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地震」需預防 天災來臨不瞎忙
▲臺灣身處亞熱帶氣候環境,夏秋之季時常遭受颱風的侵襲。(示意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
本文雖然並不是單純跟大家談地震,但防災的思維是大同小異,我們若可以預先做好颱風防災,同樣思維下一定也能爲地震防災做些事。
遇到天災你都如何預防?
當颱風快來時,大家會怎麼做?先查人事行政局網頁有沒有放假?人事行政局傳送門(應該很多人存到我的最愛 or 書籤裡了吧?)
不是啦,先看氣象局的颱風潛勢機率再決定我們要如何因應,其實近年來在許多媒體、網路與科普人士宣傳下。雖然嘴巴上常罵氣象預報不準,但由於我們已漸漸習慣這樣的呈現方式,即使颱風預報可能會有些誤差,但我們至少知道它侵臺的機率高、發生的可能性高,而我們也知道颱風對我們會帶來哪些危害或是不便,進而提前做出預防措施。
▲颱風潛勢和常見表示方式的說明示意。(翻攝自/阿樹的地球故事書)
決定了隔天或是晚上停班停課、颱風來襲的可能性很高,接下來就可以擬定計劃,因爲屆時風大雨大、就不要再出門去公司檢查了,「門窗有沒有鎖好鎖滿?」「防淹水的沙包閘門有沒有放置妥當?」「排水是否堵塞?」「怕水的重要文件電器有沒有做好預防措施?」有的時候過去曾有沒做好而受災的紀錄,這時就可以借鏡用來擬定對策,當然別人發生的情況也可以拿來一併思考。
再想遠一點,如果颱風不幸滯留的話,「差旅有沒有可能延期?」「會議有沒有變數?」「活動有沒有備案?」這類產生的問題雖然不是「災害」,但也是一種衍生問題,先做好因應,就能降低不便。(這類的思維還可參考單信瑜老師在個人臉書提供的建議。)
颱風防災和地震防災有什麼類似之處?
地震雖然沒辦法做到像颱風或降雨一般的預報,但如果把時間尺度拉長,利用統計和科學方法,一樣能得到發生的潛勢機率,只是這個尺度是三十年、五十年,把時間拉長的用意是因爲科學上還無法掌握更短週期的不確定性,所以會需要更長尺度的評估。但是,防災絕不會因爲時間拉長了就無能爲力,而是需要調整一些做法。
五十年的最大地振動評估,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建築的耐震設計,若相關單位能依此有計劃的實施耐震評估補強,提升房屋的韌性,雖然平常不會看到效果,但在地震來時就能達到減災之效。或許我們很在意地震到底會不會發生、到底何時發生,但事實上許多建物的設計都需要讓它至少使用五十年(法定年限),因此設計時考量五十年某個機率以上會發生的事件,就是一種預防措施。
▲臺灣地表振動強度機率分佈圖。(翻攝自/震識)
或許有人會問說:那麼我的耐震設計做到更高不是更好?確實,但前提是這得花上不少錢。因此在全國適用的規定下,訂出個基本措施、優先處理震度高潛勢區、人口密集處等高風險區,可以說是考量未來可能遇到震度的「最低標準」。而如果我們有能力,做得比最低標準高當然是好事,但前提是要有能力,有許多新建住宅也會標榜其耐震、制震能力,相對的也提高了成本,並非人人都能負擔得起。那和我們前面提到基本的預防措施就是兩回事了。
我們也曾被問過,如果是自家房子想評估耐震怎麼辦?很抱歉這方面的問題不能光靠地震領域,還要跨到工程領域,阿樹只能提供營建署老舊住宅耐震安檢專區的連結,裡面有政府對住家耐震安檢的規定和補助,也有相關單位的資訊。阿樹不確定這樣的作爲是夠還不夠,若有朋友有實際經驗,也歡迎大家分享。
長期抗災,我們能做什麼?
簡單舉幾個阿樹會做的事,其實不外乎是一些常提到的:
1.櫥櫃固定於牆上
2.減少家中懸吊物的風險
3.平時就備有防災用品和食品等
4.常待的地點必須事先想好防災逃生路線
6.知道各種地方情境(客廳、臥房、浴室、廚房、辦公室)該第一時間怎麼應對
以上是平時就可以做的事情,如果大家已經有了自覺,知道自己所處的地方具有地震風險潛勢,那麼就把覺得可以做的防災做爲先做好,防災專家告訴大家的多半都是大觀念,更需要大家因地制宜的舉一反三,就如同我們已經熟悉颱風災害的處置一般,熟悉地震帶來的問題,因應與面對,我們可以擔心做得不夠多,但沒必要過度恐慌,更怕的是隻喊着怕卻裹足不前!
►地震威脅隨時在 落實老屋健檢政府須提積極誘因►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部落格。《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