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TISA連年闖關失利 投信投顧公會仍再提建言

投信投顧公會從2018年就開始爭取「臺版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均無功而返,主要卡關主要原因在「租稅優惠」─投信投顧公會提出方案是「臺版TISA」中只要民衆投資於符合條件之金融商品,每人每年可有2.4萬元投資列舉扣除限額,因此,連年遭財政部否決。

財政部否決TISA的理由是─原因一相較於其他國家,臺灣現行租稅優惠規定已具鼓勵投資效果:包括:1、金融機構存款之利息所得每一申報戶有27萬元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買賣上市櫃(含興櫃)股票及共同基金免交易所得稅。3、股利所得也有租稅優惠。或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可享有8.5%可抵減稅,每一申報戶抵減上限8萬元,相當於全年股利所得約 94萬元以下者可全額享有抵減稅額;或股利所得較高則可以選擇也可以按28%稅率分開計算稅額,合併報繳。

另外,財政部提到「現行稅制對個人投資所得已有諸多減免優惠,如再就個人投資 TISA之金額(投資成本)給予自所得額減除,恐造成重複及過度優惠」故不宜採行。

財政部也認爲,若依投信投顧業之建議,提供個人投資金融商品之金額列舉扣除額優惠,將引導資金購買投信業者或銀行業等發行之商品,具有爲特定產業(如投信業、銀行業)提供租稅減免之效果,恐造成產業間租稅待遇不公平問題,恐引發其他產業要求援引比照適用,不利我國財政健全,基於租稅中性原則及稅制完整性,不宜爲特定產業提供租稅減免獎勵。應該由投信及銀行的主管機關─金管會研擬其他非租稅獎勵措施。

針對財政部再次駁回臺版TISA建言,投信投顧公會表示,財政部是全國租稅政策主管機關,對於租稅優惠措施自有其考量,然而持續提出「建立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機制」的建言,主要是考量臺灣邁向高齡社會可能潛藏的社會、經濟和財政問題,希望政府能夠及早面對問題,該公會認爲可藉由這個制度引導民衆及早爲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