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智庫》臺灣如何規避「被戰爭」(柳金財)

圖爲美國售臺的MS-110偵照莢艙。(摘自美國空軍官網)

壹、前言

烏克蘭從傳統「親俄」轉向親西方之外交路線,試圖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歐洲聯盟,在美國支持下逐漸實現「脫俄入歐」轉變。然北約是軍事聯盟組織,曾與蘇聯爲主的「華沙公約組織」(華沙組織)相對抗;烏克蘭曾是蘇聯成員國,民族主義與俄羅斯相近,且其領土及主權與俄存在盤根錯節關係。北約勢力東擴,改變烏作爲歐俄間緩衝地帶角色。烏試圖運用「聯歐美抗俄」戰略,不僅讓俄認爲國家安全遭威脅,更視烏悖離斯拉夫民族主義及傳統兄弟盟邦關係;且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爲拉攏烏克蘭在經濟援助方面已投注高達數千億美金。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從北約、美國僅提供給烏克蘭武器、訓練人員及貸款、物資資源角度來看,並非派兵協防,這不僅可避免直接與俄羅斯軍事衝突,也可藉俄烏戰爭由烏克蘭箝制俄羅斯,耗損俄之國力與拖垮其經濟。烏克蘭在蘇聯時期即是聯合國成員國,位屬歐俄戰略緩衝之地位,在地緣政治上有其不可替代重要性。這種戰略緩衝國角色,若能採取衡平而非「一邊倒」外交路線,或可得到最大的國家利益。在蘇聯崩潰解體冷戰結束後,以原蘇聯爲主華沙組織國家已解散,但北約組織國家不僅未解散,反而東漸擴大吸納原華沙組織國家,導致俄羅斯加深其國家安全遭受威脅之認知。

然當烏克蘭從「親俄路線」轉向「親歐路線」、「親美路線」時,舊蘇聯時期雙方領土劃分爭議及因烏東地區講俄語民衆受到烏政府之歧視對待及壓制,成爲雙方爭論衝突之導火線。尤其親西方烏克蘭政府宣稱,要積極參與歐盟及加入北約組織,此必然引發俄羅斯安全疑慮,從而採取「先發制人」的所謂「特別軍事行動」。換言之,烏克蘭從「親俄」路線,轉向「親歐」、「親美」路線,其作爲俄與西歐國家的「戰略緩衝區」角色及功能消失,明顯不利於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保障。

從地緣政治及戰略角度檢視,美國於歐洲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藉北約東擴欲吸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改變烏作爲歐洲與俄國之戰略安全緩衝角色,從而加深俄國家安全疑慮,最終引爆俄烏戰爭;美國本身並不參戰,卻可「以烏拖俄」耗損俄羅斯國力。同樣地,美國在東亞地區建構「北約版」印太戰略,聯日以抗俄中,宣稱支持日本成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時拉攏臺灣成爲美國印太戰略民主成員,成爲美「以臺製中」之戰略前沿角色,藉由「以臺耗中」阻擾其發展機遇,使中國無法與美國在全球霸權爭奪戰勝出。美國印太戰略即是抗中戰略,臺灣角色不是軍事盟邦,也非新夥伴關係,甚至不是印太經濟架構的參與成員。臺灣很難逃避代理人角色,「臺灣牌」成爲美國佈局印太戰略代理戰爭之策略棋子。

同樣地,俄烏關係與兩岸關係也有雷同相似之處。臺灣當局自民進黨執政以來,悖離國民黨執政時期承認「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宣稱不接受「九二共識」,標籤化「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國兩制」。民進黨執政後,臺灣社會認同臺灣人比例、主張臺獨比例也創新高,激化兩岸民族主義衝撞;大陸批判臺灣悖離中華民族主義,自絕於中國人認同、「兩岸一家親」及「兩岸命運共同體」建構。尤甚者,臺灣採取「抗中保臺」之「反中」路線;運用「聯美抗中」戰略參與美國所建構印太戰略,轉向「親美」路線,扮演作爲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前沿角色。此種對外路線轉變,臺灣對大陸、烏克蘭對俄羅斯關係,頗有雷同之處。

大陸對臺政策主張「融合漸統」、「融合和統」,臺灣兩岸政策卻走向「兩岸兩國論」、「相互承認主權說」,激化兩岸敵意如螺旋般升高,陷入戰爭邊緣風險。比較俄烏戰事起源,無論外交路線轉移、民族主義認同分歧、主權衝突及領土糾紛,兩岸似乎具有相似性。臺灣應必須自覺,勿淪爲美中競爭超級強權之籌碼,方能維護臺灣安全避免「被戰爭」風險;應從「聯美抗中」單邊路線,轉向「友美和中」均衡戰略,始能避戰。

貳、從季辛吉及米爾斯海默論反思俄烏衝突根源

一、季辛吉論俄烏衝突根源

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已超過3個月,北約組織承諾將無限制提供給烏武器,美國也通過400億美元援烏法案。在北約及美國奧援下,烏克蘭挺下這場可能曠日費時戰爭,絕大多數烏克蘭民衆堅持領土守護。然俄政府卻宣佈將先前承認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正式迴歸俄羅斯聯邦疆域。思索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曾語出驚人指出,烏應放棄部分領土,與俄達成「和平協議」,始能儘速終結此場戰爭;更論及:「分界線應該回到戰前的現狀,這意味着回到俄烏戰前的現有狀態」;俄應被允許保留在2014年吞併的克里米亞。

顯然,季辛吉的高論拂逆大多數烏克蘭民衆,而現在烏克蘭所失去領土已再添加。在「世界經濟論壇」(WEF)上,季辛吉更指出,長期而言,若俄烏無法重啓談判,雙方持續對抗,這將對歐洲穩定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季氏早在八年前曾提醒烏克蘭,若要生存與發展,則不應在西方與東方間抉擇「一邊倒」、不應成爲一方反對另一方的「前哨」,不應加入北約。對俄而言,烏克蘭親美、北約戰略思維及外交行爲極具挑釁性,易激起雙方敵意,引發俄對烏採取報復性攻擊,陷國家於戰爭邊緣風險。

雖然季辛吉「言之諄諄」,但烏克蘭國家領導人及政治人物卻「聽之藐藐」,未採取避戰措施,卻選擇了一條瀕臨戰爭邊緣風險的道路,終致引火燒身。戰爭對烏克蘭所造成傷害,可說是不可逆轉,包括造成近千萬流離失所難民、惡化經濟及工業生產、大規模毀損基礎設施及糧食生產危機等。季辛吉的建議,主要是烏克蘭應維持在歐俄間平衡緩衝角色,既不「親俄」也不「親北約」,保持相對等距關係或中立立場,這反而易維護其國家安全及明確化其國家利益。

從大國戰略角度檢視,俄羅斯自前蘇聯解體後華沙組織解散,既有東歐共產國家歷經民主化後,陸續加入歐盟和北約;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也要從遠離「親俄路線」轉向擁抱「親美歐路線」。俄國以承認烏東兩個自治區爲主權獨立國家爲託辭,應其所邀軍事介入維持區域和平,避免遭受干涉烏克蘭內政之指控。這不僅引發聯合國大會譴責,也喚醒歐洲國家從沉醉於和平美夢,現則團結一致對俄;同時,刺激原本持中立的芬蘭及瑞典,紛紛宣稱要參與北約。而美國發動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及金融封鎖,更讓原已衰弱俄經濟陷入雪上加霜困境。

二、米爾斯海默論俄烏衝突根源

着有「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的國際政治學者約翰(John Mearsheimer),曾於2015年6月預測俄羅斯必會攻打烏克蘭。而事實發展顯示,爆發戰爭果然不幸言中,或許誠如先前季辛吉、約翰•米爾斯海默所言,若烏克蘭不在「親歐」、「親美」或「親俄」路線做出「一邊倒」選擇,這場戰爭恐不易爆發。從這一角度檢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選擇「親美歐抗俄」戰略,與北約欲東擴及美國試圖「以烏耗俄」戰略,其目標及動機可說是不謀而合。

約翰•米爾斯海默認爲,因爲大國間必然尋求國家權力擴張,美國關注深耕歐洲,俄國則試圖恢復對蘇聯時代加盟共和國的控制;大陸對於收復臺灣完成國家統一勢在必得,兩岸和平越來越難以維持,爆發軍事武統可能機率增加。換言之,在歐洲,美國利用聯結北約組織遏制俄羅斯,藉由北約東擴拉攏烏克蘭加入北約,運用「以烏制俄」策略,耗損俄之國力;在亞洲,美國藉由印太戰略民主成員,拉攏臺灣成爲戰略前沿「馬前卒」角色,運用「以臺製中」策略,達到遏制中國發展機遇。准此觀之,美國藉由「聯烏耗俄」、「聯臺耗中」策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坐收漁翁之利。

米爾斯海默曾提出以「攻勢現實主義」(Invasive Realism),解釋國際政治中國家行爲,強調大國發展邏輯必會不斷擴充權力,追求權力最大化,以取得地緣政治上的優勢,藉由成爲區域霸權國,以確保自身的國家安全。通常「攻勢現實主義」具三大特徵,包括國際社會爲無政府狀態,大國具攻擊武力可彼此傷害;大國間無絕對互信,皆會極力爭取成爲區域霸權。2014年俄羅斯從烏克蘭併吞原屬俄羅斯傳統領土克里米亞,並支持烏克蘭東部兩個俄語人口區域自治。2022年俄羅斯爲抗議美國及北約,以拉攏烏克蘭參加北約及歐盟爲由,發動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並承認烏東兩個自治區爲主權獨立共和國,造成烏克蘭國土分裂。

三、美國支持北約東擴爲俄烏衝突根源

無庸置疑的是,俄羅斯要攻打烏克蘭,固然牽涉到俄領導人普丁的個人特質及信念,包括視烏克蘭爲固有領土一部分、相同血緣及斯拉夫民族主義,恢復前蘇聯光榮使命感等。從地緣戰略及政治角度來說,因美國支持北約不斷東擴,尤其拉攏烏克蘭,試圖改變其傳統作爲俄與西歐間緩衝地帶角色。北約之成立目的,源自應對冷戰時期以蘇聯爲首組建華沙組織之敵對關係;自蘇聯解體後,已解散華沙組織,但北約組織不僅依然存在且勢力增大,北約已前後六次東擴,這加深俄羅斯感受到其國家安全已備受威脅。普丁拒絕用「入侵」或「戰爭」這樣的詞彙,而是稱之爲「特別軍事行動」。2 月24日告訴俄羅斯民衆,此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是「使烏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以保護遭受烏政府欺凌和種族滅絕行爲長達八年的人民。

顯然,澤倫斯基總統顛覆傳統「親俄」路線,改走「親美」及「親歐」路線。當烏克蘭倡議加入歐盟及北約,此勢必破壞烏在俄歐間所扮演緩衝平衡角色。對俄羅斯而言,一個傾向美歐的烏克蘭將是持續性威脅,讓俄羅斯無法「感到安全、發展和存在」。俄最終採取「先發制人」方式應對烏克蘭之挑釁。最近俄羅斯宣佈將先前承認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正式迴歸俄羅斯聯邦疆域,驗證了季辛吉及米爾斯海默之前瞻思維及洞悉能力。

誠如這兩位國際政治大師所發出「警世微言」,小國若要避戰,恐須與兩大霸權國維持中立立場、等距離交往;另霸權國也應持守戰略定力,倡議以和平方式解決彼此爭端,如此始能跳脫「大國政治的悲劇」陷阱。准此以觀,美國不適當介入北約東擴,鼓勵烏克蘭偏離緩衝角色由「親俄」轉向「親歐美」,可謂是「始作俑者」;作爲全球軍力排名第二的俄羅斯,在未窮盡一切外交協商前即發動戰爭,且戰爭地域擴及烏首都基輔,而非僅侷限於烏東兩個自治區,則是欠缺戰略定力而踏上盲動躁進主義;而烏克蘭若能聆聽兩位大師所論避戰之道,其人民與國家或可免於生靈塗炭。

三、俄烏衝突對臺之借鏡:勿陷烏克蘭化

俄烏戰爭引發全球社會及臺灣高度關注,儘管多數臺灣民衆不認同「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說法,然從民調顯示「烏克蘭情境效應」已發酵,刺激臺灣民衆對兩岸政策及外交路線認知轉變,更加趨向理性與務實。對照俄烏與兩岸互動關係,確實有諸多相近性,若能從中獲致啓示及反省,或有助於臺灣思考避戰風險。

首先,兩岸衝突比俄烏呈現更加不對稱權力結構。儘管俄羅斯軍力全球名列第二,烏克蘭軍力則是第22名;烏要參與的北約組織經濟產值爲俄的22倍,軍力則是四倍,美國及北約尚皆不願意直接抗俄羅斯,而是提供武器裝備及經濟制裁、金融封鎖耗損俄國力。中國軍力全球第三、經濟第二;臺灣軍力排名第21名,但大陸經濟產值約爲臺的23倍。臺灣在外無類似北約及美國出兵協防下,須單獨面對中國大陸,呈現更爲不對稱權力傾斜。

其次,臺灣戰略地位未必比烏克蘭重要。北約提供武器給烏,在於其扮演歐洲與俄羅斯間戰略緩衝地帶角色,因而獲得多國支持,且烏也是聯合國成員受到集體安全關注。烏是主權國家,且美亦承認之,聯合國通過決議譴責俄侵犯其領土。但臺並非聯合國成員,美也無承認,在國際社會「一中體制」下臺將更顯孤立。臺積極參與美所主導建構印太戰略框架,扮演圍堵中國之馬前卒角色,甚至呼籲參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論壇,但卻不得其門而入。烏尚有美及北約提供武器協助其抗俄,但臺灣背後並無類似北約組織。美國雖宣稱對臺承諾「堅若磐石」,充其量如同對烏給予武器及經濟制裁中國。兩岸一旦爆發戰爭,臺將陷入比烏更加險境而須單獨與中作戰,且獲國際奧援不會比烏克蘭更多。

最後,中國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正在強化「武統」合理性。相較於俄羅斯軍隊不知爲何而戰、士氣受挫,中國解放軍武統臺灣,則涉及所謂「國家完全統一」及「民族偉大復興」。蔡英文既未宣稱具中國人認同,又公開否認「九二共識」,倡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大陸在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形塑上,遠比俄羅斯更爲成功。大陸當局一再倡議「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但臺灣社會則是臺獨聲浪及臺灣認同皆創歷史新高,導致中華民族主義及臺灣主體意識衝撞更爲激烈。前副總統呂秀蓮倡議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一箇中華」,則有迴歸傳統民進黨不否認臺灣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立場,這對緩和大陸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或有其效用。

臺灣應從俄烏戰事中獲啓示,檢視對外政策及兩岸路線。烏因採取一邊倒傾向西方及美國外交政策,試圖加入北約及歐盟,自絕於斯拉夫民族主義及威脅俄國家安全,從而招致俄「先發制人」攻擊。臺灣則從承認「九二共識」到否認「九二共識」,從認同中華民族到否定中國人認同,且臺獨聲浪創新高,從採取「友美和中」路線,轉變至「抗中保臺」、「聯美日抗中」戰略。若要避免「臺灣烏克蘭化」險境,不僅應強化兩岸公民社會聯結、促進兩岸親善關係,對外路線也應調整,即從「聯美抗中」失衡戰略轉向「友美和中」均衡戰略。

肆、俄烏衝突對臺灣對外戰略之啓示

一、美國試圖從「以烏耗俄」到「以臺耗中」

中美兩大國皆有意擺脫「修昔底德陷阱」,避免一戰。中國在追求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程中,強調國家完全統一及民族復興。因此,臺灣問題成爲「重中之重」涉及國家核心利益。而美國在印太地區所建構「北約版」之印太戰略,則是將臺灣視爲民主成員,置於戰略前沿馬前卒角色,帶有明顯「聯臺製中」、「以臺製華」戰略圍堵意涵,試圖「以臺耗中」如同「以烏耗俄」,阻斷中國發展機遇。

然而,中美戰略博弈中,若陷入惡性競爭最終將消耗兩大國國力,危及全球政經秩序穩定及和平。美國若與中國爆發戰爭,大陸並非是美國以往所對付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中小型國家,而是全球經濟第二、世界軍力第三的大國。大陸當局一再承諾衹要臺灣不追求任何形式臺獨,並無牴觸大陸對臺政策之底線與紅線,固然大陸不會宣佈放棄武力統一臺灣承諾,但也不會動用《反分裂國家法》採用「非和平方式」或武統臺灣;而美國也宣稱不支持臺獨、甚至反對臺獨。在「臺灣不獨」及「大陸不武」前提下,美國若真正奉行不支持臺獨或反對臺獨,中美若能「共管臺獨」則中美爆發戰爭機率微乎其微。

二、臺灣民衆相信美防衛臺比例明顯下降

今年5月美國總統拜登訪日本時,信誓旦旦承諾會以軍事介入保衛臺灣抵禦中國攻擊,外界視此番政策論述等同拋棄美國多年來所秉持「戰略模糊」路線,轉折成「戰略清晰」。然而,緊接著白宮、國務院等陸續澄清美國兩岸政策並沒有改變。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5月26日發表美國對中政策演說,提到臺灣議題,再度強調美國對臺政策沒有改變,還是堅持「一箇中國」、美中三公報與《臺灣關係法》,美方不支持臺獨,但希望兩岸和平解決爭端。美國會繼續與臺灣合作,維持臺灣的自衛能力,並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社會,此時美國兩岸政策又擺盪在「戰略清晰」與「戰略模糊」之間。

然而,臺灣民衆已越來越不相信美國會出兵防衛臺灣,反而希望臺灣當局建構平衡對外路線。4月26日臺灣民意基金會發布民調,民調問及「如果有一天中共(中國)出兵攻打臺灣,您相不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結果發現,有8.5%的人非常相信,27.8%還算相信,29%不太相信,24.8%一點也不相信。這顯示俄烏戰爭爆發後,多數臺灣民衆對美國派兵協防颱灣抱持存疑態度。

同樣是臺灣民意基金會曾於2021年10月針對該議題進行調查顯示,65%的受訪民衆認爲「美國可能出兵協防颱灣」,約29%不以爲然。臺灣民衆相信美國會協防者半年間驟降30.5%,約600萬人改變美國會出兵協防颱灣認知。顯示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北約宣稱不會派兵協防烏克蘭,這對臺灣民衆心理產生巨大沖擊,此或可謂是一種「烏克蘭情境效應」。

三、臺灣對外戰略選擇:從失衡轉向均衡

針對兩岸局勢緊張及大陸軍機持續繞臺,在美國總統拜登執政一年前夕,2022年1月22日《天下雜誌》發佈民調顯示,一旦兩岸發生戰爭,臺灣民衆認爲美國政府有可能會派兵協防颱灣的比例,接近六成(58.8%);且54%臺灣民衆認爲美軍可以有效保護臺灣。民進黨當局宣稱這是臺美關係自1979年斷交以來最好時刻,以證明其「抗中保臺」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之正確性及必要性。⑮顯然,在俄烏戰爭前大部分臺灣民衆,對美國挺臺灣和美國力對臺保護具有極高信心。

然而,臺灣民衆同時也認爲在美中愈來愈激烈的競爭之下,臺灣應該採取均衡對外立場及戰略,認爲選擇「應與中美保持一樣的關係」比例最高(46.7%),其次是「親美,但與中國維持和平關係」(31.1%),選擇「親中,但與美國維持友好關係」的比例僅6.4%。⑯顯然臺灣民衆對外戰略取向,是「既親中也親美」大於「親美」或「親中」取向。此亦證明民進黨當局所採取「聯美抗中」路線並非臺灣社會主流,而「友美和中」均衡戰略方爲主流。

伍、結論

從戰略選擇來說,烏克蘭由「親俄」轉向「親歐」、「親美」路線,其付出代價非常巨大。面對俄烏戰爭慘痛結果,我們不得不佩服前述兩位大師級國際政治學者季辛吉、約翰•米爾斯海默前瞻觀點,其中季辛吉曾任美國國務卿及國家安全顧問,更是十分熟悉國際政治現實。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因霸權地位下降而造成心理殞落,欲維持全球超級強權地位,不僅要「以烏制俄」,也要「以臺製中」。俄烏爆發戰爭,形式上雖與烏克蘭由「親俄」轉向「親美」路線有關;實質是美國以北約東擴爲誘餌,通過「以烏抗俄」、「以烏制俄」及「以烏耗俄」策略,誘導俄羅斯因認知國家安全深受威脅性,主動出手攻擊烏克蘭。

俄羅斯在國家安全受威脅認知下,貿然發動一場戰爭,實則兩敗俱傷。最終引發「骨牌效應」,惡化傳統俄烏關係及斯拉夫民族主義情感、激化雙方敵對與仇恨;延伸刺激芬蘭及瑞典改變原「中立化」立場;復因全球經濟制裁及金融封鎖猶如排山倒海而來,惡化俄國經濟力及軍事力,降低俄國國力傷及其國家形象、國際聲譽。無疑地,這造成俄烏此「一族兩國」在民族主義上加深裂痕,而讓俄烏、歐洲與俄相互箝制,藉機削弱俄羅斯國力,此爲美國控制整個歐洲的霸權作爲。

同樣的戰略思維邏輯,也可類推適用在東亞地區,臺灣成爲美國所謂的印太戰略及安全佈局設計下的「下一個烏克蘭」。民進黨當局應警惕,一旦當臺灣介入中美戰略博弈,鑲嵌至所謂印太戰略架構成爲美國遏制大陸的「馬前卒」,反使臺灣被綁架在印太戰略戰車上,如此臺灣不是遠離戰爭暴風圈,而是在「抗中保臺」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下,讓臺自身深深陷入戰爭邊緣風險。甚至若是臺灣意圖操弄中美大國關係矛盾及衝突,也可能讓臺灣安全陷入更危險境地。

中美兩大國唯有交流及合作、對話協商,建構新型大國合作伙伴關係,各自善盡文明大國責任,始利於全球秩序穩定及文明發展。中美關係應妥善建構合作與競爭機制,遵循文明國家規範,始能避免大國衝突對全球秩序造成極端破壞。儘管美國拜登總統基於臺灣安全維護,宣稱反對大陸對臺灣的軍事威懾;同時,美國也一向表達對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承諾,以緩解大陸疑慮及不安。

准此以觀,中美兩大國在互動過程中,若能找到彼此國家利益最大均衡點,不僅能跳脫「修昔底德陷阱」,避免一戰,大陸也能在「反獨促統」、「融合漸統」對臺政策過程中,真正完成國家完全統一及民族偉大復興之願景。從民族主義立場、地緣經濟及政治需要來說,臺灣應積極主動尋求兩岸關係緩和及正常化發展。唯有中美關係互動良好,也方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臺灣對外戰略應從「聯美抗中」失衡思維,轉向「友美和中」均衡戰略,方是遠離戰爭災難之道。

(作者爲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本文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原刊於中評社刊發、中評智庫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