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的“拙”
全文長 24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分鐘
校長的崗位是一個多元複雜的崗位,面對各種各樣的羣體,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校長首先要具備的能力是靈活擅變,長袖善舞,因爲從常理上來看,以變應變,以靈活對靈活,是必然的選擇。但是,不是每一個校長都是靈活擅變的,甚至由於個性使然,有些校長可能學都學不會。那麼,是不是這樣的校長就不適合當校長呢,我覺得不是的,長袖善舞,靈活善變只是校長崗位的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一位在這方面笨拙的校長,一樣可以成爲好校長。
校長崗位從本質上看,有其“拙”的一面,相對而言,我認爲“拙”的一面更爲重要,或者說是決定性的。一個善於“弄巧”的校長未必是一個好校長,但是一個能堅持“守拙”的校長,大概一定是一個好校長。那麼,校長的“拙”體現在哪裡呢?從我的管理經驗上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方向之“拙”
毋庸置疑,校長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學校的今天、明天以及未來都是由方向決定的,一所學校管理最怕的就是方向不明,是辦學目標的長期搖擺不定,一所學校的發展方向,如果總是在權威和時尚中不停地變化,看似一時鮮亮無比,但卻一定會敗在長遠。
學校的方向在哪裡,我認爲並不複雜,首先肯定是質量,一所學校沒有了教學質量(無論是狹義的,還是全面的),其方向一定是出了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現在很多學校對與質量關係最大的課堂、教學、訓練、考試等不去抓,但卻對那些微信羣、公衆號、跨學科課程、大單元教學等趨之若鶩,花重金全力打造。這樣的校長通常都不是笨拙的,而是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之人,但其舍拙弄巧的學校管理讓人擔憂。其次是特色,也就是除了質量之外,屬於學校自身的自己的東西,是獨一無二的,無可替代的,也是多年以來學校深深地積澱下來的,是一種基於學校的隱性潛在文化,這是學校必須堅持和保留的,不能因爲校長的好惡,或者一時的突發奇想,而隨意地變更。比如,我們方誌敏中學多年的發展以來,有兩大特色(兩個基因):一是質量基因,二是信仰基因,長久以來辦學的高質量,“愛國、創造、清貧、奉獻”的方誌敏精神,“清明正大之心不可以利回,英華果銳之氣不可以威奪”的疊山精神,以及將二者揉和在一起的“敏而好學,志存高遠”的校訓,這是學校需長期支持的的方向,不是誰上了臺就能輕易改變的,需要學校一代代地傳承堅守並不斷地發展下去。
用人之“拙”
學校的管理和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人才(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校長要能用人,也要善用人,用人真正的關鍵不在於:“如何培養親信,如何恩威並施,如何給人畫餅”,而在於真正地識人並用人,而且是用人不疑。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說:“讓圍繞在你身邊的人是那些你能找到的最優秀的人。下放權力,只要你決定的政策正在被執行,就不要去幹預”。
用人之拙在於用最優秀的人,且用人之長,有容人之量,且能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和平臺,並將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深深地放在心裡,落實在具體的辦學行動裡。一所好的學校要有後備幹部、骨幹教師的發展培養規劃,有圍繞這一塊的穩定地機制平臺構建。校長用人應如曾國藩所言:“仁者,即所謂欲立立人,欲達達人也。待弁勇如帶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發達之心,則人知恩矣。”“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將幹部教師的成長與發達銘記於心,對下屬推心置腹,正是校長的用人之道。
管理之“拙”
管理是複雜多變的,好的管理可能是非常精緻且藝術化的,但管理也有其拙的一面,那就是這些精緻和藝術需要有緊固支撐的四樑八柱,而這四樑八柱就是“拙”,“拙”實質上是管理中的原則性,對於管理者而言,管理中所遇到的人是形形色色,面對的事是千變萬化,遭遇的情況更早層出不窮的。對於管理者而言是非常容易迷失方向,喪失判斷的,因爲人終歸是社會人,有七情六慾,而這種情況下,“拙”的原則性就是管理的定海神針,能讓管理者的判斷不失公允,決策有據可依的基本保障。“拙”的管理是素面朝天的本色行爲,不求精緻、精細、美觀,但求堅固、實用、耐用。
社交之“拙”
校長的交往,有對上也有對下,有對內也有對外,交往的靈活性在於能夠針對不同的羣體,採取不同的方式,做出不同的反應,這對校長的要求很高,需要通過在紅塵中長期摸爬滾打才能歷練出來。但也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應之以社交之“拙”: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是什麼,我認爲是“用心於善,待之以誠”,也就是與人交往心存善念,並且自始至終以誠待人,這樣做可能會一開始顯得笨拙,不能迅速地建立起良好、互惠互利的關係,但長久來看,並不會失去很多,相反卻能磨鍊了一個人的心性,造就一種穩定的人格特徵。並且,因爲“日久見人心”,以誠對誠,以真心換真心而積累了大量的人脈。
堅持之“拙”
作爲一位校長,我不認爲學校的管理工作是一件輕鬆寫意的事情,也不覺得自己比別人更聰明,我有自己的底層邏輯,那就是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付出的價值 ,相信在時間中日積月累的付出會產生偉力,堅信唯有久久爲功,持續付出之後,纔有於別人相提並論的資格與實力。所以,我是一個長期主義者,從不想一步到位,而是以費邊式的耐心:每天前進一寸,不躁不餒,縱使十年不“將”軍,卻無一日不拱“卒”。如水的哲學: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也如胡適所言,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校長要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心性與魄力,這種堅持表現爲兩個方面:一是通過不同的途徑,不斷學習努力發展壯大自己,讓生命進階。二是不斷地熟悉和了解學校,深刻地思索和領悟教育,積累經驗並精通管理。
校長工作,從短期來看是“巧”的,需在萬千變化之間,見招拆招,縱橫捭闔。但是,如果從長期來審視,校長工作又是“拙”的,需堅守正道,堅持原則,長遠規劃,徐徐圖之。校長的“拙”,並非貶義詞,“拙”閃爍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芒,是對於一個管理者最大的褒獎。曾國藩認爲”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僞,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誠拙”二字是他爲人處事之道,更是他領導力的源泉,也是我需一輩子揖手學習,踐行不怠之處。
作者:陳江
江西省弋陽縣方誌敏中學校長,正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江西省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骨幹教師,江西省基礎教育研究課題指導、評審專家,《教師博覽》簽約作者。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作者丨陳 江
編輯丨智庫君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爲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