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就開始發病!「跟寒熱體質有關」醫曝進補禁忌:別碰炸的

▲很多人冬天到了喜歡進補,燉個十全大補雞,或吃羊肉爐、薑母鴨之類的熱性補品。(圖/取自視覺中國)文/陳俊旭其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進補,你必須先清楚知道自己的體質,選對補品或食物,纔不會「越補越大洞」。 中醫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人體與食物都有寒熱的差別。所以在診斷病症方面,非常強調「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這叫做中醫診斷的「八綱辨證」。在食物與藥物方面,中醫強調要弄清楚「四氣五味」。所謂的的四氣,就是「寒、涼、溫、熱」。所以說,如果寒性體質的人吃到熱性食物,或者熱性體質的人吃到寒性食物,都會很舒服,身體運作會很平衡;如果吃反了,身體強健的人還耐得住,自己會調節過來,如果有舊疾的人,就會被引發舊疾,如果有病,就不容易治好。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就提到,治病與養生的原則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如果寒者寒之,病必不愈。

▲中醫強調體質上的四氣「寒、涼、溫、熱」(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寒性體質的人,體內的環磷酸腺苷(cGMP )較高,基礎代謝率(BMR)較低,甲狀腺素可能較低;而熱性體質的人,體內的環磷酸鳥苷(cAMP)較高,基礎代謝率(BMR)較高,甲狀腺素可能較高。在食物或藥物方面,生物鹼分子中的氮原子越多,鈣、鎂、鈉、鉀這些鹼性礦物質越多,寒性越強,磷、硫、氯越多,熱性越強。其他常見成分,例如甙類、揮發油單寧氨基酸植物色素等等,其中的氫氧基(─OH)與碳碳雙鍵(C=C)越多,寒性越強。

大自然很奧妙,人體的體質有分寒熱,食物屬性也有分寒熱,一般人不必太傷腦筋 爲何人體或食物會有寒熱的差別,只要弄清楚自己的體質,選對食物來吃,就可以常保健康。根據我的臨牀經驗,我發現美國白人約有30%屬於寒性體質,但是臺灣人約有70%屬於寒性體質,大陸北方人約有40%屬於寒性體質。▲體質寒熱與人種出生地有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體質偏寒的人,在亞熱帶氣候比較不易生病,所以容易存活下來,而北方寒冷,體質偏熱的人比較耐寒,所以存活下來。一年的春夏秋冬,也有寒熱之分,一般人也要注意節氣與自己體質之間的關係。例如氣喘病人以寒性居多,在夏天通常很舒服,但一到入冬,就開始發病,所以必須在夏天多培養陽氣,一到立秋,就必須開始注意保暖,一到入冬,就要多食溫熱性食物。有很多現代女性,由於吃太多油炸物氫化油,再加上睡眠缺乏與過度操勞,使寒性的內在體質又展現出「陰虛燥熱」的外部症狀,我把這種現象稱之爲「火包冰」。通常這種現象要等到更年期纔會出現,但現代女性常在二、三十歲,就有這種複雜體質出現。這種體質的人至少佔我臨牀病人一半以上,以女性居多,治療起來比較複雜,飲食控制也比較嚴格,因爲他們既怕冷又怕熱,寒性與熱性食物都不能吃,應以平性食物爲主。▲寒性體質的人,要避免冰飲及寒涼性食物,要多吃熱食及溫熱性食物,平時要注意保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熱性體質的人,要少吃溫熱性食物,要多吃寒涼性食物,平時要保持身體涼爽。很多臺灣女性屬於寒性體質,但也同時具備「陰虛燥熱」的症候,所以必須同時避免寒性與熱性食物,涼性與溫性食物可以吃一些,但要適可而止,大部分食物應以平性爲主。至於有沒有陰虛燥熱,須由有經驗的醫師判斷比較準確。本文取自《吃錯了,當然會生病!》/ 陳俊旭 臺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新自然主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