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大腸癌 多吃蔬果勤運動
旺旺中時生活講堂日前邀請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張麗文(前排左四)與廖俊堯醫師(前排左三)及張慧傑醫師(前排左六))主講「守護消化道腸胃保健肝肝好」。(郭吉銓攝)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張慧傑主講「糞便潛血-大腸癌篩檢」,大腸癌主要成因是年齡與飲食、生活習慣。(郭吉銓攝)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張麗文主講「C型肝炎保健」,提醒民衆早發現妥善治療。(郭吉銓攝)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廖俊堯主講「胃食道逆流」,有肥胖問題者,胃食道逆流風險高。(郭吉銓攝)
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診斷人數約有1.5萬人。去年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民衆減少了就醫,新診斷的人數掉至1.2萬人。專家表示,這意味着去年約有3000人罹癌而未被診斷,延誤就醫的後果可能比感染新冠還嚴重。
本報日前與新光醫院合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邀請胃腸肝膽科團隊分享大腸癌、C肝、胃食道逆流的衛教資訊,獲民衆熱烈響應。主任孫灼基表示,大腸癌是國人常見癌症,過去每年約新診斷出1.5萬人,但在去年只有1.2萬人被診斷,原因不是罹癌人數變少,而是許多人因疫情不敢做檢查,約有3000名癌友延誤診斷。
主治醫師張慧傑說,大腸癌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危險因子包括年齡50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及家族史,主要的成因仍是年齡與飲食、生活習慣。大腸癌的7大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糞便變細或排便次數增加、糞便有血或黏液、有便意但解不出、經常腹痛或絞痛、貧血、未減肥但體重減輕。
大腸癌發生率雖高,但若及早發現,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張慧傑表示,目前國健署補助50~74歲民衆,每2年進行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衆若能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
張慧傑表示,若糞便潛血檢驗結果爲陽性,有半數可能爲有腺瘤性息肉、20分之1的機率罹患大腸癌,應到胃腸肝膽科、大腸直腸外科接受大腸鏡檢查。爲避免大腸癌上門,她也提醒民衆,日常生活中應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煙燻、燒烤食物,維持每日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