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該做的事
臺灣疫情升溫,蔓延速度宛如去年初新冠肺炎病例在美國西雅圖起先零零落落,後來爆發養老院感染後越滾越大,然後在人口羣聚較多的紐約州急速蔓延,且東西岸一起爆發,接着到達中西部,終致一發不可收拾,醫療系統崩潰,至今造成3300多萬人染疫,近60萬人身亡的慘劇。
根據歐美國家痛苦教訓,防治病毒蔓延最根本的道理是及時預防,等到疫情擴大就來不及了,根據美國經驗,最嚴重時,只開放所有必要服務,如政府公部門、醫院、超市等,娛樂場所、健身房等都關閉,飯店只允許外賣及快遞,嚴格的地方甚至不準外州人進入。政府寧願給就業者和經營者補助,也要關閉那些場所。事後發現,這樣的代價較輕,所以官方和民衆都應該有最壞的心理準備。
但我也相信臺灣不會發展至此。臺灣人的好處是大家都對疫情很敏感,如果政府規定不能去,沒人敢以身試法,而且沒有人抗拒戴口罩。不像美國幾近1/4人都不想戴口罩。所以人民纔是防疫的大功臣。
臺灣過去成功的模式是儘量禁止國外旅客進入(尤其是大陸來的旅客)、不普篩,而且都歸咎是境外感染,縱使有案例是已經來臺3個多月後確診,仍然說人家是境外移入。
現在是防疫新階段,要有新做法,近兩次諾富特事件及羅東遊藝場事件,其實顯示了政府尤其是指揮中心長久的偏執與專斷,去年疫情爆發後,每天電視上似乎只見衛福部長陳時中,頂多再加上行政院長蘇貞昌,世界各國都是總統、總理主持防疫大政,主帥出征才能安定軍心。
只靠陳時中單線指揮,地方不見得要聽中央的,其他部會也不一定要聽指揮中心的,造成不能上下一心抗病毒。中央與地方不同調,尤其執行全賴縣市基層人員,特別是最重要的里長、裡幹事。但這一波政府防疫不若以前嚴格,例如每天早上要打給居家隔離者的電話時有時無,下班後的任何訊息,辦事員都不回,如真有緊急情況,如何與其聯絡。
振興經濟更需要各部會通盤討論,例如華航掌全國空運貨物一半,指揮中心要華航把所有機師從海外調換檢測,機師在回國途中暴露一次染疫風險,來回兩地的隔離共28天,是不是冒更大的風險?而依賴空運的多是高單價電子產品,一味以懲罰嚇阻方式更不可取,也影響以貿易立國的我國經濟。
疫情指揮中心此時要做的不單是取締、懲罰,報告確診患者、確定確診者足跡(這些病患除了身體痛苦之外,還有因隱私暴露的精神痛苦);而是要積極地讓資訊透明化,例如我國現有多少防護裝備、治療新冠藥物存量、購買疫苗進度以及自制研發疫苗進度,這些都要視爲國家安全物資,應該定期公佈,以安人心。
看來,新冠肺炎的解方仍然是疫苗加上人人警惕,而我國疫苗資訊非常不透明,動輒說是中國打壓,是否需要跨部會的協助?此外,很多人都有疑問,一些已打AZ疫苗第一劑的高官,如蘇貞昌、陳時中、侯友宜等,何時打第二劑?照理說應該在2周後接着打最有防疫效用,現在已過了2個月,這些頻繁與民衆接觸的高官是否也要示範打第二劑,以安民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