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年輕罹患失智症怎麼辦? 保持生活力 繼續創造精采
失智者配合醫師的治療方針、多參與社會事務,仍大有可爲。圖╱123RF
人類壽命不斷延長,活到100歲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活得健康有品質。超過65歲之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但也有不少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在得知確診的那一刻,可能都會想問「爲什麼是我?」擔心生活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進入高齡社會,人人都可能失智,罹病了該怎麼辦?正值青壯年就業階段被診斷爲年輕型失智,又該如何保住工作權利?臺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說,目前全臺超過32萬名失智症患者中,約1.2萬人是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其中近4成還在職,對其個人、配偶、子女、同事造成衝擊。
配合醫師治療 罹病不一定失能
臺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圖/湯麗玉提供
湯麗玉強調,人生當中難免有所失去,面對失智症所帶來的轉變,要學習自我調適與接受。失智症是慢慢退化,並非一下子完全失能,罹病不一定就失能、也不等於失能。有些失智者原本的藝術、體育、文學天分很高,失智初期,行爲表現也不輸一般人,只要配合醫師的治療方針、多參與社會事務、旁人多支持鼓勵,仍大有可爲。許多人以爲失智等於失業,透過勞動部的「職務再設計」計劃,可持續在職場發揮所長,減輕對家庭造成的經濟影響。
失智不可怕 家屬要學會放手
對失智者及其家人來說,部分家屬認爲得到失智症很丟臉,可能導致就醫、治療不積極。湯麗玉說,失智並不可怕,對於疾病認知不足是引起焦慮的主因,家屬要調整互動溝通模式,學會放手、不追求照顧上的100分。她以着有「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的英國醫師珍妮芙爲例,她在63歲時診斷出失智,透過影片、書籍記錄與失智共融共好的歷程,鼓勵病友正視疾病、勇敢走出來。
湯麗玉分享,珍妮芙將失智症當作恩典,從醫師及患者的角度公開個人經驗,表達出對於罹病的想法。講述確診年輕型失智症前後的生活改變、提供專業見解,說出失智者對人事物感到迷惘和求助的心聲。許多人不相信這是失智者的自白,能清楚論述生活點滴、寫出與疾病共存的見證,翻轉大衆對失智症的刻板印象。
湯麗玉認爲,珍妮芙無所畏懼面對種種困難,值得每個人學習,當病程到了後期,也要讓自己做個愛與被愛的失智者,建立起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