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打到家門口了,歐洲的洋品牌還在搞期貨

1907 年 1 月,法國《晨報》的一則廣告,向全世界的車手和探險家們發出了挑戰:

這就是歷史上第一場汽車拉力賽:北京-巴黎拉力賽。

消息一經傳出,歐美各地的車手們紛紛響應,共有 25 個車隊報名參賽。然而,這場賽事的艱難程度遠超他們的想象。路途遙遠,困難重重,最終只有 5 支車隊抵達北京,準備踏上這場歷史性的征程。

經過 62 天的艱難跋涉,博蓋塞親王和他的隊伍行駛了大約 16000 公里,抵達巴黎,拿下冠軍。這場比賽,不僅展示了汽車作爲一種新興交通工具的潛力,也是一次中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流。

117 年後的現在,又有一支車隊完成了這樣的壯舉,從中國出發,途徑 12 國,只花了 38 天的時間就開到了巴黎,比百年前的賽事,少花了將近一半的時間。

這支車隊便是由問界 M9、M7、M5 組成的展車車隊,這次,他們直接從重慶的車間開上了巴黎車展的展臺。

▲甚至還是渝 A 牌的,圖片來自:每日經濟新聞

洋品牌還在搞期貨,國產車企只想出海賣車

和北京-巴黎拉力賽類似,巴黎車展始於 1898 年,是歷史上第一個國際性車展。作爲歷史最悠久的車展之一,巴黎車展見證了汽車工業的發展和變遷。

上一屆,也就是 2022 年的巴黎車展,由於疫情原因,衆多知名車企缺席,來參展的幾乎只有法國本土汽車品牌,而今年的巴黎則呈現了世界各地汽車行業的發展和進步。當然也包括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崛起。

不只是問界,參加本屆巴黎車展的品牌共有 9 個,包括問界、比亞迪、小鵬、零跑、上汽大通、廣汽、東風風行、紅旗、創維。參展車企的數量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具體到參展的新車,當然是各種各樣都有,作爲全球四大車展之一,前來參展的品牌們自然會秀出自己最新的車型和最先進的技術。

▲巴黎車展現場

現在網上有一種論調,說是歐洲人已經不玩純電了,只有中國在哼哧哼哧地自己卷自己。但巴黎車展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純電依舊是各大品牌的主旋律。

但話又說回來,那些歐洲的洋品牌的純電之路,確實走得有點慢了。

歐洲的老大哥寶馬,這次帶來了之前在集團財報年會上展示的新世代 X 概念車,和之前的概念轎車對比後不難發現,在未來,「雙腎格柵」將會成爲寶馬的轎車與 SUV 在設計上的重要區別。

▲寶馬新世代 X 概念車

除了這輛車,本屆巴黎車展的其他參展車型,本屆車展的焦點還包括多款價格親民的純電車型。

實際上,歐洲純電動汽車市場表現不佳,主要原因在於其高昂的價格。數據結構 Jato Dynamics 今年上半年的研究表明,歐洲純電汽車的平均售價達到了 6.5 萬歐元,大約是燃油車的兩倍。

對此,歐洲汽車製造商似乎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問題。因此,在本屆巴黎車展上發佈的新車型,其定價普遍低於上述平均售價。

舉幾個熱門的例子,首先是雷諾 4。

▲ 雷諾 4

自上個世紀 60 年代起,雷諾 4 就以其標誌性的設計和燃油經濟性風靡全球,成爲雷諾最暢銷的車型。如今它的純電車型雷諾 4 E-Tech 在巴黎車展上迎來發布,用雷諾 CEO Fabrice Cambolive 的話來說,這輛小巧的純電車是雷諾「將電動車帶入歐洲主流市場」的重要一步。

▲雷諾 4 E-Tech

既然是「重要一步」,那價格肯定不能貴。雷諾這次帶來的幾款車,預計售價都低於 4 萬歐元。類似的小車還有標緻 E-408、達契亞 Bigster 等。

此外,除了這些計劃在明年推出的產品,還有不少用來「展現決心」的期貨,比如雪鐵龍的 C5 AIRCROSS 概念車、雷諾 Twingo E-Tech,大衆 ID.GTI 概念車等,和幾個中國車企的展臺,形成了不小的反差。

▲雪鐵龍的 C5 AIRCROSS

與這些歐洲車企的概念車相比,一些自主品牌的部分車型,反而更像是概念車,而且是已經落地了的「概念車」。

就拿開頭提到的問界來說,從重慶到巴黎這 1.5 萬公里的行程中,華爲 ADS 3.0 智駕系統處理了超過 8800 公里的路程,佔比達到 58%。

另一邊小鵬的參展規模也不小,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跑過來參觀了一下。不僅有全新車型小鵬 P7+、MONA M03,還有 G6、G9、X9 全系車型,其中小鵬 P7+以 20.98 萬元的價格開啓預售。

▲巴黎街頭的 P7+

零跑 B10 也在巴黎車展全球首發亮相,落位 10-15 萬元級的 B10 採用零跑全新 LEAP3.5 技術架構,依舊是經典的四域合一中央超算基座以及 CTC 電池底盤,車頂還配備了瞭望塔式激光雷達,將搭載高階智駕系統。

▲零跑 B10

成本控制一直都是零跑的強項,CEO 朱江明曾表示,「在部件自研的基礎上,如果零跑和其他車企毛利一樣,就可以多出很多錢來提升配置,這就是零跑多出來的競爭力。」

回過頭一看,這不就是一衆歐洲車企所追求的「性價比」嗎?不難發現,無論是落地速度還是成本控制,中國車企都領先了一大截。

這就是中國車企出海的底氣。

面對高關稅,有人迎難而上,有人渾水摸魚

上週,歐盟委員會通過了對進口中國電動車徵收 35%反補貼稅,疊加在原有的 10%進口稅基礎之上,預計 11 月落實,爲期 5 年。另一邊,美國和加拿大今年先後對中國電動車徵收 100%關稅。

不過北美與歐洲的差別是,前者尚未大規模進口中國電動車,關稅是預防措施,後者則已成爲中國電動車的重要市場之一。

根據聯合國數據,2023 年中國總共出口 150 萬輛電動汽車,其中有近 50 萬流向了歐洲市場。

歐盟委員會指出,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在歐盟市場的的註冊量佔比從 2020 年的 3.5%,增加到了 2024 年二季度的 27.2%。根據他們的預測的數據,中國每年需要出口 300 萬輛電動車的閒置產能,這相當於歐盟電車市場規模的兩倍。

在歐盟看來,中國的新能源車企,這是中國車企迫切進入歐洲市場的原因。在本屆巴黎車展上,確實有不少以開拓歐洲市場爲主要目標的中國車企。

比如說,小鵬的出海目標就定得很高,CEO 何小鵬年初表示,將與歐洲、東盟、中東、拉美、大洋洲等區域佈局核心市場,從產品、智能駕駛和品牌層面打造一套全球化的新路徑。在 4 月份的北京車展上,何小鵬還透露,今年下半年小鵬車型會加速出海。

目前,小鵬汽車已經在挪威、荷蘭、瑞典及丹麥開設了交付和服務中心,P7 和 G9 車型也已在德國上市。

大動干戈把車開來歐洲的問界也是如此。

幾個月前,賽力斯花費 25 億元從華爲手裡買來了問界相關商標及專利,次日,賽力斯發佈補充公告,解釋購買原因是「助力公司把 AITO 問界打造成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

當時,這一舉措被外界解讀爲問界在爲出海做準備,而賽力斯方面也並未否認此傳聞,其相關負責人迴應媒體稱:「這是 AITO 問界品牌走向國際化的開始。」

在車展上,廣汽集團也發佈了「歐洲市場計劃」,明確旗下產品今年內將初步進入部分歐洲國家,並於 2028 年實現全歐洲市場覆蓋;零跑也宣佈,其目標是在 2025 年底前在歐洲設立 500 個銷售點;比亞迪在歐的第二家整車工廠也在籌備當中。

總之,中國車企出海的決心不會因關稅問題而有所動搖。

但總有渾水摸魚的。對於一些車企來說,巴黎車展只是爲了講國際化故事,拔高品牌調性而作的一場秀。出海僅僅是手段,而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