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無論有錢沒錢,中國式教育的3個覆轍,別再掉坑了

“憶苦思甜”,無疑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一種“傳統”,乃至於很多父母,把這種固有思維,應用到家庭教育當中去。

正在熱映的《抓娃娃》就是放大了這種,憶苦思甜的思維定式,主人公馬成鋼(沈騰飾)雖然是西紅柿首富,但本着自己就是苦日子裡過來的思維定式,非要人造窮困環境,讓孩子在困苦中成長。

走進影院的時候,覺得這是一部喜劇片,沒想到看完才知道是一部恐怖片。

其中映射出的“中國式教育真相”,過於撕心裂肺,好似已經摺磨了幾代人。

快來看看下面3個家庭教育覆轍,你掉坑了沒?

在馬成鋼的“裝窮計劃”實施前,兒子馬繼業是由姥姥帶着呢。

那溺愛程度,確實令人“慘不忍睹”!

確實現在家庭環境好了,給孩子吃好喝好,也沒啥不對的。

但心理學中的自我發展理論強調,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一系列的挑戰和困難,以促進其自我認知、情感調節和社會技能的發展。

溺愛式教育,恰恰剝奪了孩子面對挑戰和困難的機會,從而限制了他們的自我發展。

過度溺愛,只會令孩子的能力低下,未來啃老、躺平,多多少少都有溺愛的功勞。

這麼看,馬成鋼要轉變教育方式,好似也沒錯,可不幸的就是,他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馬成鋼本身是富豪,但他卻偏偏想讓兒子“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於是,他高薪聘請教育專家、營養師、醫生等等專業人士,作爲演員,生活在孩子周圍,時刻對馬繼業進行教育,爲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這就讓孩子生活在了一片“虛假的泡沫”中……

但假的就是假的,孩子終有一天會發現。

就像馬繼業自己所說:生活好似都是被安排好的,一定是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操縱着我,有意識地把我變成了這樣,我能感覺得到它。

虛假與現實,變成了一種內耗,牢牢困住了孩子。

這讓一個身處青春期,正在經歷紊亂激素變化的孩子,不但要積極備戰高考,還要費盡心神,來分析自己生活的虛假性,這簡直就是一種心理上的摧殘。

雖說電影中,運用了誇張的表現形式,但實際生活中,假象式教育並不少見。

其實,這都是一種假象教育,是一種對於教育的一種曲解。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基於客觀現實的。

富人的孩子,確實可以得到更多教育資源,但在富足的生活中,孩子依舊會遇到很多自然困境,家長可以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加以正確引導。

刻意製造的虛假環境 ,限制了孩子的想象,這種不對性,讓他根本無法面對成年後的生活。

而且貧苦也沒有什麼可自卑的,沒必要苦着全家,都把最好的都給孩子。這樣只會令孩子貪圖享樂,未來不懂得自食其力。

再好的教育,都不如用現實去教育孩子。

讓孩子替自己圓夢,有多少中國家長,被這個坑牢牢拴住了?

您有沒有這種想法:自己小時候沒有好好學,就希望孩子能好好學;自己小時候沒條件學,就希望給孩子創造個好條件;自己是大學生,就不允許孩子只是初中畢業。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多多少少把自己的“夢想”,加註到孩子身上。

一旦有了這個期盼,控制就隨之而來了。

希望給孩子鋪好路,希望孩子按照家長的期盼,一步一步實現那個理想的規劃。

一旦有所偏離,家長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逼”孩子迴歸既定軌道。

像《小捨得》中,田雨嵐拼了命地給孩子報輔導班;《小歡喜》中,宋倩嚴格規劃女兒的發展軌道,不允許孩子偏離半分。

這樣嚴格的控制,只會導致兩個結果。

1、孩子拼命反抗,一定要衝破既有軌道。

卻因爲缺乏經驗,而屢屢失敗。

或者爲了跟父母對抗,而選擇一條荊棘之路。

2、孩子聽話從命,卻成爲了提線木偶。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即使大學畢業,也完全體會不到活着的意義。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能容納“不確定性”,在與未來的博弈中,用生活點滴,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樹立孩子正確的三觀。

誰又能預測未來呢?即使孩子成爲了我們想象中的樣子,也不一定就是幸福的。

還不如授之以漁,接納變化。還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這電影看的,前半段在笑,後半段真的笑不出來。

真相永遠是殘酷的,與其織夢,不如從一開始,就給予孩子最真實的世界。

來自父母的欺騙、控制,是最傷人的。

說到這,你的心有沒有一點點鈍痛?那說明,你小時候也被控制過、被欺騙過……

別讓這一切,在孩子身上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