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失智共存 生活也能很精采

臺灣智症協會指出,全臺有超過29萬人罹患失智症;其中4分之3都是輕度,早期發現、治療,就有機會延緩病情惡化。此爲示意圖,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72歲的白婉芝,過去是小學老師,4年前察覺自己「怪怪的」,會把抹布冰冰箱,也分不出左右邊,一週怪怪的次數超過3次。前往醫院檢查後,她確診輕度失智症。一開始的她相當抗拒,不承認失智,但在接觸失智症協會後打開心房學會疾病共存,甚至加入顧問小組,爲病友發聲。

白婉芝表示,自己的媽媽也患有失智症,一確診就已是中重度,錯過了黃金期。當時媽媽甚至連瓦斯燒乾都沒發現,有時也會懷疑東、懷疑西,她只能順着媽媽的意思走。

1周3次 覺得自己怪怪的

不知從何時開始,白婉芝發現自己也開始「怪怪的」,有次找不到抹布,發現自己把抹布冰在冰箱內,有時連日期都記不清,甚至左右也不分,只好在自己頭上別上一朵花,提醒自己有花地方就是右邊。

由於白婉芝有寫日記習慣,當她發現自己每週「怪怪」的次數高達3次,便主動到神經內科做檢查。發現罹患輕度失智症後,她仍然不甘心,認爲自己只是腦袋裡的某個地方不見了,總有一天會找回來,一連跑了3家醫院。

「那段日子非常痛苦」,白婉芝表示,直到認識了失智症協會,狀況才獲得改變。與其他病友互動後,她的生活重新與外界連接,生活品質改善了,也加入了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共同倡議失智議題,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另一名輕度失智症患者蘇惠美,數年前發現自己常常搭錯車,也不曉得回家的路,煮麪時甚至忘了拿筷子,用手撈麪條,造成燙傷。先生察覺異狀後,帶着她就醫檢查,才發現蘇惠美患上輕度失智症。

及早治療延緩 改寫人生

蘇惠美知道自己的病不能治癒,只能延緩,便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如歌唱班、畫畫班、家政班等,邀請鄰居到家中下午茶聊天。她與白婉芝雖然都是病友,卻能全臺跑透透,分享自己的故事激勵他人。

臺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全臺有超過29萬人罹患失智症,其中4分之3都是輕度,只要把握機會,就能讓輕度的情況維持8至10年,延緩病情惡化。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積極參與活動,就能像她一樣創造精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