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重點速遞丨券商如何看待A股“獨立行情”?機構聚焦低空基建、商業航天機會
(一)重磅消息
8月10日,央行發文稱,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爲主,兼顧內外部均衡,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趨於平衡,國內金融市場保持韌性。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密切關注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有效應對外部挑戰,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二)券商最新研判
天風證券:如何看待A股近期的“獨立行情”?
美股調整後較長時間(後90日)可能演繹聯儲降息、外資流入A股或者港股市場,但A股漲幅不如港股。當前看後續A股自身邏輯演繹,把握三類因子:一是當前市場對內需相關的政策預期的高敏感性;二是衰退交易疊加美國大選交易可能在2024H2反覆;三是公募贖回的影響。這三類因子疊加均指向短期以內需爲主、海外收入佔比較低的消費類板塊。
A股近半年一直顯示出相對美股的獨立性。A股演繹自身獨立性的原因:一是其在AI產業趨勢的行情中,涉及的個股市值相對較小;二是內需和供給格局可能是當前A股更重要的因子。近一年的美股行情核心是以英偉達爲代表的AI產業趨勢,而A股英偉達相關產業鏈涉及的個股,佔A股市值比重相對較小,A股整體指數受AI產業鏈拉動有限。作爲在全球分工鏈條中輸出產能的製造業大國,當下自身供需格局或爲主要矛盾。理論上說,工業企業庫存需要消化,而當前這一缺口尚待補齊,內需政策是否能有邊際變化或是當前A股資金更關注的信號。
投資策略上,把握消費板塊波動率階段放大機會,長期仍看“耐心資產”把握消費階段大波動。8月以來的A股行情展示出市場對內需政策預期的高度敏感性。首先是重磅會議通稿中,提振消費相關表述位於各領域細分政策之首;其次是大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對內需支撐政策的中央與地方資金分擔作出了安排。
當前主動偏股公募基金連續5個季度贖回,而最新2024Q2數據顯示消費板塊主動減倉較多,擁擠度已明顯緩解。長期來看,高股息超額反轉條件或有兩類:一是長期國債利率中樞不再下行,二是高股息板塊股息率進一步提升受阻。長期風格切換需耐心等待更多右側信號,具備壟斷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資產有望獲得價值重估。
(三)券商行業掘金
國金證券:低空騰飛,基建先行
低空基建由空管系統及物理基礎設施組成,是低空經濟的基石。低空基建可以大體上分爲物理基礎設施和適合低空經濟的空中管理系統兩部分。而低空經濟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既脫胎於傳統的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又在其基礎上對信息感知和信息處理能力做了較大的提升。低空基建的主要參與方包括外圍設備供應商、信息系統供應商以及物理基礎設置規劃設計研究院、施工單位等。
低空基建對低空經濟的運行起到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保障低空經濟在“異構、高密度、高頻次、高複雜度”的情況下正常運轉。低空基建的數字化能力至關重要,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等數據的獲取和傳遞需要強化。低空基建的各部分中,信息處理系統的落地節奏更快,其確定性更強。而外圍設備空間廣闊,且產業鏈公司具備較強的技術壁壘,其卡位優勢顯著。
二級市場爲什麼當下應該重視低空基建?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兩萬億元。其中,低空基礎設施發展潛力尚未充分顯現,佔比尚不及5%。低空基建投資節奏先於其他環節,成長空間更大。根據相關政策,2030年前,低空基建要基本完成。因此在2023年~2030年期間,低空基建有望實現陡峭的增長斜率。
投資建議上,低空基建具備基建先行、高確定性以及空間廣闊的特點,建議關注空管系統,包括新一代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等外圍設備以及信息處理系統,比如四川九洲、萊斯信息等;基礎設施方面,低空基建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發展較快,當地的建築設計院有望深度參與到低空經濟物理基礎設施的設計建設當中,關注深城交、蘇交科等。
民生證券:“千帆入軌”,商業航天元年開啓
8月6日下午,有中國版“星鏈”之稱的“千帆星座”首批組網衛星發射儀式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一箭18星”順利升空入軌。
海外催化頻頻,多個星座衛星組網加速。2024年8月5日,AST SpaceMobile宣佈FCC已授予其初始許可,允許公司使用V、S和UHF頻率來支持衛星通信中衛星饋電鏈路(衛星與信關站通信鏈路)和測控鏈路。獲得授權的五顆用於手機直連業務的衛星已完成製造組裝和環境測試,預計將於今年9月發射。
投資建議上,2024年衛星互聯網產業側進展確定性強,板塊歷經深度調整後,當前位置佈局機會明確,建議重點關注終端衛星功能應用演繹(手機直連等)+衛星招標+組網星發射+商業火箭升級迭代。海外建議重點關注後續SpaceX星艦飛行+端側直連服務推進節奏。
紅塔證券:Figure 02發佈,具身智能落地加速
8月6日,Figure AI官宣發佈了第二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2。根據官網的展示視頻,Figure 02側重提升在應用場景裡的表現,爲了方便在工業環境中的實操從硬件端、軟件和外裝都進行了融合提升。
Figure AI的目標是商業化工業人形機器人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並計劃生產消費者版本。目前,Figure02進入寶馬車間,能實現將金屬板件插入特定的夾具中,隨後夾具被組裝成底盤的一部分,同時進行AI數據收集和使用案例訓練
我國是目前工業機器人保有量最大的國家,應用土壤寬闊,未來應用場景數據將反哺於人形機器人的技術演進和迭代。工業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製造作爲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先導,爲後者的商業化量產、成本控制以及提供全面解決方案提供了基礎。看好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各環節的機遇:一是,工業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佈局人形機器人的零部件廠商;二是,領先的機器人主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