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考驗中華民族復興

(圖/中新社

前幾年流行的清朝宮鬥劇《延禧攻略》裡頭有個高貴妃杏眼圓睜,咄咄逼人,飛揚跋扈,興風作浪,甚至欺負到皇后身上,還坑害其他嬪妃,殘害皇嗣,做盡了壞事乾隆皇帝睜隻眼閉隻眼,讓觀衆恨得咬牙切齒。高貴妃原型慧賢皇貴妃高佳氏,是大學士高斌之女。根據《清史稿》記載,高斌不僅是乾隆朝的治水重臣,還是整個清朝治理黃河的始祖級人物,乾隆頒賜親筆御詩碑刻,說他「禹功萬古仰」,黃、淮、江南的許多水利工程出自他的手筆,可謂澤及後人,直到今天。

其實,有清一代,能治水,就是名臣;搞砸了,淹死人了,殺頭抄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奠基工程有三:「撤藩、河務、漕運」,後兩者,說穿了就是治水。中華大地,靠黃河、長江哺育農業立國,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海內昇平。清朝初年(約1650年),中國的人口只有1.6億,而到了道光30年(1850年),已經增加到4.3億了,這可能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的極限,原因之一,就是水利做得好,一般的乾旱、洪泛都能應付套句現代術語,「恢復力」夠堅韌。

中華民族旱災洪水對抗的歷史更長遠,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在神話史實之間;歷朝歷代,起廢興衰,外族入侵,莫不有氣候災難的鏤刻。明末1627年陝西大旱,人民掘草根、刮樹皮果腹,李自成的父母死於饑荒,他走投無路, 拉桿投匪,所謂「農民起義」,號稱「闖王」,18年之後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煤山。「蝴蝶效應」,茲事體大,陝西、河南、河北一線,幾年風不調、雨不順,終於翻覆一個皇朝

來到20世紀,中國共產黨建政的前50年旱澇不斷,水災尤其劇烈,例如1954、1998年的長江大水患。爲了養活14億人,90年代之後,中共完成了三峽大壩,2003年6月開始蓄水,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也是中國史上最大水壩工程。晚近,中國繼而進行了「南水北調」,在全國範圍調劑用水,與天地爭高低。

大陸從6月初至今,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連續暴雨,引發嚴重暴雨洪澇災害;全大陸200餘條河流發生超越警戒線以上的洪峰,其中19條超越歷史紀錄。這幾天,江西、安徽持續大雨,大陸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上游的三峽大壩還在持續泄洪,整個長江中下游都提心吊膽,習近平能否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行到底,端看老天的慈悲與現代水利工程的韌度了。(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永續地球研究中心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