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挑戰 不在川普在賴政府

(圖/美聯社)

川普遇刺聲勢漲,拜登連任更增危機,如果川普重返白宮,美中臺局勢相較現今會有不同的挑戰。拜登細膩,川普政策手法粗暴,但在以美國爲中心的前提下,不管誰當總統,臺灣經濟與政治都會受到相當的擠壓。

川普上屆任職時啓動了美國逆全球化的工程,退出TPP、打貿易戰,但拜登上臺後並沒有全面扭轉川普路線,不同之處是拜登處理較細膩,在外交上不像川普那般孤立,而是快速重建支離破碎的盟國關係,特別是在印太地區有系統的建構多邊體系。從拜登推出的「印太經濟架構」可看出,他積極在政治上建立制度化的合作機制,但在貿易上仍舊堅持不與他國談關稅、不談自由貿易協定。

川普在經濟上接近傳統的保護主義,但拜登也不是自由貿易的倡議者。重點是兩人都善於以政治力作爲經濟壓迫的後盾,川普任內臺灣無條件開放了瘦肉精美豬,拜登任內則是硬推了「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這份美國的要價清單裡,完全沒有臺灣最需要的關稅談判。美國反自由貿易的潮流早在川普前任時就啓動,拜登也繼續施行,下屆總統不管是誰,臺灣處境都不好過。

川普前陣子高喊「俄羅斯若在任期內入侵烏克蘭,或者中國大陸入侵臺灣,會轟炸莫斯科和北京」,這種在募款餐會上的激情演說,聽聽就好。上次川普與拜登競選時,他也曾喊「若拜登當總統,我們下一代都得學中文」,他高舉反華大旗時,當時美國也正與北京談判、期待中國擴大采購減少逆差,表面反中激昂,實際貿易密切。

若臺海有事,川普的分寸頗清楚,他接受專訪時強調「清楚表態將不利於未來談判」。對他而言,臺灣主權可以拿來做利益交換。拜登看似表態了立場,電視辯論時他說了「將派遣美軍援助臺灣」,但也說了「具體細節不明確」,這手法好像他剛就職時4次講會出兵臺灣,但事後白宮、國務院都發言更正澄清。拜登的「出兵說」都是在接受提問時的羣衆語言,不是堂而皇之的政策宣佈,也不是字斟句酌的主動宣示。臺灣議題,拜登與川普的差別只在於「棋子」與「棄子」之差。

臺灣的既定困局早已存在,川普重返執政還會新添困難,但更大的變數在於臺灣自己的兩岸政策走向。本來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是臺灣在美中對抗中的堅實籌碼,面對美國能有幾分底氣。但當臺灣與大陸不對話時,只能完全依賴美國,看似有美國當靠山可以稍微喘息,其實是面對美國的擠壓無力反抗。

同時,中共也正以政治爲理由,依循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制裁臺灣的貿易空間。不正常的臺海關係造成了臺灣受中美兩大強權同時壓擠。

更驚人的是,當下政治鬥爭成爲新政府的首要,而不是經濟優先找活水出路。憲法成爲賴清德政府走向「法理臺獨」的工具,憲法法庭成爲鬥在野黨的平臺。賴清德要走的路,比蔡英文孤傲且執着,作爲勝選者,不見他雍容大度撫平社會傷痕,反而持續內鬥,連號召青鳥鬥反對黨的話都說出來了。握有行政權與預算資源,總統本可妥善運用,竟然要訴諸於街頭,總統把自己做小了,彷彿縱容文革的毛澤東。

不管是內鬥還是外鬥,鬥要有本錢,重點是臺灣的籌碼何在?政治不是隻有鬥一條路,即便是川普與拜登,與北京針鋒相對的同時,貿易都持續創新高,且兩國建立起制度化的溝通管道作爲護欄。但賴清德對內對外,當下只見高傲的姿態,不見細膩。臺灣的挑戰不在於川普回任,在自己的政府。(作者爲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諮詢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