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名校校長的一番話,緩解了我的“分數焦慮”

文 | 圖圖媽

來源丨微信公衆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這學期,我和圖圖爸有了一個新任務,就是每天早上,需要分別把兩個孩子送到不同的校區。

剛開學那天,因爲過不了多久要再接他倆放學,所以我和圖圖爸就在車上聊了聊,兩個孩子未來該走哪條路。

小樹可能還早,但圖圖已經六年級,馬上面臨小升初,是很關鍵的一年。

未來初、高中怎麼選?大學是出國還是留在國內?大學選什麼專業?什麼方向?這些事情已經需要我們考慮,一點都不遙遠。

對於這個問題,我和圖圖爸首先考慮的是,未來的大環境會是什麼樣的。

圖圖是2013年出生的,大學畢業或者研究生畢業應該是在2035年或者2037年。

對一個年輕人來說,那個時候會有哪些發展機會呢?

現在想來,有兩個機會很重要,

一個是新技術的發展和突破,比如現在的人工智能,可能已經不是我們能想象的了;

另外一個是關於消費需求,到2035年的時候,國內的消費需求大概率依然旺盛,但很多消費賽道也會有會升級和轉型的可能。

這樣的情況下,以圖圖的性格、特長和優勢,他適合在這樣的環境裡面,扮演一個什麼角色呢?

我和圖圖爸做了一番非常美好的“想象”,覺得圖圖將來可能更適合做一個懂產品和技術、懂市場需求、商業策略的複合型人才。

所以,如果圖圖本科畢業後選擇直接就業,我是非常支持的,因爲人不一定要一直讀書。

如果不搞科研的話,一定要儘早去社會裡面歷練,根據自己的需要再去補充知識和能力上的欠缺。

就像前段時間,我和史家小學的校長卓立聊天,除了說到孩子“小學階段一定要培養的九個習慣”,當時他還提到了另外一個觀點,就是“不要把孩子拴在分數的戰車上”。

雖然我很贊同這個觀點,但包括我家在內的大部分家庭來說,中、高考分數仍然非常重要。

我們這代父母很清楚,分數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很多時候卻又不得不把校內成績排在優先級的第一位。

面對時代的發展,我們該如何兼顧孩子的校內成績和能力發展呢?

對於這個有點老生常談的話題,和卓立校長聊過之後,我又打開了一點新的思路,今天就把這部分內容整理出來,希望能給媽媽們一些啓發和幫助。

別把孩子綁在分數的戰車上,

纔是爲孩子負責任的教育

站在一個比較高階的角度觀察,卓立校長看到的教育趨勢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決定了孩子必須發展綜合能力。

而小學、初中階段,正是培養孩子各項能力的好時機,不要在這時候,就把孩子匆匆忙忙拴在分數的戰車上,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學習校內知識上面。

作爲家長,能意識到人格、性格這些地方也很重要,纔是對孩子負責任的教育。

1、培養人格和學習知識,應該同時進行

最近幾年,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和未成年人相關的負面事件。

比如大學生給舍友投毒,中學生合謀殺害同學,小學生之間的校園霸凌……每一個事件都讓人震驚和憤怒。

很多人會問,爲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會做這麼殘忍的事情?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一直把孩子學習知識技能放在首位,而忽視了人格培養。知識也許可以讓孩子在殘酷的競爭中勝利,但無法讓他內心自洽,獲得幸福。

在卓立校長看來,孩子的人格培養,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好的品格,比如獨立、善良,有責任感;

好的性格,比如自信、樂觀;

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比如情緒穩定、善於解決衝突、懂得與人交往……

對於史家小學出來的孩子,外界普遍評價就是“自信”“大方”“表達能力強”,平時老師也會主動培養孩子這些能力。

雖然這些能力不能在中、高考的卷面上反應,但對孩子未來的人生卻很重要。

只有同時重視成績和人格的教育,纔是真正對孩子負責的教育。

2、培養好學習能力,應試教育也差不了

我之前關注過一個視頻博主@手工耿,看他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很多人以爲他至少大學畢業,做事情非常認真、學習能力很強、動手能力強,也非常有想法。

然而真相是,手工耿校內成績一般,讀到初中畢業就讀不下去了,最後去學焊工了。

不過從他的視頻裡可以看出來,他除了電焊,還會很多,比如產品設計、畫圖紙、電工、木工等。

而且他在把想法落實到產品上的時候,中間是有很多問題要解決的,比如做一臺機器人要考慮它的重心問題、運轉邏輯等等。這些他都能一一解決,說明他既有思考能力、也有動手能力。

生活裡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聰明的孩子,但就是讀書不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爲考試和學習能力,本身就是兩個事情。

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學校不考;

相比自己琢磨的學習能力,學校更希望孩子能及時跟上課程進度;

創造力和想象力,很多時候被追求標準答案所取代。

想明白這一點,我們可能就不會那麼焦慮了,孩子一時考試分數不好,真的不代表學習能力不行。

作爲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看清這一點之後,把學習能力和考試這兩件事之間,幫助孩子做一個銜接。

圖圖和小樹他們學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小劇場,幾乎每屆孩子都會在這裡上必修的舞蹈課。圖圖二年級時,我也給他買過舞蹈鞋。

我問卓立校長,爲什麼一定要孩子上這樣的課?

他說,在小劇場這樣一個地方,通過學習跳舞和表演,孩子的合作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組織能力、自然而然就生成了。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學習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在校內學習上往往也能融會貫通,懂得抓重點、找方法,最終應試能力上也錯不了。

其實,除了跳舞,生活中也有很多機會,讓孩子獲得這些綜合的能力。

生活是更好的課堂

別把書本當成知識的唯一來源

和卓立校長聊天的過程中,我問了一個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就是相比北上廣,目前其他地方可能沒有這麼集中、優質的教育資源。如果家長想要綜合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該怎麼辦?

卓立校長給我的答案是,作爲家長一定要有主動性,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比如通過現在一些做得非常好的通識課程,可以給孩子補上學校不教,但非常重要且必須要提前接觸的四大能力,包括:財商、心理學、思辨表達、藝術鑑賞。

圖圖和小樹他們這代人,在未來10-20年之後的生活狀況如何,可能沒有人能真正預測到。如果我們還是讓孩子只會死讀書、只會用功、只會刷題,註定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簡單說,未來的孩子一定不是小鎮做題家,而是綜合性的全面的人才,這樣才能獲取更多的機會,不被變化的時代所淘汰。

所以我們這代父母,已經不能把書本當成知識唯一的來源,而是要將生活當做更好的課堂,讓孩子放開眼、豎起耳、張開嘴、邁開腿、動起手。

這當中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學會做人就是培養孩子的目標感,讓孩子有志向、能自律、對人友善、尊敬父母……

學會做事就是要讓孩子講誠信、懂合作,如果在此基礎上,還能做到更高階的“創新”,就非常優秀了。

我們這代父母,曾經在應試教育下過關斬將,深信知識就是力量,也曾因此受益,對考試和分數有一種路徑依賴。

不過我和圖圖爸也已經意識到,是時代決定了每個人會走一條什麼樣的路。能跟隨時代的變化,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們和孩子一定能做得更好。

文章最後,跟還在享受假期的大家 預告一下節後的一場重要直播。

10月13號早上8點20,我會給大家帶來本科畢業於北大、研究生畢業清華、還被稱爲國民級物理老師的李永樂老師的物理啓蒙課。

這套課包含了應試、素養、規劃、實驗4部分,首發還會額外送12次直播課,課程同步了小學初中95%課表考點,嵌入了120個物理實驗。非常適合小學階段的孩子學習。

大家先把直播預約起來,13號早上我會和李永樂老師一起給大家介紹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