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朗東/人生裡的「舉重若輕」

▲如何能判別人生裡的種種「輕重」?或許就這樣持續地「舉着」,有天回首時能笑看一切吧。(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文/溫朗東

這不是一篇指考作文題目範文,因爲我沒有在作文考試中拿高分的才能。

十八歲那年,我的第一志願臺大哲學系,推甄申請我只填了這個志願。我看了校系簡介,這個系只回答了一個問題「念哲學系有甚麼用?」嚴格來說,並不是「回答」了問題,而是「提出」了問題並且試圖迴應。裡頭試着跳出一般我們認知的「有用」框架,追問:甚麼纔是有用?

我覺得酷斃了,有一個科系不去強調自己可以把人訓練成甚麼職業,在社會上有甚麼位置,能夠獲得多少的尊重,整篇簡介看下來,我只留下模糊的印象:能這樣探究問題,真好。

那年,臺大哲學系只看學測國英數三科,篩選門檻是三科都要頂標,我英數過了,國文沒過,成績單下來,發現是學測作文分數異常的低。

推甄申請放榜之後,我發現錄取名額有26人,但是過三頂標門檻的只有十幾人,他們面試都上了。換句話說,國文離頂標只有一級分的我,只要作文分數再高一點,就錄取了。這麼多年來,我都想回到那個人生的分叉點上,想着自己如果可以多用一些典故、多背一些成語、多運用一些「聖賢」教誨……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轉變?我會到怎樣的地方?但是,那時的我辦不到,現在的我也辦不到。關於作文,我不信那些公式(雖然考前我還是買了一本《作文必勝範本》把它看完),我只寫我想寫的,只認同真的能打動我、說服我的文字。

那麼,我成爲了一個「比較會寫的人」嗎?我不知道……這樣的困惑纏繞着我,或許,再給我回到那個炎夏考場裡,在幾個月的高壓推擠下大力的呼吸,看到試卷題目的我,還是會一樣茫然吧。

所以我想來試一下

甚麼是「重」,甚麼是「輕」呢?審題的過程,這個詞語變得越來越陌生,看着看着,差點連這幾個字都不認得了。

這個輕重,指的是人生中遇到的痛苦/挫敗/挑戰/責任嗎?那麼,這些「煩惱」,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是種只有自己感受得到的東西,還是他人也能產生共感的體驗?

如果遇到的煩惱是客觀的,例如身體的病痛,這時說甚麼舉重若輕,有意義嗎?我們能對一個車禍骨折的人說:看開點,幾個月不能走路沒那麼可怕,跟截肢的人相比,你已經很幸運了……能這樣說嗎?能夠以一個客觀的量表,讓每個人去對照自己痛苦所存在的位置,瞭解到所謂的「重」只是幻象,客觀來說那應該是「輕的」,舉重若輕,是種把痛苦客觀化進而將低程度的痛苦視爲無須同理的生活態度嗎?

你們不知道,我們當年打拼的時候有多苦……,你們吃得飽穿得暖,已經很幸福了,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是這樣嗎?

如果輕重,是主觀的,那可以舉重若輕,是不是表示隨着自己的意念,可以更改輕重的設定?所以失戀之苦,寂寞之苦,不被人理解之苦,被霸凌之苦,價值感失落之苦,家庭破碎壓軋噪音刺耳之苦……只是開了金手指般調整電腦參數的簡易設定,找到數值,更動,重就成輕了?

那麼,生命中的責任,對父母的責任,對朋友的責任,對戀人的責任,對課業上工作中事業裡接踵而來,模糊的「社會責任」,所感受到的壓力,「必須放棄自己的甚麼,以成就甚麼」的不得已與不甘心,重到喘不過氣,重到眼前一片灰白,世界如此乏味,成功如此遙遠,失敗如此可怕的、像誰先浮上水面呼吸便輸了的海底競技,所感受到的窒息,只是一個參數,一個可以「心念一轉、補充正能量、擁抱智慧積極過活」就能挑起的輕?

是啊,上岸的人,教導別人呼吸總是這麼容易。

我覺得啊……在這個只有四個字,小到不行的文本中,關鍵是「舉」。這表示那輕重的甚麼,是被我們緊緊握在手上,並且時刻感受其重量的。

如果放開手了,遺忘了,看破了,空了,那就是讓一切墜地,沒有輕重的問題了。

我認爲「舉重若輕」,輕重講的是「記憶」。記憶讓我們記得過去的自己,那個曾經快樂或者曾經嚮往過快樂,曾經相信純真、好奇、友誼理想的自己,所記得的一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很重。記得一切,並且實現,真的好難好重啊。

就像是我們不願意去想,不想被唱衰,但終究要面對的事實:我的成績,好像是上不了理想的科系了……可這結果發生了並不可恥,在競爭中,冠軍只有一個,只有1%可以到得了頂峰,剩下的我們,都在適應怎麼去接受自己真實的處境。甚至也過了十幾年了啊,我還是記得那年的作文,那個擦身而過的志願,人生的另一種可能……這記憶是那麼的重,以至於怎麼也學不會遺忘。可這不是很好嗎?我始終記得當初的自己,始終沒有放手,咬牙在心底舉着舉着,過了許久許久的今天夜裡,關係到人生分水嶺的一次考試,多麼沈重的失敗,我才突然發現,那張答得不好的作文試卷,如今寫下來,不過是輕飄飄的臉書貼文罷了。那些把你壓垮的、至美的人生想像以及扭曲變形後的巨大空洞,你一次又一次的正面承受,受不了放下,又再舉起,直到有一天,你環顧周遭,才知道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相信記憶,不相信現在與過去的聯繫,成爲了熱血青春之後的「另一個人」。你持續的舉着,說不出爲甚麼變輕了。分數的重量,志願的重量,人生分岔點的重量,在現在的你看來,顯得輕了。但你很慶幸,回憶的重量舉着舉着,讓你變成了現在的自己。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溫朗東,東吳法律系畢,辯論人,以促進公共對話、社會政策的改革爲人生目標原文張貼於作者的臉書,已獲授權刊登,以上言論不代表公司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