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歷史 17位臺灣錄像藝術家齊聚

▲郭挹芬《宴席》。(圖/非池藝術網攝。)

文/非池中藝術網

臺灣錄像藝術發展蓬勃,是當代視覺藝術中重要的一環,但少有學者整理相關史料,讓發展源頭過程衆說紛紜。今年,關渡美術館以「啓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爲題,展示17位藝術家、57件作品,呈現1983至1999年期間的創作脈絡

「啓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不只回顧錄像藝術的重要發展,也將臺灣錄像藝術分類區別爲錄像裝置、錄像雕塑、單頻道錄像與行爲表演錄像等四種形式,試圖建構臺灣錄像藝術的歷史觀點

1983年10月是臺灣錄像藝術的起點,郭挹芬在日本筑波大學入學考試術科發表三件錄像裝置《角落》、《宴席》與《大寂之音》。策展孫鬆榮指出,臺灣第一批用錄像創作的藝術家,像郭挹芬與盧明德,錄像對他們而言曾經是全新的媒材,但現在可能只是他們創作生涯的其中一環,他們也不會說自己是錄像藝術家。

這檔展覽也可以看到目前重要的錄像藝術家三十年前的創作脈絡,第二批用錄像創作的藝術家王俊傑袁廣鳴等人,他們從大學到現在關注錄像藝術,已經持續了三十年。1990年代的臺灣錄像藝術家,創作形式與題材越來越多元,也開始用投影機播放錄像作品,取代過去的電視機

關渡美術館不只勾勒臺灣錄像藝術發展史,也將錄像擺到媒體藝術、科技藝術,甚至整個視覺藝術來看,探究錄像在1983至1999年期間的形式變化,以及如何建構出獨立、特殊的地位...( 詳全文:http://artemperor.tw/focus/1134 )