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臺灣地方選舉中「抗中保臺牌」還有效?(柳金財)
民進黨政治菁英在地方選舉選情不佳時,往往訴諸「亡國感」及「抗中保臺」、「制憲正名」路線 ,操弄選民情緒。(資料照/姚志平攝)
最近臺灣地方選舉隨選戰白熱化,「兩岸因素」、「大陸因素」等系列「抗中保臺」策略一再推陳出新。民進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宣稱,對臺灣人民來說「抗共保臺是DNA」;副總統賴清德將臺中市長候選人蔡其昌,比喻成「臺灣澤倫斯基」,對抗威權獨裁俄羅斯,蔡其昌被大陸當局納入「臺獨清單名冊」;行政院長蘇貞昌力挺新竹市長沈慧虹,高喊「選出來的市長不能向中國大陸招手」,隱喻對手採行「親中」路線;臺北市長柯文哲被議員要求籤署「拒絕投降承諾書」,引發雙方激烈爭論。
這些訴諸於「抗中保臺」意識型態,甚至批評競爭對手具「親中賣臺」行爲,倡議激進臺灣國族主義以動員獨派基本盤,對內標籤化兩岸交流積極參與者,恐致臺灣社會分化與斷裂。基本上,兩岸議題在縣市長選舉不會發酵成「主要議題」。從既往選舉經驗顯示,「抗中保臺」路線非臺灣主流民意,超過八成以上民衆主張和平對話及「維持現狀」而非「改變現狀」。
從中華民國111年國慶慶祝開始,民進黨的選舉策略已逐步擡上「抗中保臺」策略。蔡英文總統發表國慶演說,內容提到「中華民國」3次,「中華民國臺灣」3次,提到最多的還是「臺灣」總共51次。今年國慶主題「守土衛國,你我同行」,宣稱是「臺灣國慶日」,重申「四個堅持」,其中以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臺灣人民有權決定自己未來前途」,蔡英文藉由挑戰大陸對臺政策底線及紅線的兩岸論述,已開始在這場地方選舉場域中實踐「抗中保臺」路線,型塑「亡國感」及政治危機意識的集體總動員,以達到選票極大化目標。
民進黨政治菁英在地方選舉選情不佳時,往往訴諸「亡國感」及「抗中保臺」、「制憲正名」路線 ,這反而使得原本僅是涉及地方選舉及治理的一場選戰,卻迅速躍升爲國家認同及民族認同選擇。民進黨在2018年地方選舉大力操作「大陸介選」卻僅贏得六席次縣市長,而臺北市長選舉策略更是訴諸臺灣建國、正名制憲、公開否定「九二共識」,卻慘遭滑鐵爐,連守住基本盤皆無法。但2020年總統選舉再度倡議「抗中保臺」路線,則因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產生對「一國兩制」質疑;復因美國不斷控訴大陸介入臺灣選舉 ,也發揮集體動員選民以提高選舉參與效果之作用。
事實上,操作「抗中保臺」、「兩岸牌」及「大陸介入因素」,在地方選舉效應遠遠不如中央層次選舉,高層選舉涉及國家認同及國家選擇、國族主義認同;地方選舉則是攸關民生、經濟、交通、觀光等地方治理議題。然對一個已同時掌握立法權及行政權、完全執政六年的執政黨來說,卻仍需要憑藉仇恨動員訴諸「抗中保臺」路線來操作地方選戰,這不僅顯示其政績伐善可陳、缺乏治理績效,只能在地方選戰中繼續兜售「芒果乾」及進行危機總動員,將「大陸因素」視爲「超級助選員」,強化民衆對大陸的反感及敵意。
同時,這種以挑釁性爲主的兩岸論述及行爲,也悖離蔡英文總統自身所倡議「新四不原則」。蔡曾宣稱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揭示「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卻公開宣稱不接受「九二共識」,提出「抗中保臺」路線;界定「對岸鄰國論」、「兩岸互不隸屬論」,此被大陸當局視爲挑釁性政策主張,意圖改變兩岸現狀。民進黨在地方選戰中不斷訴諸「抗中保臺」路線,恐爲尋求選票極大化,卻以犧牲兩岸和平穩定關係爲代價,實得不償失。
2022年底臺灣縣市長選舉,民進黨選情可謂是雪上加霜,是否還能保有六個縣市長席次,不無疑問。府院黨高層啓動輔選列車,在宣傳造勢及路線倡議上,並未以2018年臺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所提出激進臺獨路線爲借鏡,又打「抗中保臺牌」,導致極低得票率。例如行政院長蘇貞昌爲陳時中站臺時,推崇烏克蘭首都市長克里契科領導市民抗俄,提醒臺北市選民思考「需要一位怎樣的首都市長?」,此言下之意似有影射國民黨籍候選人蔣萬安及無黨籍副市長黃珊珊,具有外省族羣認同、缺乏臺灣主體性意識,難以捍衛民衆權益,也影射蔣萬安和黃珊珊之「親中路線」可能「害臺」或「賣臺」。
值得關注是,副總統賴清德曾大讚參選臺中市長的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形容其爲「臺中的澤倫斯基」,守護臺中人民,蔡其昌因接待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而被中共界定爲第二波臺獨制裁清單名冊。但蘇貞昌、賴清德將臺北和臺中市長選舉類比爲戰爭中被攻擊的烏克蘭,臺北市長抗中猶如基輔市長抗俄,隱喻臺中市長如同烏克蘭總統領導抗中如抗俄,如此比喻並非十分恰當,但其政治動機在於藉「抗中保臺牌」催喚選票。
11月3日賴清德副總統至帛琉共和國訪問時,特別針對所謂「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解釋「臺獨」的現代意義提出針對「特別是現在,臺獨及臺灣獨立,其實是指臺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這是臺灣的共識。」這裡將中國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違背目前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兩岸定位主張,憲法增修條文前沿明列「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界定「臺灣地區」及「大陸地區」同屬「中國」或「中華民國」;另關係條例也明訂「一國兩區」之定位。臺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及不接受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國兩制」下「特別行政區」,這纔是目前真正「臺灣共識」。
副總統賴清德固然擁有政治權力,但不能扭曲許多既有國策及學術上約定成俗概念內涵,例如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卻高調宣稱「務實臺獨工作者」,難道在概念也偷龍轉鳳將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等同務實臺獨?「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嗎?政治領導強行利用政治權力及職務名位,強勢要取得兩岸路線主導權及話語權,而卻將原本不同政治概念內涵混淆成爲相同概念,這反而刺激大陸政府對臺政策的躁動及盲目攻擊,反而難以究責於大陸政府對臺政策實施軍事威懾、外交壓制及經濟制裁。
當「務實臺獨」等於認同「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當反對「一國兩制」等於反對「九二共識」,當反對「臺灣是中國一部份」等於反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民進黨政府正在壓縮臺灣與大陸模糊空間,原本上述三個概念語詞具有清晰區別,現卻張冠李戴模糊化其差異性,這等於壓縮臺灣的兩岸政策轉圜空間,且讓兩岸關係更缺乏彈性及緩衝地帶,導致雙方關係更趨於僵化、硬化及緊張化、衝突化。換言之,賴副總統的兩岸論述若持此方向發展,這不是增加臺灣戰略空間,反而使臺灣陷入戰略絕境。
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後,即刻激起大陸進行圍臺、類鎖臺軍演,穿越海峽中線及進入領海領空,臺灣安全陷入兵兇戰危險境。普遍的臺灣民衆支持,前副總統呂秀蓮主張「兩岸和平論」,這顯示民衆對於民進黨政府的兩岸及外交政策取向表示高度疑慮,質疑「抗中保臺」路線及「聯美日抗中」失衡國際戰略,不僅無法達到「保臺」效果;反讓臺陷入「被戰爭」風險中。蔡英文執政以來,此次裴洛西名爲挺臺之旅,反使臺灣陷入「引戰」而非「避戰」困境。
檢視2018年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大打「大陸牌」、「兩岸牌」,選舉結果卻慘敗,尤其是臺北市長選舉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一再訴求反中路線、正常國家運動,然卻一再失利,連民進黨基本盤皆未能守住。此恰印證臺灣民衆在地方選舉中,較爲關心草根性地方治理議題,而非高度敏感的統獨及國家認同爭論。無庸置疑是,從臺灣歷屆選舉結果顯示,「兩岸因素」確實會影響選情,但對地方選舉影響較爲有限。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