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提示債市風險 資本爲何仍繼續追漲長期國債

面對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相關部門再度提示債券市場投資風險。

6月14日,央行主管媒體撰文指出,當前債券市場利空因素不少,只不過被投資者有意無意地忽視,此時投資者更需關注債券類資產的價格波動風險,守護好“錢袋子”。

這篇文章還強調,投資者必須意識到,“非銀有錢”只是階段性的,而不是趨勢性的。禁止手工補息等措施所導致的流動性再分配在剛開始實施時的衝擊偏大,此後會逐步淡化。隨着非銀機構對債券等資產的配置,未來非銀主體的流動性還會逐步迴歸常態,這也容易帶來債券市場的重複定價。

“目前,金融市場普遍認爲央行相關部門通過這篇文章再度向市場發出風險提示——需務必關注長期債券價格劇烈回調風險。”一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記者直言。

但是,6月17日衆多資本依然持續買漲長期國債,導致債券收益率繼續下滑。截至6月17日16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徘徊在2.273%附近,盤中一度跌至日內最低點2.259%,3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徘徊在2.519%附近,盤中一度跌至日內最低點2.504%,距離此前央行發行的長期國債收益率合理區間下限2.5%僅有一步之遙。

一位債券投資型私募基金經理認爲,這主要還是因爲當天央行並未調低一年期MLF發行利率。在“降息”預期落空後,原先押注“降息”的資金紛紛重返債券市場推高長期國債價格,導致國債收益率繼續回落。但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仍是債券市場資金面相當寬裕與投資風險偏好持續低迷,導致衆多資本依然加碼拉長久期的債券投資力度以博取較高回報。

華西證券債券分析師肖金川表示,在政策利率維持不變的情況下,6月債市大概率還會維持低波動性狀態,鑑於下半月或將重新進入經濟數據及政策“真空期”,市場消息面衝擊或成爲長期債券價格波動的一大來源,投資機構需密切關注債券價格調整風險。

資本逆勢推高國債價格

央行主管媒體撰文指出,當前債券市場與2022年第四季度債券調整前夕,有着不少相似之處。比如就債券估值而言,6月13日10年期國債與MLF間的利差爲-22bp,5年期AAA-級銀行永續債與5年期國債之間的利差爲37bp(以月均值計),上述兩項指標已明顯低於2022年9月的水平。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表明相關部門正向市場傳遞更明確的債券市場風險提示信號——要求投資機構需留心2022年四季度債券價格大幅回調“景象”再度重演。

“至今,2022年四季度債券價格大幅回調景象仍歷歷在目。不只是各期限國債價格大幅下跌(債券收益率大幅度回升),各類重倉債券的公募基金與銀行理財產品淨值也相應大幅回撤,引發不小的資金贖回潮。”前述債券投資型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回憶說。

6月17日,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雙雙回落,顯示當前多數投資機構依然沒將“債券市場風險提示聲音”放在心裡,繼續追漲長期國債。

一位債券投資機構交易員向記者直言,相比此前農商行購債熱情活躍,如今持續推高債券市場價格的主要資本力量,換成保險機構。原因是部分保險公司可能在近期停售年化3%預期利率的終身壽險產品,因此他們預計在產品停售前會出現一輪投資者搶購潮,導致保險投資資金規模增加,便提前買入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鎖定“投資標的”與“較高回報率”。

“此外,6月17日央行新的一年期MLF發行利率維持不變,令降息預期落空,也導致部分此前押注降息的資金紛紛重返債券市場,進一步壓低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他認爲。但這無形間加劇了市場與監管之間的博弈——目前債券市場頗爲關注的是,在6月17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破2.26%、3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度逼近2.5%後,相關部門會採取哪些新舉措遏制當前的長期國債投資熱。

投資機構“操作分歧”升溫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相比相關部門直接入市賣出國債,目前債券市場預計相關部門或將加快長期債券供給,逐步扭轉當前債券市場供需失衡狀況。

除了近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進入密集發行階段,地方債發行步伐也悄然提速。截至6月7日,共有31個省份和4個計劃單列市披露2024年4~6月地方債發行計劃,發債總額共計達到約19500億元。

“但是,市場對此反應似乎有點遲滯。”前述債券投資型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這背後,可能是多數投資機構主要盯住流動性最高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爲評估債券市場供需關係變化的風向標——只要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滑,他們就認爲債券市場資金面持續寬裕。此外,上週五的50年期特別國債中標收益率跌至2.53%,也令市場進一步意識到資金面寬裕程度超過市場預期。

在他看來,這往往會給部分投資機構債券操作構成“誤導”。事實上,通過同業調研,他們發現擔心長期債券價格回調風險的機構日益增多,已有部分投資機構開始逢高減持長期國債“落袋爲安”。

“目前,市場之所以認爲債券市場資金量持續寬裕,主要是受股市與債市的蹺蹺板效應影響。即股市波動加大導致大量資金流向債券市場避險。”這位債券投資型私募基金經理指出,一旦A股市場觸底反彈且市場風險投資偏好明顯回升,驅動大量資金從債券重返股市,到時債券市場就可能突然感受到“資金緊張”,稍微力度較大的長期債券拋盤,疊加較低的債券交易流動性與長期債券供給持續加大,就可能觸發債券價格超預期大幅回調,引發一系列潛在的債券價格劇烈下跌“衝擊波”。

前述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記者直言,目前相關部門通過媒體撰文,日益指明當前債券市場所面臨的一系列投資風險,包括長期債券資產可能存在的利率風險、10年期國債收益率偏低、長期國債收益率或將偏離2.5%-3%的合理區間等。

“目前,我們也在逢高減持長期國債落袋爲安。”他表示。因爲長期債券收益率遲早會迴歸“合理區間”,短暫的資本大舉涌入只會加大債券價格劇烈波動幅度。若投資機構難以從容應對債券價格潛在劇烈下跌風暴,不如早早離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