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從花旗看臺灣政經的深層風險
中時社論
美國花旗銀行拋出震撼彈,宣佈退出包含臺灣在內的13國消費金融市場,從個體面看,這是花旗經營佈局策略的調整,但從宏觀面看,代表臺灣的經濟與產業,除科技業一枝獨秀外,其餘多與國際間及外資的關聯減少,有「內縮」的危機與風險。
臺灣第6大發卡行 說走就走
花旗宣佈要關閉包括臺灣、大陸、澳洲、巴林、印度、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波蘭、俄羅斯、泰國、越南等13國的消金業務,包括個人信用卡、儲蓄、信貸及房貸等服務;業界分析,主要是消金在激烈競爭下已成爲紅海市場,獲利空間日益壓縮,因此花旗寧可脫手消金轉型專注企金等業務。
表面上看,花旗不僅退出臺灣消金市場,同時也退出包括大陸、印度、俄羅斯等其他市場,只是單純的業務佈局調整,「不用想太多」。但對臺灣而言,不能單純從一家外商銀行退出消金市場視之,其含意與影響遠超過。
花旗是美國少數「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擘,也是臺灣最大的外商銀行,來臺超過50年,特別是在消金領域,一直是國內引領風騷的外商銀行。就某個角度而言,臺灣信用卡的消金市場是花旗帶領創造出來的,即使在國內各家銀行激烈競爭下,花旗在臺信用卡流動用戶達280多萬張卡,是臺灣第6大發卡行。如此的淵源、如此的影響力,花旗還是說賣就賣、說走就走。
拉長時間來看,花旗是國內外銀中「走得晚」的一家,而且只賣掉消金部門。事實上外資金融機構撤離臺灣已是風潮,這幾年瑞士信貸銀行、南非標準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等外銀陸續撤離臺灣,澳盛銀行出售消金業務給星展銀行;至於外資保險公司,大概只剩下3、4家仍在臺經營,先後出售給國內金融機構的外資保險公司,包括ING安泰、保誠、全球人壽、紐約人壽、保德信,而這張名單還可以更長。
老臺北人或許還記得那條內外資金融機構林立的南京東路,幾乎從1段貫穿到4段,現已不復當年盛況。外資金融機構對臺的重要,不只是外商來臺搶佔市場、消費者增加一個選擇,而是把臺灣與國際的網絡連接起來,創造就業機會,帶來新的經營理念與產品,促進產業提升與進步。
去年在全球經濟衰退聲中,臺灣經濟保持正成長,今年預估成長率可達5%左右,表現亮麗,臺灣半導體(臺積電)更成爲全球矚目焦點,甚至成爲某種型態的「救世主」,在政府宣導、網軍助推下,儼然這些都成爲蔡政府優異的政績。
臺積電能有今日,是經40年的積累,由綠營眼中腐敗的國民黨執政時播種,臺積電上下打拚努力而有成,現在的政府實在看不出有什麼貢獻。這2年多來在中美科技戰中,半導體成爲焦點,從而把臺積電推上地緣爭奪的舞臺上。但各國包括大陸、美國、日本,甚至歐洲都要強化本身的半導體制造,加上中美地緣之爭有加劇之勢、兩岸關係同步惡化,讓人憂心這個亮麗的經濟成果將成最後晚霞。
從宏觀角度看,臺灣經濟半世紀來因「外向」而受惠,從出口導向到自由化、國際化的開放,都有很好的外部環境,政治上固然友美,維繫安定的兩岸關係同等重要。但現在卻在政治、經濟同時面臨日益「內縮」的問題。臺灣在國際政治上完全倒向美國,甘願成爲中美之爭的馬前卒,卻不思及對岸纔是影響臺灣安危最切身的勢力,蔡政府讓臺灣在戰略上偏差,因而風險加大。
在經濟上,臺灣過度依賴科技、半導體的情況更明顯。拿外資來臺投資即可看出,蔡政府宣傳的外資來臺案例清一色是科技業,特別是半導體投資,臺灣經濟與產業過分倚賴半導體的程度,甚至讓國外財經媒體認爲,臺灣與南韓經濟都過分依賴半導體,成爲一種「荷蘭病」(指經濟體過分依賴某產業,導致其他產業弱化,並引發經濟體諸多問題)。
這種情況,既讓臺灣「把雞蛋集中在一個籃子裡」,在經濟與產業上有風險過分集中的問題,又消耗過多資源在半導體產業,臺灣是否有能力支持大有疑問。臺灣無法加入重要國際經貿組織,未來更難進入外資投資地區之列,與國際可能更脫節,臺灣對美國依賴也更重,對大陸則是精神分裂式的「出口依賴、政治對抗」,這種情況很難持久,最後則是由此引發的社會不平衡問題將更形嚴重。
從影響到的經濟數據上看,花旗退出臺灣消金市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從臺灣政治、經濟內縮角度看,則是具體而微地顯露臺灣政經的深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