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老農津貼」何不併入國民年金呢?
▲日前農委會砸8億購買8萬臺小型農機,協助勞動力缺乏問題。(資料照/農委會提供)
理想上,社會保險應建立在全民的基礎上,做爲國民老年第一層的保障;至於對各行業的受僱者,則採職業退休金制,做爲第二層的保障。一般而言,這兩層應提供適足老年(退休後)的經濟生活水準。若個人有能力,還可以自行投保商業型保險,做爲第三層,那麼老年生活就會更爲富足。
政府所應擔負的責任應在於第一層的社會保險,補助被保險人(即全民)一定比例的保費;至於第二層的職業退休金,則應由僱主(如勞工的業主,作爲軍公教僱主的政府)與受僱者共同來分擔保費。
乃因歷史發展脈絡的不同所致,我國的退休與社會保險並非如前述般的清楚而單純。基於重新建構制度茲事體大,歷年來政府都是穿着西裝改西裝,軍公教相關制度的改革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近政府要依據經濟成長率來調整老農津貼,忽然間,大家注意到,社會保險當中還有一項叫「農保」,人數高達120萬人,幾乎是軍公教的兩倍!對政府來說,這塊心頭肉當然要比軍公教要軟許多。然而,「農保」並非「老農津貼」,前者正式名稱是「農民健康保險」給付項目主要是傷害、疾病、生育、殘廢與死亡,是需要繳保費的(每月78元);而「老農津貼」是「社會福利」(不須繳費)。卻因爲兩者資格認定的重疊,過去許多人競相加入「農保」成爲「老農」,就是爲了領取「老農津貼」!
好在2014年7月馬政府修法將申領老農津貼之年資由6個月延長爲15年,並增列排富條款、須爲國民且設有戶籍、以及每年居住時間等資格條件;一下子符合「老農」資格者減少了50萬人(所謂的假農民)。馬政府這項改革遠超過蔡政府對軍公教的「年改」,且正當性高,因馬政府沒有大力宣揚,許多民衆根本不知有此事!
我國的社會保險,最大一塊當然是勞工保險(超過1千萬人),其次是國民年金(約380萬人),再來是農保,人數最少的是軍公教保險。其中財務危機最大的是勞保,但最划算的是農保(因可以領老農津貼)。然而,老農津貼究竟是怎麼來的?
臺灣在1993年之前尚未步入「高齡化」,民進黨即有人推出「老人年金」,主張發給老人每月3千元,由於在選舉中無往不利,大家競相跟進並喊價,並於1993年的地方選舉中成爲民進黨的共同政見,老人年金的主張也已飆到每月5千元。爲了因應也爲了公平,政府在那時開始研議「國民年金」法案,由於對象包括年滿25歲沒有社會保險(即非軍公教勞)的國民,人數多且族羣複雜;於是政府先針對經濟較弱勢的族羣,推出「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與「老農津貼」。
隨即在1995年5月通過「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老農每月可領取老農津貼3千元。第一次政黨輪替,2004年調高到4千,2006年再調到5千,2008年政黨再輪替繼續調到6千元。在這段期間中,當年民進黨主張的老年年金,在陳水扁主政時2002年5月也通過「敬老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普遍性的發放給老人每月3千元。
年金、津貼整合呼聲再度響起
總之,就在短短十年當中,除了「國民年金」仍在研議,已經出現「老人年金」、「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老農津貼」、「敬老福利津貼」。於是,整合的呼聲再度響起。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併入國民年金!可是,因爲「老農」的特殊性(如工作屬性不同以及當時津貼額度相對較高,還有政治考量),老人年金併入但老農津貼至今仍維持着。不過,在2011年馬政府修法,老農津貼此後每四年隨物價指數調整,調幅進入制度化,不能任意加碼,目前每月領取金額爲7256元。
由於明年就是調整年度,最近有立委提出,將老農津貼調整依據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改爲「經濟成長率」(GDP),且蘇院長表示認同「農民也該享受經濟成果」。由於我國近年GDP明顯高於CPI,讓人質疑有買票之嫌,而目前的國民年金與勞保年金的老年給付也都隨CPI調整,政府有能力一視同仁嗎?更值得一提的,2007當時的蘇院長不就是打算將老農津貼併入國民年金,何不利用此機會實現當年的主張呢?
►看更多【薛承泰】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