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雙子星環評2度闖關失敗 環委批建物太醜、綠能設計未符合減碳潮流

臺北雙子星大樓在此次環評中被砲轟外觀設計太醜綠能策略未符合減碳潮流。(開發單位提供/黃婉婷臺北傳真)

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土地聯合開發案再度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黃婉婷攝)

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土地開發案(雙子星聯合開發案)昨2度進行環評審查,但因再生能源、綠建築及周邊交通方案不符環評委員期待,大樓的玻璃帷幕設計也遭批是「大溫室」,外觀更被居民質疑太醜、缺乏國際觀,環委會後也提5點建議,要求開發單位於1個月內修正後再審。

雙子星計劃興建地上76層、61層雙棟大樓,總開發量體16.6萬坪全案投資金達606億,預計2027年對外營運,被視爲國家門戶指標開發案。此案前後延宕16年,2019年底最優申請人藍天宏彙集團總算市府完成簽約,但去年底環評會闖關失敗,昨再度審查。

由於上場環評焦點放在交通、綠能及空污議題,開發單位昨也遞交修訂方案備查。在昨日會議中,代表黎明裡長髮言的王姓地主說,雙子星作爲臺北指標建築,外觀設計卻「醜」不可耐,缺乏國際觀,也未與周邊景點連結。

環委陳起鳳林鎮洋也舉位於北市東邊的101大樓爲例,認爲號稱西區亮點的雙子星大樓,不僅外型設計欠佳,超高建築對周邊景觀光害生態影響甚巨,防災計劃上也應借鏡101經驗,做整體規畫

環委張尊國則提醒,開發單位應多思考綠覆率問題,種植有意義的植栽,未來承租後也要加強維養,別僅在興建初期做做樣子,卻在日後維護上有所疏忽;在裙樓設置光電板時,也必須思考遮光、反光對其他區域造成的影響。

「玻璃帷幕大樓就是溫室!」環委龍世俊指出,減碳是國際的思考趨勢,但雙子星的建築設計卻使用玻璃帷幕,建成後儼然成爲大型溫室,未來勢必要費功夫去建置空調設備,牴觸減碳的核心理念

開發單位則說,建物美醜與否相當主觀,由於大樓周邊歷史建物林立文化部曾建議外型設計應儘量低調,建築師設計時,也考量風動因素,採圓弧、光滑的造型,至於玻璃帷幕的建材選擇上會更注重節能,避免造成委員疑慮。

因多位委員仍對周邊停車供應、周邊交通管理策略、再生能源、土方清運及綠建築等有疑慮,雙子星聯合開發案2度闖關正式宣告失敗,環評大會主席、環保局長劉銘龍也在會上宣佈,開發單位應參考衆委員意見,於1個月內補件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