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路上見」《遊牧人生》:一羣「無家者」爲何引發觀衆無限感慨?
● 現在演哪出/在藝文界邊緣浮沉的小小螺絲釘
俗人如我之前都沒注意過這部片,是被一位藝術家抓來一起看的,看完之後覺得,真的是非常值得一看。
雖然整部片沈重而蕭索,但片中美景會停佇在你的視覺記憶裡不斷迴盪,讓你體驗主角Fern(法蘭西絲麥朵曼飾演)的人生感悟。
▲《遊牧人生》(Nomadland)法蘭西絲麥朵曼。(圖/探照燈影業提供)
剛好我看電影的那天天氣炎熱,我穿着短袖進到影廳裡面,隨着空調吸走我的體溫,漸漸享受到4DX的寒冷體感,更強烈的孤寂感隨着劇情滲入我心底。
這部片不會像一些藝術電影或者是影展片與一般大衆有距離、有催眠效果或者是刻意炫技,甚至可以說這部電影素樸的程度非常高,類似的構圖概念很多,但壯闊的風景延展了畫面的層次與美,你不需要什麼藝術文化修養或背景,也能夠理解導演想要傳達的東西。
▲第93屆奧斯卡紅毯-《遊牧人生》導演趙婷(Chloé Zhao)、攝影師喬書亞詹姆斯理查茲 (Joshua James Richard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唯一可能產生的差別來自你生命的長度,年紀越大的人,對於這部電影所描述的東西可能會更有感觸。
趙婷也不過39歲,能夠基於原着拍出《遊牧人生》這樣的電影真的非常厲害,我總覺得這需要經歷過好幾個人生的滄桑才能精準而適當地描述出這樣的故事。
由趙婷導演的《遊牧人生》獲得2020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殊榮,並得到2021年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與最佳導演,看過真的會覺得實至名歸。(編按:第93屆奧斯卡於美國時間25日揭曉,該片一共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三獎)
——————以下涉及劇情討論,請斟酌閱讀——————
年輕的時候我們滿懷夢想,對於我們來說因爲有充足的時間,即使跟別人有所不同,希望就是我們最強大的力量;但是隨着年紀增長以及生活的磨礪,開創、夢想漸漸從掛在嘴上的詞語變成封存在相框裡的懸念。
當現實刪去了我們的可能性,我們會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剩下來」的人生?我們可不可以有面對生命晚期的方式的選擇自由?又如何抗拒社會觀感與社會期待對我們決策的束縛?
▲《遊牧人生》劇照。(圖/探照燈影業提供)
對於一般建立家庭,有房有車有工作的人來說,主角Fern的生活說好聽是遊牧族,說難聽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在美國公路上追逐着各州兼職工作而活的Fern與朋友們,就像過去追逐着水草與獵物生活的遊牧民族,這幾個月在亞馬遜包包裹,下兩個月去國家公園露營區打掃,還有幾個月去餐廳打零工。
片中Fern說,Houseless不等於Homeless,她住在自己改裝的貨車上只是沒有房子,不是沒有家。
話說在《遊牧人生》裡面每個人都頭髮都爆炸亂,真的很有現實感,不像一般電影裡面不管是窮困或者說富有都有造型師。
▲《遊牧人生》工作照,法蘭西絲麥朵曼、導演趙婷。(圖/探照燈影業提供)
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很驚奇,因爲不過一個多月之前,我過春節的時候在老家看youtube,youtube演算法突然推薦我一堆露營影片,一堆日本人騎着一臺摩托車,或者是改造廂型車殺到日本各地去露營,甚至還有一位Youtuber是改造自己的廂型車成爲一臺釣魚戰車,擁有完整的露營功能與釣魚工具。
其中有一位日本人改造自己的廂型車,在寒夜裡空蕩蕩的露營場,一人一車獨自煮着料理包,喝着咖啡,車外是一片雪白的世界,車內的氣溫一度下降到零度以下。
那時候我看的感覺是很棒的,就是文青嚮往旅行,可以逃避現實生活社會壓力的那種感覺。
但是同樣的場景出現在《遊牧人生》,Fern在聖誕節假期失去亞馬遜的兼職工作以及公司付費的露營地,四處尋找可以過夜的停車場,最後在一個加油站旁邊被加油站經理關心說她會不會凍死,需不需要去教會的收容所?
▲《遊牧人生》劇照。(圖/探照燈影業提供)
有一個鋼筋水泥的家,然後開着車出去短暫旅行,享受寒冷中煮煮小東西的情趣,對比上沒有自己的家,帶着生命中所有家當開着車尋覓停車場,在大雪中賭自己應該不會睡一覺就凍死。
完全是兩回事,這部片也沒有說教或者是裝可憐,《遊牧人生》只是讓我看到了這麼一種人生。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對於這些現代遊牧民族來說,其實他們也不是真的無家可歸,有政府或者是宗教的收容所,甚至都有願意收留他們的親戚存在,只是未必理解他們流浪的理由。
而即使像Fern,她的姊姊知道她流浪的理由,Fern還是選擇繼續流浪,即使大衛給她一個完整的家,Fern還是像逃出惡夢一樣選擇離去。
最關鍵的,恐怕就是因爲不理解他們流浪的理由,讓現代遊牧民族選擇流浪的人生。
有一些人在生命的中間或者是晚期,開始認爲家對他們來說,意義已經有所不同,家不是一個有屋頂窗戶、家人、水電與溫熱食物的地方。
▲《遊牧人生》劇照。(圖/yahoo)
家是讓他們覺得有歸屬感的地方。即使那代表他們必須要渡過居無定所,百般孤寂的每一天,但是對他們來說,如果生命的目標已經不再是追求一般社會所命定的那些事業成功、子孫滿堂的普世價值,那麼即使要苟延殘喘,也該由他們自己來選擇自己那種苟延殘喘的方式。
Fern的家曾經有她的老公波,曾經在那個爲石膏工廠而存在的帝國鎮,但是隨着工廠關閉,老公去世,Fern生命中的家消失了,那個定著於帝國鎮邊緣房子的家,毀壞了。
Fern帶着家當,在美國這片大地上找尋那個曾經在帝國鎮擁抱着她們夫妻的壯闊美景,美景依舊存在於鬼斧神工的各種自然地景之間,但Fern記憶中那個美好的回憶,只剩下雪地中那個遙遠倉庫中想要用囤積着的事物緊抓住連結的吉光片羽。
現代遊牧民族那種孤獨、無助、不被肯定的心情是真的,但是那種無限的自由,無盡的視野以及散佈於天地間的壯闊美景也是真實的。也許讓蒙古人不斷奔馳殺戮的,是無盡的財富,也是縱馬大草原上那滿天滿地無盡無垠的世界美景跟孤寂的量體一樣巨大。
▲《遊牧人生》劇照。(圖/探照燈影業提供)
Fern跟夥伴們在亞利桑那州的聚會很有意思,就好像草原部落的儀式,有營火晚會,有以物易物,也有追思已逝的夥伴。
我特別喜歡營地主人鮑伯威爾斯對於生命最後一段路的詮釋,遊牧者們不道別,因爲他們知道未來還會在路上相遇,所以他們只說:我們路上見。
在線性化的生命路程上,有人加入,有人離開,我們不是學會接受親人的離去,而是我們學會讓自己繼續這趟人生的旅程,然後有一天,我們也許會再相遇。
所以我們說,我們路上見。
我另一段非常喜歡的,是另一個遊牧夥伴史旺奇(Swankie)跟Fern聊到她生命中看過最記憶深刻的場景,而到了Swankie生命的終點之前,Fern帶着觀衆一起看到了。
▲《遊牧人生》劇照。(圖/探照燈影業提供)
雖然那段影片的畫質很差,但是當我們先聽Swankie描述過,接着再親眼看到那崖壁上的燕巢,以及水中撿起的小小蛋殼,真的不需要任何言語,不需要多偉大史詩般的敘事,這就是一個人可能選擇的最美好的結束之一。
Fern在與遊牧夥伴流浪的過程中摸索着,在片尾,她終於丟掉了那些倉庫中的東西,回去廢棄的帝國鎮與丈夫告別。
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終於已經結束了。
她因爲不想讓無親無故的丈夫不曾存在過,即使在美國各州遊蕩的過程中,總是緊抓着他們曾經在帝國鎮擁有過的東西,家後院就看得到的開闊的天與地,簡單、開心與自由的生活,也許根本就是兩回事,但是對Fern來說那都是重塑過去生活的過程,或者是給自己的交代。
▲《遊牧人生》。(圖/探照燈影業提供)
直到她終於丟掉倉庫中的東西,終於開始往下一個旅程前進。
不管會繼續流浪,或者是終於決定接受與過去不同的家的形式,我們路上見。
這應該是我看過最需要在電影院觀看的公路電影了,那一幕一幕構圖簡單卻又無比美麗的景色,真的是給無比孤寂與無盡探詢的電影劇情本身最佳的註腳,推薦大家到電影院看看《遊牧人生》,真的會感慨滿滿。
熱門點閱》
► 奧斯卡大贏家!《遊牧人生》:真誠聆聽能淡化人必經的生離死別
► 《緝魂》:「以魂易魂」全是因爲「愛」與「恨」
► 看劇人生》抱歉《艾蜜莉在巴黎》!《找我經紀人》纔是Netflix上最佳法國影集
► 《進擊的巨人》結局是「爛尾」?從編劇上來看 創哥爲何無法收服鐵粉?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現在演哪出」痞客邦,原標題爲「《遊牧人生/Nomadland》觀後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