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怎煮纔不會黏殼?內行教「0失敗妙招」:好煮又好剝
▲網友烹煮水煮蛋,結果剝得凹凸不平。(圖/翻攝臉書/家常菜)
網搜小組/柯振中報導
水煮蛋是臺灣常見的雞蛋烹調方式,但要怎麼剝得好看,還是有訣竅。一名女子近日煮了水煮蛋,剝殼時卻發現弄得坑坑巴巴,於是上網求助,詢問完整又好看的剝殼方式,貼文引起討論後,立即有內行人給出建議。
這名女子在臉書社團「家常菜」詢問,她近日烹煮水煮蛋,有按照外面的教學方式,冷水下鍋後加鹽,煮完也有泡冷水,但蛋殼還是相當難剝,不曉得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請問各位有什麼方法?」
照片種可以看見,女子烹煮的水煮蛋當中,有2顆剝得較不完整,表面有許多坑坑巴巴的凹陷,變得不光滑。
對此,不少人給出建議,「煮好蛋殼先敲開,再加冷水纔有用」、「有敲破蛋殼嗎?蛋殼跟蛋中間有一層膜,進了水比較好剝」、「試試在水裡面撥也很好脫殼」、「我前幾天才試過,一定要用冷水泡到涼了纔好剝」、「煮之前底部用針戳個洞,連溫泉蛋都可以剝的很漂亮,大創有賣這種小工具。」
▲水煮蛋如何剝殼,時常引起民衆討論。(示意圖/librestock網站)
此外,也有許多內行人表示,可以使用電鍋烹調,只要鋪一張弄溼的廚房紙巾,再將雞蛋平放在上面,按下開關後等待加熱,開關跳起再悶一下,接着放進冷水、冰水當中,就會變得很好剝,用這招幾乎沒失敗過。
事實上,過去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曾解釋原因,新鮮的雞蛋水分較大,蛋白、蛋殼之間連結較爲緊密,如果這時烹調,會較容易發生黏殼的情況,可以先將雞蛋放置2、3天,讓雞蛋消水失重,這樣水煮就比較不會黏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