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改變馬蘭 音樂改變生活

本站教育訊 據音樂週刊報道,一部由阿里、劉漢祥、桂石三個人自發組織並拍攝的音樂紀錄片《馬蘭歌聲》,通過網絡視頻手段的傳播,讓全國的熱心網友在一夜之間知道了在河北阜平縣鐵貫山下這個名叫馬蘭的小山村,裡面有一羣會彈樂器會唱歌的山村小孩。如今,馬蘭小樂隊孩子們也終於有機會走出馬蘭村,來到首都北京,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他們的音樂,唱出他們的歌聲。很多初次見到這羣山裡孩子,這隻山村小樂隊的人們,或者爲他們的純樸感動,或者爲他們的艱辛落淚,但這一切,並不是阿里、劉漢祥和桂石三個人最初要拍這部音樂紀錄片的動機,更不他們想要的結果。

在《馬蘭的歌聲》這部片子裡,記錄了這樣一段場景:2010年5月26日上午,馬蘭上學同學們,在操場上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主編劉紅軍帶隊的《音樂週刊》“音樂希望之旅”特別行動小組。劉紅軍主編代表《音樂週刊》爲馬蘭小學音樂教室捐贈了一臺嶄新的118型星海鋼琴,而由長期在這裡義務執教的鄧小嵐女士所創建的馬蘭小學學生小樂隊,也因爲這一次的《音樂週刊》爲自己創刊六週年所的公益行動“音樂希望之旅”特別捐贈活動,第一次正式地在全校師生面前集合,進行了他們人生第一次的公開正式表演。

阿里他們也正是因爲這次捐贈活動,第一次認識了來自的《音樂週刊》的各位熱心同仁。在他們的鏡頭裡,紀錄了小樂隊的孫志雪第一次彈起這架鋼琴的畫面。導演劉漢祥說,之前他們也曾拍過孫志雪在桌子上畫電子琴鍵練習彈琴的畫面,擔任這部片子製片人的阿里,本身也是一個音樂人,他說:“其實用電子琴彈那個,再簡單的鋼琴曲也不好聽,能在一個小山村裡飄出鋼琴的聲音,那就感覺很浪漫很美好了。”

《音樂週刊》一來,馬蘭小樂隊的第一架鋼琴有了,而這架鋼琴更多的意義在於,正如導演劉漢祥說:“之前我們也有拍過小孩畫琴練彈琴,那畫出的琴鍵裡,就有一種心靈的渴望,代表他渴望那個東西。你們捐了這架鋼琴,他的渴望一下子就變成了現實,就實現了他的願望。”而也是因爲這一次的捐贈活動,馬蘭小樂隊纔有了第一次在在全校面前演出的機會,“這個演出的機會對他們非常重要。後來8月份來參加了一個活動的開幕式,那也是因爲他們之前有過這樣一個小型的演出,後來他們才能登上更大的舞臺。”

一臺鋼琴,讓馬蘭小樂隊的同學們對音樂的渴望變成了更觸手可及的現實,也讓這隻小樂隊開始走出了馬蘭,走進更多人的視野。音樂變成了這羣孩子當下生活裡最大的一個渴望,也是最閃亮的一段現實。阿里,劉漢祥和桂石,也正是因爲這樣一段閃亮的現實所吸引,慢慢走進了這羣山村小孩,走進了他們的音樂,並用音樂,記錄,並進一步改變他們的現實。

音樂挖掘出孩子們的新空間

在桂石爲某雜誌應邀撰寫的報告文學《山村中的天籟---專訪義務教師鄧小嵐》一文中,這樣描述了這支馬蘭小樂隊的成因:她(鄧小嵐)繼續說,“我記得是在2003年的清明節,我和幾個原來報社的老人回來掃墓,掃完了回村子也沒什麼事兒就把那邊兒玩兒的幾個小孩兒找了過來說唱個歌,結果他們什麼歌也不會。我開始還不信以爲小孩兒可能不好意思唱,後來我讓他們唱國歌,只有兩個小孩兒能跟着哼哼,調兒還不對,我心一下就涼了。我從小就愛唱歌,也喜歡音樂,我覺得沒有音樂的人生太蒼白了,當時我特別心酸。”在音樂上,馬蘭村是個空白,即便是歌謠,也只是機械的去說出來,孩子們不知道音樂能給人帶來快樂,更沒體會過。鄧小嵐決定把音樂帶進這座山村,讓音符觸動這羣孩子尚未開化的內心。“我開始是在小學裡教他們唱歌,還真有幾個孩子唱的挺不錯的。就是有時候管不住這些小孩兒,呵呵呵,山裡的孩子麼,愛玩。但是有的孩子一唱歌就能安靜下來,很靈的。其實他們也不覺得這是上課,他們很高興能在一起唱歌。” 於是,鄧小嵐的音樂教室就在馬蘭小學創建了,馬蘭小樂隊也因此組成。

本刊之前也曾報導過,2010年1月1日,時任中央電視臺“老故事頻道”藝術總監的阿里等人也是在隨行拍攝“重走《晉察冀日報》紅色遊擊辦報路”活動中,隊伍經過馬蘭村時,在鄧小嵐的邀請下,才偶然發現了這隻馬蘭村小樂隊,看了他們的演出,併爲之深深吸引,於是這才萌生了要跟拍他們的念頭。跟拍的過程中,本身就是音樂人的阿里,也順便幫着鄧小嵐教孩子們一些音樂的東西,然後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阿里逐漸挖掘出更多的新空間。一方面,固然是有了把這些跟拍做成一個音樂紀錄片的想法和行動,另一方面,阿里則是在在這些孩子們的身上,發現了更多音樂的空間。

“這幫孩子中,也許有幾個孩子將來會像明星一樣,像龍龍、馬紅葉這兩個孩子變聲之後,還有另外幾個出來的小孩,像白寶龍那幾個,唱得都很好,”阿里說,但更重要不在於他們將來能不能成爲明星,而是讓阿里看到:“能把這個變成一種傳統,能讓他們快樂就好,他們人生的路會走得很健康。現在他們已經有搖滾樂了,我們讓他們學的第一首曲子就是《加州旅館》電聲版,有兩三個小孩,就像龍龍,對音樂的那感覺,非常的好!一個星期,什麼SOLO都能給你彈出來!我中午教他的口琴,晚上就能給你吹出來了。孩子們現在曼陀鈴,口琴,長笛什麼的,都是一個月前給他們的,但現在他們就已經可以出來演出了,一個月就夠了,教他們一次,他們就會自己練,下次就會玩了,因爲有樂趣,他們都互相在一起學。當中有幾個孩子很聰明,別的孩子可以問他們,雖然他不會吹笛子,在一起一聽,就知道這樣好不好聽,就變了,就像我們現在做副調,他們也知道這一段好不好聽。

音樂記錄馬蘭的新生活

爲了完成這部音樂紀錄片《馬蘭的歌聲》,阿里,劉漢祥和桂石,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來到馬蘭,也孩子們一起生活,並用他們的鏡頭紀錄下馬蘭的生活。而之所以把要完成的這部片子定位爲“音樂紀錄片”,劉漢祥說,一方面是要記錄馬蘭的音樂,但這還不重點,重點是,整個片子用音樂的方式來表達的,用音樂串起整個馬蘭的生活片段,並用音樂展現出的馬蘭的生活圖景。

跟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久了,阿里和桂石就想爲孩子們寫一些歌,而歌中表現的,都是孩子們自己的生活紀實。在已經經網絡傳播的《馬蘭的歌聲》裡,我們已經聽到了《美麗的家園》、《馬蘭童謠》、《龍龍之歌》等歌曲,近日,阿里和桂石又爲孩子們新創作了《小蘋果樹》等幾首新歌。

阿里說,最初他們就是爲了拍片子才寫的歌,“其實音樂是可以把片子串起來的,我們於是就在歌裡講故事,所以就唱到‘啦啦啦,小嵐老師來到馬蘭’,有點是爲了片子而寫的動機。寫龍龍家也是這樣,就覺得這家人挺好的,我們應該寫到我們的片子裡,但你要是一個一個地採訪,就不是那種感覺了,乾脆就寫一首歌,把他們一家人都寫進去了,包括他的爺爺去世了。那天我是早上6點寫的歌,頭天晚上還在他們家喝完酒教他們看星座,獵戶座是怎樣怎樣的,第二天他們還把它畫了下來,拿給鄧小嵐看,說這是獵戶座,是男的!第二天早上6點,因爲他爺爺去世了嘛,我就寫:‘爺爺的守衛是天上的獵戶’,然後‘奶奶笑臉是美好的人間’,就是他奶奶我們覺得人真好,他那小妹妹,長得黑乎乎的,一笑起來特別燦爛,於是就寫到‘妹妹的笑臉是山間的花’,這完全都是看着他們一家人寫的。”

還在北京電影學院製片專業上學的桂石,也是來到馬蘭纔開始寫歌的,一開始寫歌,都是從個人感受出發,像寫《馬蘭童謠》,完全都是寫山村多美麗什麼的,後來就開始發現,音樂還有更多實際的意義,開始用音樂紀錄馬蘭的生活。像阿里認爲桂石寫的《美麗的馬蘭》裡那一段特別美的歌詞“未來的路還很漫長,我們已經走在這種上,守護我們摯愛家鄉,還有清晨明亮的太陽”,背後就還有一段真實的故事,桂石說:“是因爲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因爲鐵貫山馬蘭村什麼都沒有,就是有石頭,後來很多人就想採這個石頭,但是一採這個石頭,河水就被污染了就堵了,把到處弄得烏煙瘴氣的,老鄉們就不幹了。後來鄧小嵐就堅持把這個事情給拒絕了,保護了這個地方,爲此還曾受到過威脅,所以爲什麼我寫‘我們走在路上,我們要長大,快快守護我們摯愛的家鄉,還有清晨明亮的太陽’,當時我寫這段時,想的就是這個事情。”

音樂改變馬蘭的生活

但寫歌對阿里來說,還不僅僅只是爲了作片子,爲了紀錄馬蘭的生活,阿里還有更大一層的寄望:“還有就是讓他們唱夢想。我給他們寫‘夕陽下小河水門前流淌,靜靜地流向遠方,放一隻脆弱的像蝴蝶般的小船,伴我的夢想去飛翔’,當時的初衷就是讓們唱着他們的理想,雖然他們在家鄉彈着吉它唱歌,外面的世界還沒怎麼接觸過,但給他們寫的時候,就是想讓他們產生那樣的想法,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讓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夢想。還有我寫的《龍龍之歌》,‘彎彎的月亮像一隻小船,帶我的夢想去遠方’,就是讓他們唱着唱着,就成了一個有夢想的孩子。”

音樂不僅讓馬蘭的孩子們開始有了夢想,同時也在現實中一點一點的改變着馬蘭的孩子們。在《馬蘭的歌聲》中的有一個唱《馬蘭童謠》的小女孩馬紅葉,阿里他們記得,最初特別特別的羞澀,“學了音樂之後,真的是轉變了,現在變得非常漂亮。現在她依然羞澀,但只要你給她一個麥克風讓她唱,她就變得特別落落大方。而且真的特別活潑,會主動的找人說話,你站那兒不動,她就會拉着你玩。”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音樂的力量。

隨着《馬蘭的歌聲》在網上的熱播,馬蘭小學這隻小樂隊也受到社會上越來越多各種層面的關注,很多電視臺都邀請小樂隊去做節目,他們甚至被請上了央視《我要上春晚》節目組,孩子們也有機會走出馬蘭,來到大城市裡接觸更多的世面。一方面孩子們變得越來越大方漂亮,讓人感覺一走出來就不像山村裡的孩子。阿里認爲,這都是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都悄悄地被影響和改變了。“我們也算是在那個地方,幫助鄧小嵐改變馬蘭村人,這種狀態,其實慢慢的在改變,你看現在,老鄉對你們(這些城裡人)去也是很友好的。”

在《我要上春晚》節目中,主持人董卿這樣說到:“音樂使人的距離變得近了,變得平等,可以讓我們跟孩子們更近。”而阿里說:“我們讓馬蘭村有了靈魂,因爲音樂是打開人心靈的鑰匙,鄧小嵐教會了他們拉琴,我們教會了他們如何把這些東西變成了音樂。”阿里介紹說,現在有幾個孩子像白偉,都會自己寫歌了,就是因爲他們覺得,他們還可以唱他自己的故鄉啊,可以寫胭脂河,可以唱鐵貫山,這就不一樣,以前他們唱的都是別人的歌,跟他們沒什麼關係,現在他們是在唱自己的歌。

最重要的,是音樂讓人感受到了美好

這裡,劉漢祥又提到了他們在拍這部《馬蘭的歌聲》時,所定下了一個不變的基調:從鏡頭上來說,一切以美爲主,凡是醜的東西都拿掉,這是他們三人達成的共識,“我們肯定要讓它漂亮,讓它展現一些美好的東西,特別像一個夢境,把不好看的都拿掉,什麼大苦大悲的東西,像那些哭的、很感動的鏡頭,電視臺肯定都喜歡這些東西,但我們都給拿掉了。”

之所以會定下這樣的基調,重要的原因,是在馬蘭的生活,讓他們感受更多的,是美好。

劉漢祥說:“其實我們拍這個,是半拍半玩的性質,剛開始我根本不知道在拍什麼。在那裡有很多很多的東西,一直在觸動着你,像那裡的山啊小河啊,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我們對老人和孩子印象特別的深。有一次晚上我們去劉愛玲家,那是冬天,她拿出一朵白菜花來,用白菜心做的花,放在桌上給我們看,當時我們特別感動,桂石第一次知道白菜可以做出這麼好看的花來。那種花只有我的爺爺奶奶那一輩的老人才會經常做,冬天的時候,把白菜心放在水裡面,慢慢就開花了,特別的美,算是一個裝飾品,因爲冬天只有這個東西能開花,其他的都謝了,這個對我們觸動特別大。”

說到花,阿里也特別的激動,說孩子們就會經常給鄧小嵐送花,一上課時,課桌上擺了一堆花!“我的那輛車已經被他們裝飾過很多次,全部是用花裝飾的,我出來一看我的車,哎喲,這太美好了!”而且,孩子們的這種想法,經常也都是靈機一動,“有着那樣的一種情懷,其實還是那種浪漫的精神,比如鄧小嵐會說:哎呀,這個花真好看,有了這種舉動,孩子們就知道了,鄧老師喜歡花。”

經常能感受到這種最原始最樸素的美,於是,即便是無人投資,即便是在克服各種生活上的困苦,設備上的窘迫(詳情可參見本刊之前報導),三個人依然堅持生活在馬蘭,紀錄着馬蘭,音樂着馬蘭,紀錄並感受着這音樂的改變中所產生的各種美好,劉漢祥說,這部片子,就應該是着重講述音樂如何改變了孩子們的生活,帶給他們美好的東西,“我在寫片子簡介時,我就說:在中國很偏遠的一個山村,叫馬蘭村,這裡有一羣孩子組成了一個樂隊叫馬蘭小樂隊,他們有個老師叫鄧小嵐,我想表達的就是,一幫孩子,一個山村,一個老人,這是多美好的事情!”而鄧小嵐在《我要上春晚》節目中接受董卿採訪時也說:“現在馬蘭小樂隊能參加我表演的,不到20個人,比原來多了一倍多,當他們把一段樂曲能夠合唱合奏出來,很完整的,我覺得特別好聽的時候,我就覺得好高興。”

“我們在那裡如何堅守,跟老鄉一起吃一起住是挺艱苦的,但是說句良心話,這個事情對我們是一個樂趣,我知道這個事情會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也相信他們,我也相信我自己。”阿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