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朗東/我如何意外打開蔣月惠風暴開關—寫在事件吿段落後

屏東議員蔣月惠(左)上節目時,擁抱時事評論溫朗東(右)。(圖/東森新聞

看到新聞,羅騰園這一週以來,收到900多萬捐款。雖然身心俱疲,臺灣社會的善念,還是讓我胸口感到溫暖。

這陣子以來,看到各方意見,心中百感交集。如今,風潮告一段落,可以瑣碎的來聊感想。

看到蔣月惠的咬人新聞,差不多就是上週的這個時候。我躺在牀上滑手機,一開始看只覺得這人精神有點不穩。後來我開始覺得有點古怪,記憶中,沒有一個議員跟警察關係這麼差,也沒看過幾個議員會站在抗爭(而且是冷門的地方議題)第一線。

動人故事施力點

我開始搜尋蔣月惠這個人,查着查着,手機沒電了。這裡有個當時看來細微,事後影響甚大的決定:我要不要倒頭休息,當作沒這件事?後來,我向好奇心屈服,爬起來開電腦,一邊查資料,一邊不知爲何流淚,一邊把文章寫完了。

這類的地方拆遷議題,過往的媒體效應都有限。這兩年以來,溪頭原墾戶高雄大溝頂、果菜市場、拉瓦克部落⋯⋯太多議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聲援參與的朋友,往往受到不易復原的運動傷害。我很慚愧,這些議題,都沒有找到施力點,沒有好好的爲他們發聲。

我在寫那篇文章的時候,心裡都是對這些被忽略的拆遷戶的愧疚感。

但這次,我覺得找到了一個施力點,一個動人的故事。這實在很神奇。經濟學的老笑話說,地下的鈔票一定是假鈔,真的早就被人撿走。不,真實世界還真的不是這樣的,這珠寶般閃閃發光的故事,就躺在那裡,輸入幾個關鍵字就能打開。我只是巧合遇上了。

感謝《自由時報》記者侯承旭在2017年的報導,我文中的QA就是引用自他的手筆。這是篇樸實而有力量的採訪,建立了我對人物的信心。

文章發出之後,也是凌晨一兩點了。我還在那種既激動又冷靜的寫作情緒中難已入睡,於是下樓散步了一兩個小時,從古亭走到公館來回好幾次。

我當時的預想是,以過往的經驗,這樣的題材力量,這樣的寫法,大概可以有2000多贊,400個分享。加減可以平反一些對蔣議員的負面評論。

最難能可貴是初心

隔天上午醒來,那個媒體詢問轉載的數量跟速度,我超乎想像,前所未見。我誤打誤撞,開啓了風暴的開關。

但那時候我就知道了:這一切都會結束,很快的,大家會把這件事情淡忘。我們都會被遺忘。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爲這幾年從事公共議題的經驗。一個人,要嘛本身具備經營自媒體的才能,要嘛人在臺北跟主流媒體關係良好,不然,是註定被大多數人遺忘的。

我曾經糾結過這個問題:如果最後什麼都會被忘記,那感動是多麼虛妄,努力是多麼徒勞

我後來想通了:最可貴的,不是你被人記住的時候。是沒有人記得你,沒有人注意你,但你找到一件真心覺得有意義的事,貫徹始終去做的時候。

那裡有最原初,最真實,最堅毅的自己。

因爲知道這個道理,燈光掌聲,潮起潮落,也無法侵擾心中那份安穩。觀衆投射黨派價值

有人說,蔣月惠被媒體利用了,快快回屏東吧。

我覺得,有些時候,他們真正關心的,不是這個人這件事,而是他們心中的黨派價值觀。

挺藍的,怕蔣月惠說出本土立場,也怕他被綠營擊倒;挺綠的,怕蔣月惠影響選情。(即使蔣月惠已經說出整體來說,會支持縣長潘孟安,只是在單一事件的是非上,不能隨便退讓。)

挺柯的,希望看到無黨籍白色力量壯大,渾然沒想到許多核心價值上,蔣月惠跟柯文哲是衝突的。

人們一直在投射自己心中的期望。

批有病是階級歧視

有人說,蔣月惠病了,在媒體上囂張了,胡言亂語了。爲了她好,早早回屏東看醫生吧。

我覺得⋯⋯這裡頭是有一些階級歧視在的。如果是個臺大醫學院的教授,一夕暴紅,也不會被稱爲「網紅」。叫你網紅,其實就是在說「你除了網友盲目支持外,什麼也不是」。把網紅看做是個髒話,其實是看不起網路使用者的智力,覺得他們無法做出及格的判斷。

如果具有高學歷、高文化地位的外觀,人們就會覺得,你可以爲自己的行爲舉止負責。認爲蔣月惠需要就醫、需要人照顧、趕快離開媒體,其實就是說她沒有爲自己負責的資格。

一個成年人,要說什麼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都是自己要去承受。除非影響到公共利益,不然我們憑什麼去幹涉。

燈光暗下做回自己

是的,蔣月惠目前缺乏選立委、選縣長的能力。很有可能,她終其一生,就是個爲民喉舌縣議員,一個慈善機構的大家長。但這怎麼了嗎?

爲什麼她必須符合人們的期待,「成長」到某個戰力非凡的樣子

她不能享受遲來的鎂光燈、宣泄一下多年的情緒、幫羅騰園募些款項,然後回去,過她本來的人生?

不能變成「更偉大的樣子」,就是「被媒體毀掉」?說出這些話的人,在她多年來獨立奮戰的時候,又做了什麼?

沒錯,她確實沒有強大的表達能力。她不知道如何在連續幾天,每天馬不停歇的採訪通告中,調節自己的體能戰力,維持穩定的情緒。

她不知道怎麼把話說得又真實又好聽。那本來就是一項要長期鍛鍊的技藝。

四五個來賓加上主持人,風格各異的聯手圍攻,她不知道怎麼巧妙的抓到講話時機,而不必大聲插話;她不知道怎麼精煉的表達觀點,怎麼四兩撥千金,反守爲攻。得利的時候她不知道何時要追打,何時要喊停。

她不知道廣大的中產階級喜歡怎樣的形象,她平時往來的就不是這樣的人。

她不具備在媒體上精準演出的能力,她只能用力真誠的秀出自己,秀到有些誇張,秀到有些荒謬。

她如果具備這些能力,人生可以輕鬆許多,從政之路一片光明。

但是,她不必當臺灣政壇救世主。經歷了一場奇妙之旅,風潮落去之後,她可以做她自己。

熱血只爲找回平靜

她在舞臺上,認真的秀了一段又一段,直到心力交瘁。這演出絕對說不上完美,有些甚至失誤連連。但這社會上,又有幾個人能有這樣的機會,能在被忽略被打壓了多年後,被全臺灣的人看見。

圓夢,而夢也會醒。風潮會退去,善念已留下。神壇上下,最真實的,永遠是照顧你也被你所照顧的人。那裡沒有挑高的攝影棚,沒有對準你的鏡頭,沒有掌聲與謾罵⋯⋯那裡有的,只有平靜的日常。

揮灑的血淚,激昂的衝撞,各種形式的戰鬥⋯⋯我們終究會懂的,這些不是爲了什麼光彩奪目的玩意。到底,只是爲了讓更多人,能夠平平靜靜的過日子。

那些最熱血的,只爲了最平靜。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溫朗東,專欄作家。本文轉載自溫朗東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