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增量財政政策及時雨
一攬子增量財政政策精準迴應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需求,可謂一場“及時雨”,有利於改善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提出在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建議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一攬子增量財政政策的“重頭戲”得以落地。
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同時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在加快落實已確定政策的基礎上,更具針對性的一攬子增量財政政策陸續推出,精準迴應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需求,充分展現出靈活性和前瞻性,可謂一場政策“及時雨”,有利於改善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健全政策推進的工作機制,已經出臺的要抓好落地實施,尚未出臺的要儘快推動出臺,確保經濟財政平穩運行。
加快推進隱性債務置換工作,提升地方財政空間和可持續性。此次力度空前的化債方案包括: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分3年實施;從2024年開始,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在政策協同發力之下,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加之債務利率下降和期限結構改善,可大幅減輕地方政府的化債壓力和債務風險,釋放更多資源和政策空間,不僅有助於提升經濟運行效率,還爲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債務置換方案已經確定,下一步要按照程序儘快分配下達限額,加快推進債券發行,力爭早見成效。保持“零容忍”的高壓監管態勢,對新增隱性債務和不實化債等行爲從嚴追責問責,嚴禁一邊化債一邊新增,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以增加居民收入爲抓手提振消費需求。今年以來,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在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大力度實施“兩新”政策的同時,着眼於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也有較大幅度提升。向特困人員、孤兒等生活困難羣衆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針對學生羣體加大獎優助困力度,也能增強低收入羣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在加大“兩新”政策推進實施力度、推動商品消費持續增加的基礎上,繼續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優化基礎性政策機制安排,改善居民收入預期,提升整體消費水平。
用足各類資金擴大有效投資,穩定投資需求和預期。今年通過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實際可用於增加政府投資的資金較爲充裕。目前,增發國債正在加快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也在陸續下達,專項債券待發額度加上已發未用的資金,各地共有2.3萬億元專項債券資金可安排使用,將充分帶動有效投資,擴大國內需求。下一步的重點是研究擴大專項債券使用範圍,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和項目建設進度,保持政府投資力度和節奏;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積極性,加快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的長效機制,更好發揮民間投資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用好新增財稅政策工具,推動房地產市場回穩。爲了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一攬子增量財政政策推出系列舉措:允許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減少閒置土地;支持收購存量房,優化保障性住房供給;及時優化完善相關稅收政策。對於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措施,要抓好落實,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強財政政策與其他政策的協調,加強中央與地方聯動,做好政策銜接,打好“組合拳”,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於長革 來源:經濟日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