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赴港IPO,網約車還賺錢嗎?
滴滴之後,國內出行行業IPO一度遇冷。然而,今年以來出行行業有了新動向,如祺出行、嘀嗒出行已成功上市,曹操出行也在10月30日晚更新了招股書,出行行業各平臺紛紛扎堆去香港IPO。
10月11日,特斯拉發Robotaxi發佈會後,Uber、Lyft兩大網約車巨頭股價應聲大漲。近期,滴滴自動駕駛也宣佈了最新融資消息,完成約2.98億美元C輪融資,滴滴自動駕駛表示,此次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大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力度,並致力於加速首款Robotaxi量產車的上市進程。
藉着Robotaxi東風,自動駕駛會是出行行業平臺的資本新故事嗎?
出行行業競爭加劇
如今網約車已經成爲人們出行生活日常,但網約車平臺賺錢似乎越來越難,有些成立多年的網約車平臺,依舊困在虧損的泥沼中。
從國際看,目前Uber和Lyft是網約車出行行業的兩大巨頭,但兩者因爲戰略和業務不同,導致二者的全然不同。目前Uber已實現多季度盈利,Lyft在上一季度盈利後,本季度由盈轉虧。
財報顯示,Uber三季度營收112億美元,同比增長20%,淨利潤26億美元,上年同期淨利潤爲4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10億美元,環比增長157%。
Lyft三季度營收15.2億美元,同比增長31.5%,本季度虧損1240萬美元。
從營收規模、盈利角度看,Uber都遠超Lyft,主因在於二者的營收結構及戰略定位不同。
Uber是一家全球化發展的公司,業務地區覆蓋北美、拉丁美洲地區、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以及亞太等地區,其業務由共享出行、外賣、貨運和其他收入構成,業務實現了多元化,共享出行業務和外賣業務成爲Uber營收增長的"雙輪驅動"。
相比之下,Lyft的收入過於單一,且主要聚焦北美。不過在今早Lyft發佈Q3財報中,該公司宣佈與Doordash簽署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爲將DashPass賬戶與Lyft賬戶關聯的乘客提供獨家優惠。這可能會對Uber不利,削弱Uber One提供的"獨特內容"。
那目前國內出行行業現狀如何?
從國內出行行業來看,競爭更加激烈,除了國內出行巨頭滴滴之外,高德地圖近期也在全國上線了順風車業務,巨頭們放不下網約車業務,同時各垂直領域的出行平臺也加快IPO,如祺出行、嘀嗒出行已成功上市,曹操出行也更新了招股書,享道出行CEO倪立誠也曾表示,享道出行將在2024年下半年籌備並啓動IPO計劃。
國內滴滴和嘀嗒在去年扭虧爲盈,如祺出行和曹操出行則還在持續虧損。
滴滴的出行服務主要覆蓋快車、專車、順風車、出租車等等。2023年滴滴實現總收入1924億元,同比增長36.6%,淨利潤5.35億元,首次實現年度淨利潤轉正。今年上半年,滴滴實現總收入999億元,同比增長9%,淨利潤6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9億元。
與滴滴相比,嘀嗒的業務相對單一,主要做順風車業務。2023年,嘀嗒淨利潤3億元。今年上半年,嘀嗒實現總收入4億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9.5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2.2億元。
2023年,嘀嗒提供順風車平臺服務收入7.7億元,爲嘀嗒貢獻了95%營收,今年上半年,提供順風車平臺服務收入3.9億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從上年同期的94.4%上升至96.3%。
雖然滴滴和嘀嗒都在2023年實現盈利,但二者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嘀嗒之所以能實現盈利,一方面在於順風車業務是輕資產業務,另外一方面則是靠壓縮營銷開支實現降本增效。今年上半年,嘀嗒銷售及營銷開支爲7793萬元,與上年同期的1.5億元相比,減少49%。
需要指出的是,順風車業務市場空間比較小,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2年,中國客運市場,出租車、網約車、順風車的市場份額(按交易總額)佔比分別爲58.5%、37.8%及3.7%,順風車市場份額的佔比最小。嘀嗒出行順風車業務同樣面臨滴滴、高德等巨頭們的競爭,因此嘀嗒出行未來增長空間非常有限。
嘀嗒出行也在拓展其他業務,但發展並不及預期。2021-2023年,嘀嗒的智慧出租車業務收入分別爲3263萬元、1942萬元和1133萬元,收入連續三年負增長,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也逐年下滑,從2021年4.2%下滑到2023年1.4%,今年上半年,智慧出租車業務收入更是同比減少57%,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不足1%。
再看廣告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樣出現倒車現象,收入從2021年的5282萬元,下滑至2023年的2975萬,今年上半年該項收入進一步下滑,從去年同期的1504萬元下滑22%至1181萬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2021年的6.8%,今年上半年則則不到3%。
從營收結構看,如祺出行和曹操出行的收入都來自出行服務。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實現收入分別爲71.5億元、76.3億元、106.7億元,其中出行服務收入分別佔公司收入總額的96.3%、97.9%、96.6%。今年上半年,曹操出行收入61.6億元,出行服務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爲93.2%。
2021-2023年,如祺出行營收分別爲10.1億元、13.7億元、21.6億元,來自出行服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爲99.9%、91.3%、84.0%。今年上半年,如祺出行營收10.4億元,出行服務收入佔比84.8%。
目前如祺出行和曹操出行仍在持續虧損。從曹操出行披露的數據看,虧損在持續收窄。2021-2023年,曹操出行合計虧損近70億元。今年上半年,曹操出行虧損7.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2.7億元的虧損大幅收窄。
相比之下,如祺出行虧損並未有明顯收窄的跡象。2021-2023年,如祺出行累計虧損達20億元。今年上半年,如祺出行虧損3.3億元,與去年同期3.4億元的虧損相差不大。
如祺出行和曹操出行持續虧損背後,與支付給司機的高成本有關。以曹操出行爲例,曹操出行的銷售成本包括出行服務的司機收入及補貼、折舊費用、車服成本及付給運力合作伙伴的佣金等。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銷售成本分別爲89億元、79.7億元、100.5億元,其中2021、2022年的數據都超過了當年總營收,2023年佔營收約94.2%。今年上半年銷售成本同比增長20%至57.3億元。
曹操出行銷售成本最大的部分就是出行服務的司機收入及補貼,今年上半年的該項費用爲45億元,上年同期爲39億元。2021-2023年分別爲72億元、62.9億元、81.5億元,佔據總銷售成本的八成左右。
網約車平臺賺錢越來越難
網約車平臺如今賺錢是越來越難了。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訂單量面臨增速放緩的挑戰,說明網約車行業訂單規模上升空間有限。
Uber在三季報中稱其乘車訂單量低於預期,並對假日季的業績預算給了中等水平,導致股價大跌,這背後就是核心打車業務訂單進而增速放緩所致。
另一方面,國內網約車平臺已經趨於飽和,存量競爭下,腰部及以下網約車平臺都需要依靠第三方聚合平臺獲客。這就意味着,網約車平臺需要支付給第三方聚合平臺的佣金成本會持續增加。
以曹操出行爲例,2021年到2023年,曹操出行支付給第三方聚合平臺的佣金分別爲2.7億元、3.2億元和6.7億元,佔銷售及營銷開支比例從54.7%增至79.7%,到今年上半年,這項支出還在增加,從去年同期的3億元上漲至今年的4.3億元,佔銷售及營銷開支比例創歷史新高,達到83.6%。
支付給司機的服務費疊加支付給第三方聚合平臺的服務費,正在不斷壓縮曹操出行等平臺的利潤空間,這類平臺扭虧面臨巨大挑戰。
自動駕駛是出行行業新解?
Robotaxi的"火"已蔓延至出行行業。
10月11日,特斯拉發Robotaxi發佈會後,Uber、Lyft兩大網約車巨頭股價應聲大漲。然而,特斯拉表示公司計劃明年在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推出打車服務,如今Uber股價已經跌了約15%。
Uber與Waymo的合作不斷壯大,Uber和Waymo將於明年在亞特蘭大和德克薩斯奧斯汀市場推出首個聯合服務。
今天Lyft宣佈與Mobileye、May Mobility和Nexar等自動駕駛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係,Lyft的EVP Jeremy Bird表示:"在亞特蘭大,乘客很快就會發現與May Mobility搭乘自動駕駛車輛與使用Lyft其他模式一樣簡單直觀。在Lyft,我們讓合作伙伴輕鬆將他們的資源接入我們的網絡,充分利用我們的市場引擎。"
國內,滴滴自動駕駛宣佈完成C輪融資總金額達到2.98億美元。本輪融資由廣汽集團領投,滴滴公司亦參與其中。滴滴自動駕駛表示,此次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大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力度,並致力於加速首款Robotaxi量產車的上市進程。
目前關於自動駕駛的認知可謂"冰火兩重天",自動駕駛的故事並非那麼好講。
自動駕駛企業被盈利的問題困擾,自動駕駛企業在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之前,技術研發需要鉅額投入,"燒錢"是自動駕駛企業難以走出盈利困局的關鍵所在。
當前,一級市場對自動駕駛的追捧降溫,衆多已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也表現不佳2021年4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在2024年1與17日黯然退市。
曾經輝煌的"Robotaxi全球第一股"Aurora如今更深陷0營收、淨虧損擴大的"困局"。2023年,Aurora全年0營收,錄得7.96億美元的淨虧損。今年的前兩個季度,Aurora仍未報告任何收入,一季度虧損了1.65億美元,每股虧損11美分;二季度虧損了1.82億美元,每股虧損12美分。
國內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企業均處於均處於虧損狀態。自動駕駛行業目前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技術和商業模式尚未完全成熟,市場對自動駕駛公司的估值可能存在一定的泡沫。
在宏觀環境波動的當下,整個資本市場信心不足,無論哪個行業的公司都面臨着依靠自身造血功能活下去的挑戰,自動駕駛公司也不例外。上市後,公司面臨着股東對盈利的期望和市場的壓力,如果公司在上市時估值過高,而後續的業績表現無法支撐,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也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自動駕駛領域的玩家都是特斯拉、谷歌、百度等科技巨頭,且在研發方面進行了鉅額、持續的投入,出行平臺在自身盈利面臨挑戰的當下,佈局自動駕駛似乎並非易事,資金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當自動駕駛上下游公司都存在估值過高的當下,出行平臺講自動駕駛的故事似乎更顯"雞肋"。
或許,出行行業平臺自動駕駛故事的終局是成爲自動駕駛公司主要需求聚合者,其本身價值要低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