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鳳凰城 民間8年種500株

臺南舊稱鳳凰城」,因滿城鳳凰紅而得名。(鳳凰花會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縣市合併前的臺南市舊稱「鳳凰城」,因滿城鳳凰紅而得名,昔日中山路東門路、健康路、南門路放眼望去種滿鳳凰木,後來因道路拓寬因素鳳凰樹日漸消失。2013年民間籌組鳳凰花會,連續8年於南門城、水交社種下約4、500棵鳳凰樹,朝着重塑鳳凰花城意象邁進。

營造滿城火紅美景

爲了重現鳳凰城美景,民間團體鳳凰花會、臺南市老樹節促進會從2013年開始發起廣植鳳凰花的願景,每年選定一處種下鳳凰木,初期頭幾年大概都種10棵左右,2016年數量變爲一次7、80棵,今年預計本週六於湖濱水鳥公園種下90棵幼苗。連年參與種鳳凰樹活動金曲歌王謝銘祐將到場,用歌聲大家種樹

鳳凰花會、臺南市老樹節促進會連續8年來,在臺南市區各個角落種下鳳凰木幼苗,身體力行種樹,希望營造過往臺南每到夏季,滿城鳳凰花火紅綻放的美麗情景

鳳凰花可謂舊臺南市的代表花卉樹木文史工作者、莉莉水果店負責人李文雄說,老一輩至今仍遙想早年臺南許多要道皆爲鳳凰木夾道,鳳凰城美名不脛而走。期待重現鳳凰城美景的他說,雖不敢說一定能種出滿城鳳凰花意象,「但總得有人開始做,纔有所期待。」

100多年前在臺南生根

鳳凰花會會長楊淑芬指出,從文獻回溯,鳳凰木在1895年之前已在臺南生根,1896到1898年之間,日人大量栽種,「它在臺南的歲月比你我還久」。目前民間種植鳳凰木足跡遍及南門公園、民生綠園運河水交社等處,該會也走進校園推廣,但碰到不少難題,例如學校認爲鳳凰木不好管理校地水泥化、腹地有限等,推廣成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