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曾被陸打趴變壁紙 謝金河曝這3家在臺生根
謝金河表示,太陽能產業經過絕地再重生後,慢慢在臺灣的土地上萌芽重生。(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灣太陽能產業暴起暴落,過去益通、茂迪曾來到千元天價,最後陷崩危困境,益通股票慘變壁紙。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太陽能經過絕地再重生後,慢慢在臺灣土地上萌芽,他參訪安集、大亞及聚恆三家臺廠,不僅看到企業老闆的企圖心,更樂見太陽能產業在臺灣生根。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過去十幾年來,臺灣有很多業者投入太陽能產業,股價一度漲到十分驚人的天價,像是益通一度漲到1205元,茂迪一度漲到985元,後來在中國大陸大規模國家補貼、擴廠下被打趴在地上,益通股票最後變成壁紙。
他說,過去業者把組裝好的模組出口到國外,現在臺灣自組太陽能電廠發電,這次到安集,他問黃國棟董事長,安集的外銷比率是多少?黃董說產品95%市場在臺灣,這個數字讓他很驚訝。
「安集只有2016年虧損5700萬,近三年每年EPS都在2元以上,每股淨值也達22.3元,這跟其他太陽能電池模組廠虧損累累很不一樣。這些年安集專攻內需市場,行有餘力再發展3D列印,黃董事長實事求是,一步一腳印,是個幹練的經營者。」
謝金河提到,大亞現在由沈尚弘領軍,更具企圖心,大亞從全臺最大漆包線廠,跨足到太陽能產業,去年交出EPS1.43元的好成績,旗下大亞綠能科技,大亞創投基金都有出色的表現。大亞轉投資的太陽能發電廠聚恆資本額5億,去年淨利3.19億元,EPS 6.39元,聚恆本業從事太陽光電系統整合及營運服務,在整個產業都呈現微利或虧損的狀態下,聚恆卻交出亮眼成績單。
「經過絕地再重生後,太陽能產業慢慢在臺灣的土地上萌芽重生,關鍵是太陽能產業在地化。」謝金河認爲,最近藻礁爭議到中火3號機組重啓,盧秀燕市長開出2000萬罰單,可以看出臺灣在綠電發展的路上已沒有回頭路,如果太陽能發電到2025年能達到20GW的目標,這會是臺灣值得期待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