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本田最後一道護城河:從“廣汽Honda”迴歸“廣本”

如果非要找一家能在中國市場存活下來的合資車企,廣汽本田或許會是一個選擇,因爲它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廣本”。

廣汽本田歷史上率先導入汽車4S店銷售模式和全球同步的中高級轎車雅閣(參數丨圖片)、爲中國市場打造專屬車型“歌詩圖”和“凌派”,還首創了合資自主品牌“理念”。‍‍

這都是很中國範的“廣本”!

在過去,跨國車企對中國市場和用戶充滿傲慢與偏見,廣汽本田都能創造多個“第一”;如今,面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全新變化,它可以做得更好。

當然,廣汽本田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自己是“廣本”,而不是“廣汽Honda”。

雅閣、皓影、型格和飛度,廣汽本田早已將本田全球戰略車型悉數引進中國市場,擁有了超過1000萬基盤用戶,更是把雅閣和飛度打造成爲中國市場的神車。

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汽車市場,除了全球排名前三的豐田、大衆和通用之外,我們看到更多的車企陸續被打敗了。

不是它們落後了,而是它們跟不上中國市場的發展。

雷諾、標緻、福特、JEEP和現代這些全球響亮的品牌,在全球市場的表現遠遠超過本田,卻再也無法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有更大的作爲。

體量更小、歷史更短的本田,能在中國用戶心裡埋藏下“本田技研”情懷,就是憑藉其對中國汽車市場每個發展階段需求變化的深刻理解和及時響應。

大衆汽車用“雙車戰略”搶佔了中國汽車市場的遙遙領先地位,本田也曾嚐到了甜頭,卻沒有大衆汽車那麼好的市場機遇,因爲自主品牌開始崛起。

無論是在燃油車時代的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還是在電動智能汽車時代的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它們都在不經意間實現了代際飛躍,使跨國車企措手不及。

現在,廣汽本田也同樣感到迷茫。

兩款全新純電動SUV—— VE-1和e:NP1極湃1,由舊款和新款繽智改造而來,但未能贏得中國用戶的認可,而爲中國用戶專屬打造的全新插電混動版雅閣,即使投入巨資打廣告,也無法脫穎而出。

看得出來廣汽本田努力爲適應中國用戶而改變,它卻在慌亂之中,忘記了它曾經是如何引領市場的,忘記了它更應該成爲“廣本”,而不是“廣汽Honda”。

爲應對本土化發展,東風本田已經率先出手,藉助東風汽車集團的資源推出了首個電動汽車合資自主品牌——靈悉,專注於打造面向年輕化用戶的電動智能汽車產品。

然而,東風自主汽車積弱多年,合資自主新品牌已經大可不必,“東風Honda”顯然還活在自己小圈子之中,甚至還有點追憶過去的味道。

廣汽本田也有合資自主品牌——“理念”,代表的是過去,就連東風日產的啓辰都幾經波折,“理念”顯然無法成爲廣汽本田在新時代的代表。

衆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廣汽本田要在中國市場打造全新的護城河,不需要引入全新的標誌或品牌,而是應該回歸併重塑“廣本”品牌。

不管是廣汽集團自主的電動和智能實力,還是本田技研在廣汽本田不遠處就有的研發中心,“廣本”品牌的推出有着充分的技術支撐,而這個全新卻熟悉的品牌也擁有足夠的市場認知和用戶基礎。

大衆汽車投資小鵬汽車、STELLANTIS集團入股零跑、奧迪看中了上汽智己的電動汽車平臺,自主品牌的電動智能技術已經超越了跨國車企。

以埃安爲代表的廣汽集團自主電動智能汽車,銷量位居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前三,實力不容小覷。

埃安的AION S早已引進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如今這個反向合作也應該有個正式的名分了。

本田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建樹不多,剛剛還與通用汽車停止了合作,技術和產品無法滿足中國用戶的需求。

與其強行讓本田變成一個電動汽車品牌,不如讓本田品牌專注於燃油車和混動汽車,“廣本”品牌則專注打造本土化電動汽車甚至是插電混動車型。

久負盛名的“廣本“,代表着廣汽本田在過去25年中所積累的寶貴品牌財富,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結晶。

面對中國電動智能汽車市場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廣汽本田要建立的全新護城河就是“廣本”,一個代表着合資車企真正本土化、熟悉而新生的全新品牌。

全文結束!

如果覺得寫得還行,點個贊或者“在看”吧。

有不同意見或其他想法,發個評論一起交流。

由於公衆號規則修改,還請給我加個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