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的第一個挑戰 彭淮南至今不肯放過NDF

中央銀行總裁淮南在清大名譽經濟博士頒授典禮。圖/陳碧芬

傷害臺幣匯率市場真兇,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一再緊咬,是外商銀行利用「遠期外匯」(Non- delivery forwards, NDF)漏洞所致!彭淮南29日在清華大學名譽經濟學博士頒授演講中,講了許多他在51年公務員生涯中的問題挑戰,第一件就是他臨危受命出任中央銀行總裁時,立即面臨亞洲金融危機,必須阻止的資金不斷自臺灣外流,加深新臺幣貶值的幅度,銀行放款利率大幅上升,彭淮南說,當時問題的源頭其實是在外匯市場,因此央行必須出手阻止漏洞。

彭淮南表示,亞洲金融危機期間資金不停地從臺灣外流,新臺幣持續貶值,銀行放款利率大幅上升,金融業隔夜拆款加權平均利率,1997年1月爲5.653%,至1998年2月升至7.222%。經濟活動也因利率上升而受到影響。當時問題的源頭其實是在外匯市場。若干外商銀行利用制度漏洞,大量承作無本金交割的遠期外匯(Non- delivery forwards, NDF)去套利

央行至今不肯放寬NDF,就是源自當時的事件,儘管臺幣如今面臨的是升值不斷,而非貶值壓力

彭淮南今天演講的附註中也提及,NDF被拿來套利的作法,與近期2021年3月下旬發生的Archegos資本管理公司操作導致鉅額虧損事件,有異曲同工之妙。

Archegos進行高槓杆操作,且採差價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ce, CFD)交易投機意味十分濃厚, 但一旦賭錯價格變動方向,不但本身會產生鉅額損失,也會連帶影響銀行體系

「面對這些問題,教科書制式反應是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並讓匯率自由浮動,也就是放任新臺幣貶值」,彭淮南說,央行首要的工作就是堵住外銀髮現的這個漏洞,於是在1998年5月底宣佈停止國內法辦理NDF交易,先讓外匯市場趨於穩定,課本上教的「實施有效的貨幣政策」需在後面再推,才能利於經濟金融恢復正常運作

彭淮南並感嘆說,在多年公務員的生涯中,深知一旦遇到問題,首先要察覺問題所在,才能針對問題去解決。這樣的能力, 除了以前在課堂上學習的基本知識之外,也必須熟悉制度的運作與掌握統計數字。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 教科書列示的是原理原則,在實際應用時,要能因時因地制宜。

彭淮南說,1998年的NDF事件,只是他擔任總裁之後第一次碰到的挑戰,此後的20年間,一直都有大大小小各種挑戰迎面 而來。如2000年的科技泡沫、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攻擊事件、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SARS)等問題,都是對臺灣經濟金融造成負面影響案例,央行一一沉着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