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西問》以新型生產關係推動新質生產力(劉典)
7月6日,「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成果吸引觀衆。當日,正在上海舉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吸引了衆多參觀者的目光。(中新網)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性變遷,充分展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關係,在發揮新的生產力的同時改革生產關係,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
正在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繼續引領方向,進一步探索和完善新型生產關係,以推動新質生產力的持續發展。通過深入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水平構建,中國定會以更加開放、包容和創新的姿態,迎接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帶來的挑戰。
●新質生產力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質生產力作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其本質在於科技創新與先進管理模式的緊密結合。這不僅是推動經濟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的關鍵,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石。新質生產力的勃興,標誌着中國經濟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消耗型增長模式,轉向創新驅動和智能引領的新型發展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如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的應用,催生了新的業態和模式,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如今,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超過50萬億元人民幣,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高達40%以上。此外,智能製造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顯著作用,數字化轉型也推動了企業管理模式的革新,如遠程協作和個性化定製服務,增強了組織的靈活性和市場響應速度,實現了生產效率與用戶體驗的雙贏。
未來,新質生產力將持續引領中國經濟向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方向深度轉型。預計到203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25%左右,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將推動經濟結構更加綠色低碳。隨着5G、AI等技術的普及,智能工廠、智慧城市、無人駕駛等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大幅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和生活質量。服務業特別是數字服務、健康服務、金融服務等領域,將爲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成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7月6日,一架電動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吸引觀衆。(中新網)
●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新型生產關係
任何生產力的發展都離不開與之相匹配的生產關係。新型生產關係的構建,旨在打破傳統束縛,創造一個更加靈活、高效、公平的市場環境。這意味着不僅要深化經濟和科技體制的改革,還要創新生產要素的配置方式。
不同於西方國家依賴市場自發調節,中國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通過有爲政府的引導,實現了對經濟發展的有效調控。這種模式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突發事件時,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穩定性。與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相比,中國新型生產關係下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更爲迅速。
2024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佈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新增了「智能製造」「農業機械裝備」「數控機牀」「網絡安全」等行業大類。此舉旨在依法依規鼓勵和支持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同時限制和淘汰落後生產力,避免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複建設,確保產業結構實現有效優化和升級。
同時,新型生產關係還注重優化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像之間的關係,讓勞動者在生產中佔據更加主體的地位,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重提升。
圖爲山西晉中,工人在汽車生產線上工作。(中新網)
●改革開放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本身就是一部不斷探索和完善生產關係的歷史。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再到如今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每一次改革都伴隨着生產力的解放和生產關係的優化。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保等領域,從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開創了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中國已成爲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26萬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左右,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第12位,糧食產量連續9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減至2.39;截至2023年底,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7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3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關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產權保護制度體系逐步形成,有爲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如何在變革中穩健前行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挑戰,中國仍面臨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爲突出等困難。此外,在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國國內大循環的流暢性仍有待提高,也面臨全球生產過剩、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兩極分化等問題。
在資源稟賦制約和資本奇缺壓力下,對工業、農業、金融領域開展供給側改革,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需要新質生產力配套新型生產關係,才能推動實現這個根本轉變。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不竭動力,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二是經濟體制改革,將新質生產力從舊有生產關係中解放出來,勞動者、勞動資料及勞動對象的優化組合成爲現實可能,新質生產力所蘊含的巨大生產力得到釋放。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發展新型生產關係,實現資源配置模式改革,保障社會發展平穩,推動社會發展走上新臺階,打開新局面。
三是改革科技體制,改善人才培養機制,提升勞動資料,豐富勞動對象,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讓科技創新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化、社會化,把科技變革效應輻射整個社會,國家發展、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自主可控,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立科技強國。
四是擴大改革開放,將經濟、科技體制創新置於世界市場當中,擴大經濟體制改革效用,吸納世界經濟力量和科學技術,推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吸引外部力量爲我所用,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使國際環境有利於自身發展,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
新質生產力與新型生產關係的互動,不僅推動了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也爲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作者爲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研究員)
(本文來源:中新社「東西問」專欄,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