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綠茶餐廳,難抵資本“誘惑麪包”
昔日餐飲界寵兒,如今在資本市場邊緣試探。
作者 |信瀚
來源| 投資家(ID:touzijias)
昔日餐飲界寵兒,如今在資本市場邊緣試探。
綠茶餐廳,這個曾經的餐飲界“初代網紅”,帶着它的招牌烤雞和麪包誘惑,再次站在了港交所的門口。
這一次,它帶着破釜沉舟的決心,試圖在第四次衝擊中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想當年,綠茶餐廳以其別具一格的江南風味和融合菜品,吸引了無數消費者排隊等候。那時的它,可謂是風光無限,成爲了餐飲界的一顆璀璨明星。
可如今,時過境遷,綠茶餐廳的輝煌早已不再。消費者對它的熱情逐漸消退,門店前也不再有昔日的長隊。其翻檯率持續下降,菜品創新乏力,品牌形象也逐漸老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即便如此,綠茶餐廳仍未放棄上市的夢想,渴望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重振旗鼓。然而,資本市場是否會對它青睞有加呢?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問號。畢竟,前三次的失敗,已經讓投資者對它的信心大打折扣。
一
老品牌的自我救贖
綠茶餐廳,曾是餐飲界的璀璨明星,以其獨特的融合菜和親民價格,在餐飲界嶄露頭角,成爲“杭城三劍客”之一,吸引了無數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2008年,綠茶餐廳在杭州西子湖畔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其別具一格的裝修風格,將江南水鄉的韻味與現代簡約的設計相融合,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用餐氛圍。
菜品更是融合了各地的特色風味,既有川菜的麻辣鮮香,又有粵菜的精緻細膩,還有江浙菜的清淡爽口,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
此外,綠茶餐廳的價格也非常親民,人均消費僅在60元左右,這使得它成爲了許多年輕人聚餐的首選之地。
隨着口碑的傳播,綠茶餐廳迅速在全國擴張,門店數量不斷增加。從2008年的第一家門店,到2018年的77家門店,再到2021年的185家門店,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也持續提高。
在這一過程中,綠茶餐廳創造了令人矚目的高翻檯率。
門店前常常排起長隊,消費者爲了品嚐美食,不惜等待數小時。其鼎盛時期,翻檯率高達6-8次/日,單店客流量甚至能達到日均1500人,成爲餐飲行業的佼佼者。
然而,輝煌的背後隱藏着危機。市場競爭的加劇、消費者口味的變化以及自身經營的問題,使得綠茶餐廳似乎逐漸失寵,業績逐漸下滑,品牌影響力也大不如前。曾經門庭若市的門店,也變得冷清了許多。
綠茶餐廳的翻檯率,曾經是它的驕傲,如今卻成了它的致命傷。
在餐飲行業,高翻檯率意味着餐廳能夠在有限的營業時間內,接待更多的顧客,創造更多的收益。是衡量餐廳生意興隆與否的重要指標,直接反映顧客的流失和人氣的衰退。
綠茶餐廳翻檯率從3.48次的高峰,跌落至2.62次的低谷,其背後隱藏的是客流量的減少,是人氣的消散,更是綠茶吸引力下降的明顯信號。
更爲嚴峻的是,綠茶餐廳的前三次IPO均以失敗告終。這不僅讓投資者對其失去信心,也讓綠茶餐廳的發展陷入了困境。
二
坎坷的上市之路
綠茶餐廳的上市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自2021年3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以來,綠茶餐廳便踏上了這條崎嶇的上市之路。然而,命運似乎對它並不眷顧,三次IPO均以失敗告終。
2021年9月,首次遞交的招股書,因財務單位矛盾等問題被指存在信息出錯。這一失誤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發了市場的質疑與擔憂,隨後招股書失效,綠茶餐廳的上市計劃遭遇了重大挫折。
202年4月,綠茶餐廳再次遞交招股書,希望能扭轉局面,但命運再次開了個玩笑,招股書再次失效,這無疑是對綠茶餐廳的又一次沉重打擊。
2022年4月8日,不屈的綠茶餐廳第三次遞交招股書,並於三天之後通過聆訊,這似乎讓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然而,最終的結果卻依然令人失望,綠茶餐廳的上市夢想再次破滅。
這一系列的失敗,讓人們對綠茶餐廳的上市前景,產生了質疑。而在這背後,財務狀況成爲了綠茶餐廳上市的絆腳石。
從其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綠茶餐廳的淨利潤波動較大。2018年至2020年,淨利潤分別爲4440.1萬元、1.06億元和-5526.2萬元。2021年至2023年,淨利潤分別爲1.14億元、1657.9萬元和2.96億元。
這種不穩定的盈利狀況,讓投資者對其未來的盈利能力產生了擔憂。
此外,綠茶餐廳的招股書還曾多次出現信息披露錯誤,這也讓投資者對其財務數據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例如,將“流動負債總額”寫成了“流動資產總額”等錯誤,讓人對其財務報表的準確性產生了質疑。
除了淨利潤波動和信息披露錯誤外,綠茶餐廳的成本控制也存在問題。
其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綠茶餐廳的成本分別爲16.09億元、17.47億元和25.54億元,成本增長速度較快。其中,食材成本、員工成本和租金成本是主要的成本支出項目。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綠茶餐廳的盈利能力將受到進一步的影響。
在中國餐飲市場這片競爭激烈的紅海,尤其是休閒中式餐廳領域,綠茶餐廳猶如逆水行舟,面臨着諸多強大對手的圍追堵截。西貝莜麪村、外婆家、海底撈等知名品牌,它們在菜品、服務、品牌形象等方面皆具備強大競爭力,給綠茶餐廳帶來了巨大壓力。
近年來,餐飲業的IPO之路在港交所可謂舉步維艱,綠茶等品牌紛紛受挫。
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的是市場飽和與增長瓶頸這一共同挑戰。簡單而言,餐飲市場已過於擁擠,新的故事和創意愈發稀缺,老品牌要想推陳出新,難度可謂與日俱增。
綠茶餐廳的發展歷程,恰是這一挑戰的生動寫照。儘管綠茶在招股書中展示了其擴張計劃和財務數據的改善,但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和吸引力卻逐漸減弱。
投資者對於餐飲行業的新鮮感不再,他們更看重的是持續的增長潛力和創新能力。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消費時代,老品牌要想在資本市場上翻紅,得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招。
綠茶的問題,不在於它不夠好,而在於它沒能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爲什麼投你”的理由。綠茶的挑戰,亦是所有餐飲品牌的挑戰。
三
難逃“過氣網紅”標籤
性價比,曾是綠茶餐廳的一大賣點。
然而,隨着價格的不斷上漲,綠茶的性價比優勢正在逐漸消失。從5元的拍黃瓜到18元的麻椒脆黃瓜,價格的翻倍增長,讓原本以平價著稱的綠茶,變得不再親民。
年輕人是綠茶餐廳的主要消費羣體,他們對價格敏感,追求高性價比的就餐體驗。
綠茶餐廳價格的上漲,無疑會影響這部分顧客的消費決策。在他們看來,如果花費更多的錢,卻不能得到相應的價值回報,那麼綠茶餐廳的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
綠茶餐廳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定價策略,找到平衡點,既能保證餐廳的盈利,又能維持顧客的忠誠度。同時,通過提供更高質量的菜品和服務,來提升顧客的就餐體驗,讓他們感受到物有所值。
菜品是餐廳的靈魂,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然而,綠茶餐廳在菜品創新方面,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儘管每年推出衆多新菜品,但真正能夠吸引顧客、成爲招牌的卻寥寥無幾。顧客對綠茶的記憶,仍然停留在最初的那幾道經典菜品上。
這一現象反映出,綠茶餐廳在菜品研發和創新上的不足。在餐飲行業,菜品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是吸引顧客的重要因素。如果餐廳不能提供新穎、有特色的菜品,就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綠茶餐廳需要加大在菜品研發上的投入,緊跟美食潮流,結合顧客的口味和需求,推出更多有創意、有特色的菜品。同時,通過定期更新菜單,保持菜品的新鮮感,吸引顧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品牌形象,是餐廳吸引顧客的另一大法寶。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綠茶餐廳的品牌形象逐漸顯得老化,與年輕、時尚的餐飲品牌相比,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綠茶餐廳在裝修升級、服務提升等方面的努力,雖然體現了其追求高端市場的決心,但也暴露了其在品牌轉型上的困境。
年輕消費者追求的是個性化、有創意的就餐體驗,而不是單純的奢華和傳統。
綠茶餐廳需要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品牌升級和創新。通過引入時尚元素,打造年輕化的品牌形象,來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同時,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加強與年輕消費者的互動,瞭解他們的需求和喜好,提升品牌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然而,綠茶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性價比的消失,動搖了年輕顧客的忠誠;菜品創新的停滯,暴露了品牌老化的現實;品牌形象的老化,更是讓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漸失聲色。
這些困境,綠茶若不能一一破解,即便IPO成功,也難保不會再次遭遇市場的冷眼。
在這場與資本的博弈中,綠茶能否逃脫“過氣網紅”的標籤,再次以創新和活力證明自己,不僅是一道難題,更是一場生存之戰。
或許,綠茶餐廳該問問自己,是真的準備好了迎接市場的檢驗,還是隻是在重複昨天的故事。畢竟,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實力。
這一次,綠茶餐廳能否打破魔咒,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