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贏得“算法遊戲”不能僅靠反向馴化

核心觀點:大數據“殺熟”這種短視行爲要不得,別讓“算法遊戲”誤傷了消費者的信任。推動算法向善,打破“算法黑箱”,迴歸以人爲本,纔是平臺經濟長遠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

近日,“年輕人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的話題登上熱搜。“太貴了,買不起”“我不打算買了”,一些年輕消費者嘗試通過評論“哭窮”建立“價格敏感人設”,從而影響算法推送,避免被“殺熟”。

反向馴化,真的管用嗎?有的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算法馴化”實踐攻略,稱同樣商品的價格確實有了顯著下降。比如,有人通過反覆評價“機票太貴”後,發現降價超過2000元。但仔細琢磨一下,不難發現機票價格變動受多重因素影響,是否因用戶評論而導致降價卻難以判斷。

反向馴化的效果或許說不清楚,但這場“算法遊戲”卻鮮明地反映出消費者對大數據“殺熟”的反感和抵制態度。大數據“殺熟”行爲嚴重違背了市場公平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在無形中傷害了消費者信任。長遠來看,更將損害企業聲譽,擾亂市場秩序,危害平臺生態健康發展。

大數據“殺熟”正悄然蔓延至更多“隱秘的角落”,與此同時,這場“算法遊戲”也愈演愈烈。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尋求算法改變,消費者的反擊不斷升級。除了給算法“洗腦”,一些年輕消費者還通過創建多個賬號、僞裝新用戶、隱匿網絡足跡以及操控評論等方式,與平臺算法展開博弈,以此保護個人數據隱私,維護自身權益。

但由於算法持續進化,這些做法最終被識破是大概率事件。算法的初衷是利用大數據爲消費者提供更精準、更貼心的服務。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卻濫用算法,打着差異化營銷的幌子,用大數據“殺熟”獲利。消費者選擇打破算法規則參與定價“遊戲”,其深層次訴求更在於追求一個公平、透明的消費環境。

當然,根治大數據“殺熟”,單靠消費者的“小算盤”“小計謀”,還遠遠不夠。實際上,針對大數據“殺熟”,我國相關部門早已開始行動。近年來,我國已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等多項法律規定,對大數據“殺熟”進行規範。今年11月24日,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通知,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提出嚴禁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

隨着監管力度不斷加強,消費者防範意識進一步提升,平臺靠大數據殺熟獲利的時代終將結束。消費者信任是平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只有真正把消費者放在心上,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優化服務,企業才能走得更遠。從長期來看,企業積極構建更加公平、透明的算法定價機制,主動收回大數據“殺熟”的無形之手纔是明智之舉。

算法不該變算計,數據賦能也不該變“負能”。大數據“殺熟”這種短視行爲要不得,別讓“算法遊戲”誤傷了消費者的信任。推動算法向善,打破“算法黑箱”,迴歸以人爲本,纔是平臺經濟長遠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中國經濟網 李月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爲@)。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

相關文章: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讀懂幽默背後的期待

“反向馴化算法”是抵抗更是呼聲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