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價率70.4%,深圳今年首宗宅地收金30.65億元
【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寧寧 深圳報道】步入2025年,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新房市場開局依舊熱鬧。
1月16日,深圳迎來2025年第一宗涉宅用地出讓日,位於龍崗區龍城街道的G01045-0200地塊正式出讓,共吸引華潤置地、招商蛇口等8家房企參與競價,最終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30.65億元競得,溢價率70.4%。
中指研究院深圳分院高級分析師孫紅梅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2024年深圳涉宅用地供應大幅縮減,2025年首宗宅地的火爆競拍,有望進一步帶動市場預期的修復。
部分城市出現“地王”
近日,位於深圳龍崗大運的一處新盤開盤,據開發商的銷售海報,當天全部售罄,成爲2025年深圳第一個“日光盤”。而在2024年11月底,上述宗地所在大運片區誕生的“日光盤”深鐵閱雲境開盤當日即售罄,也爲本宗地的出讓增加了利好因素。
而在上海,據融創集團官方微信消息,由中信、新湖、融創合作開發的上海壹號院二批次近日開盤,當日銷售額達66億元。
第三方機構監測數據顯示,一線城市2024年12月共成交土地建面260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28%,同比下降27%。具體來看,深圳12月成交33萬平方米,成交總價190億元,熱點地塊深圳南山區粵海板塊商住地塊溢價率高達46.3%。北京上年12月內迎來一宗百億地塊出讓,位於豐臺區麗澤板塊,起拍總價110.5億元,被中海以底價競得,這是北京的首宗不限價地塊,也是2024年以來北京的第三宗百億地塊。
中指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商品住宅共成交37972套,成交面積390萬平方米,同比上漲22.1%。在持續不斷的樓市優化政策推動下,深圳樓市活躍度持續提升,交易量出現階段性“回穩”。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2024年9月相關政策發佈後市場回穩趨勢明顯,12月由於減稅政策開始生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寬鬆的貨幣政策,對地產明確了繼續加力促進止跌回穩,這對市場預期形成明顯的激勵效果,加上年底促銷,市場開始探底和觸底。
展望2025:行業銷售有望逐步觸底
2024年以來,各地政府密集出臺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12月再度明確表態要“穩住樓市股市”。
相關舉措也取得了有效成果。自2024年5月中央提出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以來,全國已有超60個城市表態支持“收儲”工作,超32城發佈“收儲”細則,超14城有項目落地,包括重慶、蘇州、武漢、鄭州、長春、金華、保定、樂山等,收購總量約15.6萬套。
截至2024年底,全國保交房攻堅戰交付住房338萬套,完成既定目標。在推進過程中,各地政府、金融機構和房地產企業攜手合作,共同發力。住建部聯合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成立工作專班,通過“國家—省—市”三級協調機制,集中力量推動房地產項目順利交付。同時房企積極響應,2024年1月至9月,TOP50房企交付套數合計達186.3萬套。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在市場低基數(風險前期大幅釋放)與政策多重刺激下,房地產行業銷售已進入底部區域。與此同時,疊加行業供給大幅收縮背景,去庫存政策助力下行業庫存問題有望加速解決。2025年開始行業供需或將逐漸平衡,一線城市具備止跌回升能力。
“2025年1月3日召開的國常會,明確提到城市更新關係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重點關注用地和資金方面的支持。
責編:李文玉 | 審校:李金雨 | 審覈:李震 | 監審: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