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範疇》一場洗淨「江山觀」的競賽
聽說讀寫中文(含各種方言)的地區,人們腦中都有一種「江山觀」,認爲「誰打下天下,江山就是誰的」。這種把「江山」當作戰功、政功下的獨佔權利,與現代的「國家」觀念是背道而馳的;只要江山觀不去除,現代國家就不可能形成。任何地區,只要人民或政黨腦子裡還有江山觀,這個地方就只是一個政權統治的地方,就不能被視爲一個現代國家,即使它已經冠上了「國家」的稱號。
如果把「中華文化」視爲一個泛稱,那麼江山觀就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惡瘤。在以中文爲承載主體的各種史書、民間故事、戲曲、小說中,江山觀是一種幾乎歷來不被任何人挑戰的價值觀。任何力量,不論是通過武力、政變、革命、起義,甚至選舉,一旦取得政權,就會油然而生「天下就是我們的」的傲氣。情況嚴重的,一鼓作氣推翻既有的資源、財物權利型態,隨心所欲地集中到我家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例如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情況較輕的,在既有的體制法規下,把公有資源、私人產物,合法不合理地轉移至執政派系,例如至今已經政黨轉移3次的臺灣。
最要命的是,在泛中華文化圈內,人們即使受過了高等教育、看過了世界,潛意識中還是接受江山觀。即使已經老早脫離中國母體的東南亞華人,觀念上對黨國一家、黨政一家,基本上還是不予置疑的,即使其中有人略帶勉強,但究竟還是接受的。如果已經移民上百年的東南亞華人尚且如此,那麼臺灣呢?中國本土呢?
爲什麼要批判江山觀?因爲江山觀是一種擁有權(ownership)的觀念,而非權利(right)的觀念,而現代國家(State)的存在基礎是基於公衆權利的,而非基於一家一姓、一黨一派的擁有權的。所謂的「主權」,用在民法、民事、公民社會上,是財產權利(Property Right)的概念,但是若用在國家(State)身上,只是「不被侵犯權利」(Sovereignty)的概念罷了,絲毫沒有誰主政誰擁有的意思。事實上,英文的Sovereignty被翻譯爲「主權」,是一個極爛、極容易誤導的翻譯。Sovereignty State被翻譯成爲「主權國家」是個百年錯誤,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具有不被侵犯權利的國家或政治實體」。
一言以蔽之,誰打下就屬於誰的「江山觀」是人類政治文明進化的障礙,它指向的是集權、極權、專制。一羣人若能快樂或默默地生活在威權體制之下,這羣人若不是在意識層次上已經徹底接受了江山觀,就是雖然口頭抗議,但是在潛意識中還是接受江山觀的。同樣地,一羣人民若是能看着執政方合法、不合法、合法不合理地將公共資源包攬化、私囊化而不暴怒,那麼,這羣人民其實內心深處也是江山觀的忍受者。
不論是在東南亞、臺灣、還是中國大陸的華人,其實在我看來,正在進行一場誰先洗淨江山觀的競賽。這不但是華人圈的問題,也是世界性的問題。目前,以中文(包含方言)爲溝通載體的人數,佔到了地球總人數的1/5,雖然中國大陸佔其中的絕大多數,但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至少已經有了5000萬的華人,並且數量快速增加中。如果華人不洗淨江山觀,那麼有一天,江山觀就會危害到世界;如若華人成爲江山觀的輸出者,那麼有朝一日就會成爲世界公敵。
眼下,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華人已經洗掉了一半的江山觀。這是因爲在英國的體制傳統下,《大憲章》本來就是一個由下而上的人民權利契約書,而不是一部由上往下的擁有權法律。臺灣方面呢?由於國民黨濃厚的江山觀配上了島內華人意識深處的江山觀,使之烙印非常之深。民進黨由於這一輩子只看過國民黨,因而也深深染上了江山觀的思維。簡單說,臺灣的體制就是一個江山觀下的體制,若不變革,執政方不管是誰,一旦看穿了這一點,就會進入「不吃白不吃」的怪圈。
至於中國大陸方面呢?來點詩意的吧,看看這半首〈沁園春〉可知其一二:「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作者爲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