茶葉的農藥幾乎都是脂溶性農藥,在水裡無法融出,「吃蔬果反而需要更加留意農藥殘留問題」陳右人說,記者前次訪問當中,也有提到此點(►►►點我看前次採訪)。但老師提醒,像是最近流行的「抹茶」,它的作法是把茶葉搗碎,因此喝抹茶時是把茶葉喝進肚子,這就要注意農藥在體內的殘留。
對於農藥殘留的問題,從飲食到環境,有太多的毒素環繞在我們周圍,「其實每天的生活都在毒素雞尾酒效應中啊!」陳右人笑着說,但飯還是要吃,日子還是要過的情況下,能做的就是要多瞭解並自我選擇。「國內茶在民衆和媒體的監督之下,農藥檢測是越來越嚴格」。
▼「3點一刻玫瑰烏龍」中的玫瑰花瓣驗出DDT。陳右人表示至今花茶的原料檢驗和茶檢歸類不同。(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