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縱火 澳山火背後的“高智商犯罪”
從9月份開始,地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進入乾燥多風的春季,防範山火成爲當地的重要議程,可是年年防火年年“火”,澳大利亞四面環海,究竟哪些因素導致其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綜合來看,當地客觀上存在易引發山火的三大因素。
四面環海的“最燙大陸”
很難想象,除南極外,四面環海的澳大利亞竟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大陸,2019年—2020年甚至超越非洲躍升爲世界“最燙”的大陸。澳大利亞數百萬年來“乾燒”,是位置、形狀、地形等先天因素所定。澳大利亞位於南緯10°41'-43°39'之間,南迴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全年暖熱實屬常態。
就形狀而言,澳大利亞輪廓整齊,沒有大的海灣深入腹地,增加了內陸到海的距離,也使海洋氣流無法深入內陸。整個輪廓東西長、南北窄,擴大了乾熱的東南信風帶所控面積。內陸無大河、大湖等水面調節,大部分地區變得愈發乾熱。
就地形而言,澳大利亞就更爲不幸。在東部,海拔約800-1000米的大分水嶺由北向南綿延約3000公里,如同一座天然屏障擋住了太平洋吹來的暖溼空氣;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離岸風,使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無法深入陸地。東西“夾擊”,導致乾旱與半乾旱地區佔國土總面積的68.3%。乾旱與高溫又產生“協同效應”,大大增加了山火發生的概率和烈度。
除了乾旱與高溫,大風也扮演了助紂爲虐的角色。澳大利亞春夏季(9月至來年2月)風大且易變向。大風颳起時能快速把火種吹到數公里之外。記者今年1月中旬採訪山火肆虐後的新州莫戈村時,村民羅曼夫婦說起1月初的遭遇仍心有餘悸:當時15公里外一位朋友半夜打電話告知他家遭到了火球襲擊,結果不到一刻鐘這個巨大火球就順風竄上了羅曼家的房頂。對於如此“流竄作案”的山火,“防範”絕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嘯鳶
很多樹木容易自燃
在如此乾旱高溫大風的環境下,澳大利亞很多樹木容易自燃,隨處可見的國樹——桉樹在劫難逃。桉樹的樹皮、樹葉都富含易燃的油脂,樹皮、樹葉脫落後堆積在樹下,風吹日曬,氣溫達到40攝氏度時就會自燃,極易引發山林大火。桉樹雖易燃,但經過億萬年的進化,種子和樹樁能在浴火後迅速重生,堪稱名副其實的“鳳凰樹”。藉此,桉樹越燒越“旺”,佔地達101萬平方公里,爲澳大利亞森林總面積的77%。
桉樹雖然容易導致山火,但綜合利用效益極高,在防風固碳、涵養水源、綠化美化環境方面厥功至偉。桉材、桉皮、桉花、桉葉、桉果、桉油等在造紙、傢俱、建築、醫藥、保健等領域有數十種用途。如蜜中極品紅柳桉蜂蜜,蜜源就是兩年開一次花的紅柳桉;世界最萌動物考拉,也是非桉葉不食。
在異常乾熱的環境中,容易燃燒的不僅僅是桉樹。有數百種之多的斑克木(也稱佛塔樹)以及澳大利亞獨有的草樹等,經過數千萬年的進化,都經得住火的 考驗。至於一點就着的數不清種類的草,山火過後幾天時間即可冒出新芽。
擁有這麼多易燃且“春風吹又生”的草木,澳大利亞的“野火”自然就“燒不盡”。
“佛系”對待山火
澳大利亞鳥類學家經過連續多年的實地採訪和民族誌研究,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詫的事實:大火頻仍、難以撲滅的原因之一是鳥類縱火。
這種情況在稀樹草原上更容易發生。澳大利亞北部有約190萬平方公里的熱帶稀樹草原,每年都有近20%遭受火災。大火燃起,許多蝗蟲、老鼠、兔子、青蛙、蜥蜴倉皇逃走。對於正在附近狩獵的黑肩鳶、嘯鳶、褐隼等猛禽而言,這些慌不擇路的小動物們不啻一份山火送來的饕餮燒烤大餐。因此,在山火遇到難以跨越的障礙時,猛禽就會從火中抓起冒煙的樹枝,將其丟到障礙處點起新火,然後展翅高飛。待小動物們被燒傷或燒死後,再回來美餐一頓。猛禽縱火是高智商犯罪:它們不僅直接拿走燃着的樹枝,也會自帶樹枝丟進火堆,等燒着了再撿走;不僅一隻單幹,也會多隻“團伙作案”。
氣候乾熱、樹木易燃、猛禽縱火這三大助燃因素決定了山火的猝不及防、“高燒”不退和長期肆虐。更可怕的是,山火大到一定程度時自身會形成一個循環系統,正如氣生根讓榕樹得以“獨木成林”一樣。其原理是:山火造成的熱空氣團直衝雲霄進入大氣層,高達10多公里,形成了雲、雷雨和閃電。雷電擊中樹木並釀成“二次火災”,導致山火此起彼伏甚至徹底失控。
澳大利亞大型山火究竟有多可怕?專家估算,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超級瘋狂大火”的威力,相當於50多枚二戰廣島“小男孩”原子彈當量。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每平方公里只有3.3人,人口密度不足中國的2.3%。山火遍及全境且方向不定、跳躍前行,即使全民皆兵也無濟於事。事實上,持續到2月份的大火,是一場期盼已久、“知時節”的“好雨”纔將其撲滅。爲避免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澳大利亞重點在人煙密集的區域設防。這也是各地設立鄉村消防局而不進行全國統一部署的原因。
此外,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不大,持續5個月的“超級瘋狂大火”也只導致3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意外死亡的消防員和留戀家園、拒不撤離的老人。對比世界其他地方森林火災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澳大利亞對待山火的“佛系”做法亦屬符合其國情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