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前財政部長李庸三:重新找回工業銀行精神

臺灣銀行家2016年8月號封面。(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採訪、撰文劉書寧

財政部長李庸三在國內學術界作育無數英才,堪稱「桃李滿天下」。他亦曾擔任前兆豐銀行時代中國商銀董事長交通銀行總經理,並以財長之姿掌舵當年的行政院開發基金,他在金融界完整、多元的歷練不僅見證了臺灣基層金融改革史,同時也親身投入、親眼見證了數十年前臺灣政府透過金融業金流,協助重點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時刻。

回首過往,再反觀今日,李庸三於接受《臺灣銀行家雜誌專訪時語重心長的強調,即使金融業因應時代的不同必須走向整並,或是其他經營架構的轉換,但是,站在健全國內產業長期發展,以及着眼於推動國家經濟前進角度,「金融業過往透過資金協助國內具有潛力的產業發展、茁壯,這樣的精神功能,無論如何都不能荒廢!」

李庸三接受本刊專訪時對於這數十年來在大時代的轉折變遷之下,他所親身參與的改革、轉變歷程娓娓道來。1977年,他於俞國華先生擔任央行總裁時進入央行工作,開始瞭解政府透過利率匯率政策調控市場資金鬆緊情形,進而認知到政策對於資金分配供給重要性

歷經長達40多年的觀察,李庸三簡明的做了2種截然不同的畫分與對比。他說,在80年代之前,當時是資金缺乏的時代,供給面(指銀行)扮演的角色決定了一切,同時政策透過銀行來執行,也較能發揮其效果

「但在80年代之後就不一樣了!」李庸三說,隨着新銀行陸續開放設置,資金氾濫的情況嚴重,使得供需生態出現改變,而銀行因嚴重overbanking導致利潤微薄,且禁不起被倒帳的風險,而爭相把資金貸放到爲數有限的大企業之下,讓他忍不住直言:「銀行這端是overbanking,但是新創事業或創新事業那端,銀行對他們所供應的資金卻是underbanking!」

民進黨初次執政的時代,當時政府爲了解決銀行僧多粥少的問題,先後推動了二次金改,其中包括了中國商銀,以及身爲工業銀行的交通銀行合組成金控,也就是現在的兆豐金控及兆豐銀行。然而,事後檢視這段金融整並過程,李庸三甚有感觸的說:「肩負扶植產業發展重任的工業銀行,在這段期間消失了。」這也影響後來臺灣部分產業資金取得不易。

現況:工業銀行因整並式微 政府缺少能使力的金融政策工具

李庸三在金融業的歷練非凡,財長卸任之後出任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及彰銀董事長,但在出任財長之前,他又先擔任農民銀行董事長,同時也出任過中國商銀董事長及交通銀行總經理。各種不同業務類型的銀行幾乎都歷練過,讓李庸三清楚認知各自的屬性與對於市場、產業所能發揮的功能,也正因爲擔任過交銀總經理,對於當年工業銀行在扶植新興產業發展所發揮的關鍵助力,李庸三可說再清楚不過。因此此時的感觸,也更加發人深省。

李庸三認爲,除了由財團設置的新銀行之外,在絕大部分的公股銀行都民營化之後,現在市場上多數銀行幾乎都在追求EPS,目標放在如何獲利、賺錢,對比銀行對於新興產業的支援、扶植所願投注的心力與資源,差異相當懸殊;儘管現在有所謂的創投,但創投的規模都很小,而且只能因應新興事業初始資金的短缺,倘若產業要能長足的發展,銀行的金援一定免不了。

李庸三直言,政府在金融業的管理上,如何訂定管理目標,應該要有所取捨,例如,某幾家必須肩負政策任務的銀行,在管理上就不應該只用獲利、EPS來做爲衡量的指標,而應該另外訂定一套管理模式,例如,倘若希望該銀行積極投入協助新興產業的發展,那麼就應該用獲利之外的其他標準來衡量它的表現,否則當全部的銀行,都用同一套的「獲利」標準來衡量其績效時,政府將不可能再期待有什麼銀行願意投入協助政策推展的任務。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2016年8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