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出海中東“熱”土的“冷”思考|深度

《科創板日報》6月19日訊(記者 邱思雨 餘佳欣 實習記者 任思瑩) “這爲新能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在央視《對話》的“出發!去中東”節目中,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如是說。

在國內光伏產業高度“內卷”的當下,中國光伏企業“不出海,就出局”似乎已成爲業內共識,以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爲代表的光伏龍頭企業,已開啓了“組團”去中東的步伐。

“中東是新興市場,增長勢頭強勁。公司正與業內客戶合作,進軍中東市場。”在日前落幕的SNEC 2024上,泰科電子TE Connectivity能源事業部業務發展經理江洪濤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從能源結構來看,目前中東是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輸出國,沙特70%的收入來自於石油、天然氣。但沙特推出2030願景計劃,要求到2030年50%的能源來自於新能源,這就爲國內新能源企業出海中東帶來了新的機遇。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東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優勢,該地區日照時間長。另外,還有能源轉型的內在動力需求以及強大資本的支撐能力。

規避政策風險也是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中東政治風險較低。”SEMI中國光伏標準委員會聯合秘書長呂錦標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長遠看,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是新能源企業海外佈局的好去處,且中東還有強大的資本實力。”

▍中國企業競逐中東市場

“我們是2011年進入中東市場,從產品角度來說,除了個別國家,幾乎覆蓋中東一大半國家,晶科在中東有45%的市場份額。”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透露。該公司證券部人員也表明,“今年將進一步深入佈局中東市場。”

中信博證券部相關人員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公司的沙特在手訂單已有很多。中東地區發展態勢非常良好,投產期目前還不能確定。”

就在上週四,光伏電池生產企業鈞達股份公告,與阿曼投資署達成投資意向協議,擬在阿曼投資建設年產10GW的Topcon高效光伏電池產能,總投資7億美元。項目分兩期實施,每期5GW。

天合光能、TCL中環等龍頭廠商此前也披露過中東項目。

天合光能在阿聯酋規劃建設5萬噸硅料、30GW晶體硅片和5GW電池組件,分三期建設;TCL中環與沙特Vision Industries(願景工業)達成戰略合作,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建設光伏工廠;協鑫科技規劃建設12萬噸硅料項目。

羣雄逐鹿之下,哪家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在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看來,有新能源技術沉澱和創新能力、中東銷售渠道資源豐富、品牌影響力強大、融資能力強,且能夠結合市場需求提供因地制宜產品解決方案的企業是重點企業。

▍中國企業出海的“冷”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拓展新興市場時必然需要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於新能源企業而言,在中東市場,也會面臨一些技術、應用上的難題。

劉勇補充道,在佈局海外市場過程中,企業需要考慮當地的法規和環評風險、原材料和供應鏈支撐能力、貿易壁壘、當地投資環境及優惠措施、當地人才支撐能力以及地緣政治和物流風險、產品售後運維等多方面因素。另外,海外供應鏈的支撐能力和新能源人才的培養能力相比國內較弱。

有光伏企業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表示,中東建廠也涉及到補貼等相關制度,不同國家的補貼政策、人力成本都有差異。但海外人工成本相對較高,且海外的輔材設備等產能較爲有限。

另有產業鏈人士認爲,這其中或存在物流成本問題。“從目前的市場行情看,運費肯定會有增加。”該人士表示,儘管公司針對原料有儲備計劃,但也會面臨國際海運上的成本風險。

技術層面上,以連接器產品爲例,泰科電子TE Connectivity能源事業部業務發展經理江洪濤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產品如何實現耐高溫是一個應用上的難點。

不可忽視的是,中東地區亦存在投資風險。

在前述央視《對話》節目中,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王誠表示,中東相比歐美、日韓和東南亞都特殊很多,標準高、利潤薄,規則上看似與國際接軌,但暗藏諸多“叢林法則”。

整體來看,中東市場的潛力普遍被行業人士所看好。據Infolink Consulting統計的數據,2023年,中東光伏需求約爲20.5GW-23.6GW,以土耳其、沙特、阿聯酋爲首的市場光伏需求量大幅增加。

國金證券分析師姚遙認爲,隨着中東地區政府不斷推出大型標案,疊加組件價格下降帶來經濟性,預計2024年中東地區光伏需求將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