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疑美」與「美國不疑賴」的挑戰
(圖/美國國務院官網)
在華府被美國朋友問道:「臺灣政府是不是還在擁抱DEI」(多元、平權、包容)?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畢竟川普重返白宮1個月來,正在對聯邦政府進行DEI大清洗。還好這位朋友沒有追問:臺灣認不認同「WOKE」(覺醒運動)?
自從我國連續丟失10個邦交國,國人對外交與國際活動的關注焦點,被引導到「理念相近國家」定會與臺灣站在一起「民主抗中」的心理慰藉。日前大陸外長王毅訪問有指標意義的捷克,利帕夫斯基外長當面表示「奉行一箇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
其實被稱爲友臺的「理念相近國家」,幾乎全都與北京有正式邦交,也都有「一箇中國政策」,且絕大多數在未來可能的臺海軍事衝突上,除了口惠之外,幾乎難有實質幫助。再回頭看川普的外交,當然是利益掛帥,而不是價值理念。
美國24位共和黨籍議員在2月6日連署提出決議案,要求川普政府放棄一中政策並正式承認臺灣。日前美國國務院更新官網,修改「美臺關係事實清單」,刪除了「不支持臺獨」的字句。臺灣有沒有一些民衆感到很興奮?
臺灣不但「民主」,而且還很「進步」。講「廢除死刑」,支持「多元性別LGBTQ+」權利,堅定「廢核」搞綠能,很多臺灣人近年來引爲自豪並大肆國際宣傳的「進步思維」,是不是站在川普的對立面?如果是,不知道川普會如何看待臺灣。
臺灣與川普及「重新壯大美國」(MAGA)運動的支持者,是否DNA壓根就不一樣,我還在認真探索。
可能鑑於在第1任期政府運作的扞格經驗,及過去幾年受到媒體與司法對待的慘痛教訓,川普迴歸白宮,擺明了就是要對付盤據華盛頓政媒、官僚、軍工圈,永遠難以撼動的「深層政府」,誓言迎擊那些藉由操控選舉、收買媒體、玩弄司法、濫用資源、貪腐的龐大利益共犯結構。
川普上任1個月以來,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在科技鉅富馬斯克的大刀揮舞下,在華府引發強烈震撼。姑且不論川普以類似「整風運動」的方式進行改革將否成功,倒也不禁讓人思考:臺灣是不是也有難以對抗的「深層政府」?
除了上述「理念對撞」之外,臺灣與川普政府還面臨「利益衝撞」。1年多前我們就提醒臺灣面對川普的可能重返白宮的「降順差、移產業、增軍費」3座大山,要儘早做覆模擬推演以掌握應變機先。
在川普就職滿月前,賴總統2月14日召開國安會議,決定以增加國防預算、國安法制改革、打造全球民主供應鏈做爲優先推動的三大工作。暫且不去細究是否真的「劃對重點打對靶」,是否確實掌握川普政府對臺灣的期待,如此方向性的宣示,至多隻表明想去哪家餐館吃飯,距離訂位、看菜單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川普強勢迴歸,不僅是美國另一次政黨輪替,而極可能是挽救「美國治世」於不墜的最後一搏,也極可能啓動二次大戰後權力格局的徹底解構。川普上任尚未滿月,已足以讓臺灣實質感受到什麼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過去臺灣不想有的「疑美論」,正遭到川普變法的嚴苛撞擊;過去政府不想有的「疑賴論」,也在被MAGA直面試煉。真正愛臺灣,就絕對不能以爲複製過往的說帖,就可以搞定華府,也絕對不可以有捱過川普4年的僥倖心態。
關於臺美關係的前景,「臺灣不疑美」與「美國不疑賴」這兩項挑戰對臺北與華府雙方,都是靈魂考驗。(作者爲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淡江大學戰略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