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江口沉銀」找到了 「西王賞功」金幣純度90%
▲在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中心區域發現的小半截金封冊。(圖/翻攝自中新網,下同。)
據民間傳說,明末清初張獻忠兵敗四川,曾經「江口沉銀」,把大量金銀財寶沉入江底,但具體地點成謎。直到2015年底,一批權威考古專家聚集四川眉山市彭山區,基本確定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爲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而這也再次引發人們對張獻忠「寶藏」的關注。
在2005年和2011年時,考古專家曾在當地岷江河道工程建設中,兩次在彭山江口地區發現大量文物,與文獻記載「江口沉銀」的地點一致。在出土文物中,包括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等,經鑑定後,純度在90%以上;此外,還有一頁長12公分、寬10公分、重730克、刻有29個字的殘缺金封冊,經鑑定爲國家一級文物。彭山區文管所所長吳天文表示,「金封冊可能是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國後,頒佈法令的第一頁。」
▲金封冊。
吳天文指出,這些分別來自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銀錠,在內壁都有顯示地域、工匠名字、時間等信息,「銀錠上面顯示的信息跟張獻忠行軍的路線十分吻合」,再加上找到的金幣、銀幣及金封冊等文物,通過與歷史文獻相比較,基本可以確定「江口沉銀」的記載可信。
張獻忠是陝西定邊人,崇禎三年(1630年)時參加「農民起義」,號稱「八大王」,在1643年後佔據武昌、長沙,控制湖南全省、湖北南部等地區,隔年便攻破成都並稱帝,建國號「大西」,改元「大順」,但在成都立足不久就與南進的清軍展開惡戰;1646年時,他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與清軍戰鬥時被箭射死。據《蜀碧》和《彭山縣誌》記載,張獻忠在江口戰敗,船被燒沉,金銀也隨船沉入河中;《蜀警錄》則記載他將蒐羅到的金銀在江口沉於河中。
▲刻有「西王賞功」的金、銀幣,純度有90%以上。
▼國家一級文物金封冊(左)及重達50兩的大銀錠(右)。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