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 98歲王振義院士:奮鬥一線,教書育人

王振義,我國著名醫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他曾經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功臣等榮譽。他用“心有大我”的家國情懷和“國之大者”的奮鬥身影書寫着“與國同行”的壯闊人生。

本文爲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Sophia

你可知,“一門四院士”的創造者是誰?你可知,在國際上首創應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可被治癒的白血病,登上世界醫學最高峰的是誰?你可知,98歲高齡仍奮戰在醫學教育前沿的是誰?

他——是王振義院士,奮戰在醫學教育前沿已70餘年,首創特殊的“考卷”查房方式,先後培養博士21人、碩士34人,並培育了大量醫學人才。他,讓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成首個可被治癒的腫瘤。爲讓更多的患者受益,王振義毅然放棄了申請專利的機會,將該項研究成果幾乎以無償的方式交付給了當時的醫藥市場。

奮鬥不止,砥礪前行

01

王振義,作爲享譽世界的著名血液學專家,長期以來從事醫學內科血液學領域的研究及臨牀工作,先後在血栓和止血研究、在癌腫的分化療法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就。

他,開創了白血病和腫瘤的誘導分化療法,在國際上首創用國產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爲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爲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牀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牀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瞭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牀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中國血栓與止血的臨牀應用研究體系。爲救更多人,他放棄申請專利,使得一盒救命藥僅290元,而且這290元10粒的救命藥,至今,仍然只售290元錢,且納入了醫保當中。救命藥如此廉價,就是因爲王振義老先生一開始就放棄了專利申請。接受採訪時,王老直言,“我只想解決病人的問題,而能不能賺錢或提高名譽,我並不在意。我只想病人能好。”這應該也是王振義院士醫者仁心的高貴品質的體現。

同時,王振義以卓越的學術成就令國內外矚目,還獲得了國際腫瘤學界最高獎—凱特林獎等一系列科技獎勵。

一門四院士,桃李滿天下

02

王振義,不僅在血液學臨牀和研究等領域進行了多項開創性工作,而且以高超的醫術爲無數患者帶來了福音,爲中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甘爲人梯、德高望重、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爲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醫學頂尖人才,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重視年輕人的培養,一直是王振義所堅持的,王振義曾先後擔任過內科學基礎、普通內科學、血液學、病理生理學等領域的教學工作,共培養了博士21人,碩士34人。在王振義的學生中,有陳竺、陳賽娟這對著名的“院士夫妻”、“ 973”最年輕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他們都是醫學界頂級的英才,在各自的醫學領域中爲人類健康奉獻、奮鬥。

育人育德,大愛無聲

03

王振義認爲:醫生是一個需要有高尚職業精神的行業,是一個最要強調“德”的工作,所以醫學院校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醫德,讓學生在未來走上醫療崗位時,能夠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爲自己的首要任務,作爲最大的樂趣和安慰。在王振義眼中,醫學生在大學接受的是醫學職業教育,所以在注重培養學生醫德的同時,醫學技術的培養是醫學院的責任和主要任務。多年來,王振義每年會定期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捐款,幫助貧困地區羣衆。汶川大地震後,他委託弟子陳竺給四川殘疾傷員轉交捐款。新冠疫情期間,他託同事取出積蓄,向湖北捐款。

瑞金醫院副院長、血液科副主任趙維蒞教授曾感嘆,我們在王振義老師身上深深學習到三個度:“第一是醫療的高度,就是高水平的診斷和治療;第二是科學的深度,通過疾病的表象,去探究疾病的本質;第三是溫度,關心愛護每一名患者,這是作爲醫生的基本行爲準則。”

參考資料:

http://news.xinmin.cn/2022/08/22/32219650.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6%8C%AF%E4%B9%89/2805#2_2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學研究進展,不能作爲治療方案參考。如需獲得健康指導,請至正規醫院就診。

推薦·直播/活動

08月24日 14:00-17:00 線上

創新藥數智化發展研討會

掃碼免費參加

08月24日19:00-20:30 線上

創新生物標誌物研究系列第二期

掃碼免費參加

08月31日 14:00-17:30 廣州

第二屆新型診斷技術臨牀應用沙龍

掃碼免費參加

09月15-16日 09:00-17:30 重慶

首屆西南單細胞組學技術應用論壇

掃碼免費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