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食菊成癖 延壽軼聞更神奇──舌尖上的大宋(六)

幾已失傳的江南菊花鍋手工菜色。(本報系資料照片)

薺菜是另一種古今常見的野菜,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薺菜餃子,青澀之中帶清香,一口下去就是山野清趣。范仲淹早年家貧,時常採薺菜吃,有〈薺賦〉傳世:「陶家甕內,醃成碧綠青黃;措大口中,嚼出宮商角徵。」以苦爲樂,吃出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般的享受,可見吃野菜也是修行。

不過,吃野菜境界最高的還是北宋文人蘇易簡。有一次宋太宗問蘇易簡最珍貴的美味食物是什麼,他回答:「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臣只知薺汁爲美。」並講述自身遭遇給皇帝聽。他說,多年前一個冬夜,一人獨居的他覺得很冷,坐在爐子前喝酒至醉。半夜醒來,口乾舌燥,胃腸如焚,起身找水,家中一滴水也沒有。走到戶外,寒月泠泠,殘雪點點,撥開積雪,找到薺菜,製成薺汁,美味無比。陸游記夢〉說「不嫌村餉薄,但愛野蔬香」,宋人吃野菜吃出了境界。

野菜不僅可以入藥,還有助於遠禍。南宋周紫芝寫有〈擷野蔬示小兒〉,中有「山蔬雜百種,此物含妙理」和「朝甑飯鳧茈,暮鼎羹馬齒。筍包出土肥,蕨芽含露紫……」寫自己甘於蔬食的情懷,認爲蔬食不但適口,還能飽腹遠禍。吃野菜吃出了品德。

大家一起吃菊花

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其吃法多樣,可鮮食、幹食,生食、熟食,燜、蒸、煮、炒、燒、拌皆宜,還可切絲入餡,菊花酥餅和菊花餃都自有可口之處。菊花雖品種多,但人們多食用黃菊和白菊

很早的時候,屈原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詠。

鍾會在賦中稱讚菊花爲「神仙之食」。唐朝陸龜蒙家住荒郊野外,房前屋後空地寬敞,種有許多杞菊。春天嫩苗恣肥,採來當下酒菜;夏天枝葉老梗,不好吃,他仍督促兒孫採摘,簡直是食菊上了癮。他寫〈杞菊賦〉:「春苗恣肥,得以採擷供左右杯案。夏五月,枝葉老梗,氣味苦澀,猶食不已。」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更是食菊成癖,在〈後杞菊賦〉中說:「吾方以杞爲糧,以菊爲糗(糗:炒熟的米、麥,代指糧食)。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嘉祐三年,司馬光任開封府推官時作了一篇〈晚食菊羹〉,說:「毋令薑桂多,失彼真味完。貯之鄱陽甌,薦以白木盤。鋪啜有餘味,芬馥逾秋蘭。神明頓颯爽,毛髮皆蕭然。」《名山記》中說:「道士朱儒子服菊草乘雲昇天。」

不是所有的菊花都可以吃,古代菊花分爲觀賞菊和食用菊。《抱朴子》稱食用菊爲「真菊」。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註》說:「莖紫,氣香而味苦,其葉乃可;莖青而大,氣似而苦,若薏苡,非也。」劉蒙菊譜》中稱真菊爲甘菊:「甘菊,一名家菊,人家種以供蔬茹。凡菊葉皆深綠厚,味極苦,或有毛。

惟此葉淡綠柔瑩,味微甘,咀嚼香味俱勝,擷以作羹及泛茶,極有風致。」

宋人林洪是「梅妻鶴子林和靖的後代,寫了一本《山家清供》,全是素食,其中有三種食菊方法,一種叫「紫英菊」,做法是「春採苗、葉,略炒,煮熟,下姜、鹽,羹之,可清心明目,加枸杞葉尤妙」。一種叫「金飯」,做法是「採紫莖黃色正菊英,以甘草湯和鹽少許焯過。候飯稍熟,投之同煮。久食,可以明目延齡」。如果能用南陽的甘谷水來煮,效果更佳。還有一種叫「菊苗煎」,做法是「採菊苗,湯瀹,用甘草水調山藥粉,煎之以油,爽然有楚畹之風」。這道油炸菊苗吃起來不但不膩,還很清爽可口。

飲菊花酒 令人長壽

傳說慈禧太后也喜愛品嚐菊花美食,用銅火鍋盛雞湯或肉湯,以急火燒沸,再投入雞片腰片或肉片,並雜以白菊花瓣,就是名菜「白菊烏雞涮紅鍋」。

《風土記》說漢武帝宮人賈佩蘭飲菊花酒,令人長壽。《風俗通》記載的食菊延壽軼聞更神奇,飲菊花水的長壽者一百二三十歲,中壽者百餘歲,下壽者也有七八十歲;患有重病的太尉飲用菊花水後,病就痊癒了。

宋人史正志《史氏菊集》中說:「漢俗九日獻菊酒,以祓除不祥。」專門寫菊的史鑄《百菊集譜》中說:「菊花古人惟以泛酒,後世又以入茶……」南宋吳仁杰《離騷草木疏》講述了菊花酒的釀造方法:八月採收菊花,曝幹,浸酒中,隔一段時間便可飲用;並說當時諸州縣所產菊花酒差不多都是這樣釀造

的。清代《食物本草會纂》也記載了釀造配方:「菊花酒,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用甘菊花煎汁,同面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亦佳。」現今也仍然有人釀造菊花酒。除了菊花酒,宋代還流行菊花茶,北宋孫志舉〈訪王主簿同泛菊茶〉詩曰:「妍暖春風蕩物華,初回午夢頗思茶。難得北苑香雪,且就東籬擷嫩芽。」詩人在暖和的春天午睡起來想喝茶,但沒有北苑的香雪茶,於是便取菊芽作茶飲。南宋洪遵〈和弟景盧月臺詩〉中有言「戶小難禁竹葉酒,睡多須借菊苗茶」;陸游〈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詩中句:「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如今,菊花茶依然盛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